醫(yī)院里的事兒
吃五谷生百病,真是說得太到位了。人世間,沒有人百病不侵,更無人能享受長壽不終。 生病了,就得去醫(yī)院治療。無疑,醫(yī)院是生命的維修站,醫(yī)院也是人生的一個節(jié)點……總之,醫(yī)院更是一個難以言說的地方。 一 因為距離的問題,最主要的還是為了來去方便,很多人上醫(yī)院,都是選擇開車的。殊不知,在醫(yī)院停車,真的不容易喲。 一座投入使用不到十年的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規(guī)模宏大,設施齊全,地上地下,有好幾個可容納三千多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并且采用最先進的數(shù)字化管理,進出、交費均是自動的,極為方便、快捷。 但是,車輛進出依舊困難。醫(yī)院東西南三面有四個進出的大門,早上八點還不到,要求進場的汽車己經排成了長龍。我趕到南二門時,長龍的尾巴,已拖到門外的主干道與另一條道路的交叉口。我只得順位跟進,沒兩分鐘,從倒車鏡里可以看到,已有車在我的后面排上了。 中國特色,到哪兒人都多,排隊是常事??墒?,排了幾分鐘,這隊卻不動,就像是鍥入的釘子,窂固得很。我著急,別人也著急,有人摁喇叭,有人將頭伸出車窗外,要看個端霓。當然,這一切都是徒勞的,任你怎么著急,不動就是不動。 好不容易動了,卻動得跟螞蟻似的,如同蹣跚學步的娃娃,是在一步一步的挪哩。怪了,門前還是個漫坡,要向上攀爬。車子挪動,還真的不容易掌握,不加油門,光靠發(fā)動機的帶速,顯然不行。加油門吧,掌握不好,車子前進的速度快了,若制動不及時,容易“追尾”。 看到門桿抬起,知道是該我進入場了。駛入不過五十米,便是分道口。道口中心,赫然站著跟保安似的車庫管理人員,嘴里吹著哨子,一只手臂伸向一個去處。不過,這個去處不是左右兩邊的停車場,而是醫(yī)院的縱深處。 不管是什么原因,到哪得服從哪兒的管,只能按照他的指示前進??梢孕羞M的路,是醫(yī)院內部的循環(huán)道,很窄,差不多兩個車道的寬度,中間卻放置了隔離樁,若不小心,便會碰到道邊的行人。 一直向前走,又到了一個分道處,還是一個車庫管理人員站在那兒,手臂直直的伸著,指向左方。而前方和右方也是停車場,卻不讓進。 無法,只得向左前方拐進。繼續(xù)走了大約一百多米吧,看不到哪里有停車場。路邊到是看見了兩個地下停車場的入口,卻立著醒目的標牌:“職工車輛專用,外車不得入內。”我的車還在向前挺進著,而且是條長龍。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門口既然放我進來了,那就一定有地方停。 終于,又到了一個交叉口,同樣站著一位車庫管理人員,只是不再吹哨子了,而是一只手向我招了招,另一只手指向一個地方。我順著他指引的方向,慢慢地靠進。原來,食堂大門邊的一個角落處,垃圾桶的一側,有一塊空地。我明白了,這就是我的車位。雖然,不是正常的停車場,但能夠安放我的座駕,便也是各得其所了。正如一句俗話說的:停哪兒不是停! 幾年前,我的大孫子還小,偶爾有個感冒發(fā)燒什么的,便光顧這家醫(yī)院。停車場跟現(xiàn)在差不多,車位綽綽有余。而且,沒有人管理,停車也是免費的?,F(xiàn)在呢,當然是收費了。停車場的出入口處,掛著收費的牌子,說:十分鐘內免費。超過十分鐘,每小時四元。一次停車,累計達二十元,算一天,不再增加收費。也就是說,停一天,不挪動,二十元。 住院病人家屬的車,有優(yōu)惠。具體怎么優(yōu)惠,需要辦理相關手續(xù)。我是在醫(yī)院陪護太太的,停車不是一兩天的事,停車費自然是要考慮的。 于是,我去車庫辦公室咨詢。人家說了:只要是病人陪護者的車,都可以辦理優(yōu)惠,憑醫(yī)院住院證明即可。 我問:“怎么優(yōu)惠?” 對方說:“一天十元,一次性辦五天。交五十元,就可以停五天。但是,一天只能出入一次?!闭f得鏗鏘有力,不容討價還價。 我愣了一下。一次辦五天,五十元到是不多,可一天只能出入一次。 我隨口問道:“出入兩次怎么算?” “算兩天!”對方頭都沒抬,很干脆的回答了我的問題。 呵呵,真是老話說的好:只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商人精著呢。 盡管有“醫(yī)保”,絕大部分的支出可以報銷,但患者家屬依舊要承擔一部分的醫(yī)療費用。停車費,看起來不起眼,但幾天累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哩。 干脆,我不開車了,騎單行。好在,單車停放是不收費的。只不過,現(xiàn)在是冬天,尤其是早晨騎車,還真的有些冷。但是,戴上帽子、手套,衣服穿厚點,也就解決了。 問題是,騎車也有麻煩。醫(yī)院所占用的地方,除了建筑外,還有一些點綴似的綠化,其它的均是停車位。唯獨,只有兩個地方能停摩托車、電瓶車、單車。卻也怪了,幾乎全是摩托車、電瓶車,單車很少。因此,來了一兩輛單車,簡直無處可以棲身,只能擠在縫隙中,進出都是困難重重。僅僅是這樣,也無所謂。偏偏是摩托車、電瓶車欺生,占有了廣大的位置,還動不動就將單車撞倒在地,不是龍頭歪了,就是剎車脫位,甚至輪胎的氣都被人給放了。你說,這都是什么事兒。 仔細想想,也沒有什么不妥的。前一段,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共享單車,成為一時風景,也成為一時的災難。忽然間,不知道是誰規(guī)定的,各單位、各小區(qū)皆拒絕共享單車進入。此刻,醫(yī)院里不見共享單車,自備單車也很少,且不被“尊重”,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醫(yī)院里,無論是病人,還是陪護的家屬,都是要吃飯的。醫(yī)院自然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專門建了一座六層的大樓,作食堂用,還命名為“就餐服務中心”,不能說不重視。 醫(yī)院的就餐,是分檔次設置的。對患者,實行“包伙制”。每人每天三餐,十五元,飯菜由服務中心設計、搭配,并裝盒,按時送到病房??墒牵瑢嶋H操作起來,總有些不盡人意。比如,飯菜的搭配上,只考慮飯,而少菜。而且,菜的品種單一,每頓,最多兩樣,量也少得可憐。最讓人不能接受的,是菜一律偏咸。醫(yī)院對患者的矚托上,明明寫著:低鹽、低脂。醫(yī)院的“就餐服務中心”怎么就不執(zhí)行呢?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送餐不準時。有時,中午不到十一點,還不是吃飯的時候,飯己送來了。而這個時候,很多患者正在做各種檢查,病房里沒人,飯沒人拿,便被帶走了。有時,又送得很遲,明明是該吃飯的時候了,飯卻遲遲不來,任你心急似火,望眼欲穿,就是不來,你能怎么著! 就餐服務中心,至少有兩層樓,是用餐的大廳。當然,這樣廣闊的地方,是供陪護患者的家屬們使用的。問題是,這里的衛(wèi)生狀況怎么樣,難說。這飯菜的價格,要比市面上貴了很多。一小碗大白菜,要價是八元。一小碟豆腐,要十三元。一碗白米稀飯,居然要兩元,裝稀飯的那個塑料碗還要另收一元。 據(jù)說,住院部的三號樓、七號樓的二三層處,還有兩個食堂,是對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開放的。不過,不是醫(yī)院內部的人,去就餐也可以,只要有錢都可以吃飯。但是,我沒有去過。既然是醫(yī)院內部的食堂,我們就別去給人家添麻煩了。有飯吃,能吃飽,不就行了嗎。 三 醫(yī)院的住院區(qū)域,應是靜的。在醫(yī)院的墻壁上,走廊上,到處都能看到一個很大的字:靜。有些地方,還能看到一個大牌牌,上面畫著上下兩片嘴唇,一根手指橫在其間。地球人都懂:噓,別說話! 可是,這醫(yī)院里,就如同超市、餐館一樣,喧鬧得很。我家的那位因為眩暈,住進了心血管內科。經過幾天的檢查,確定心、腦血管方面的動脈流通基本正常,沒有引起眩暈的征兆。醫(yī)生認為,若頸椎問題,或有其它方面的病變,也都會引起眩暈。 我們是帶著問題來醫(yī)院的,自然不想再帶著問題回家。于是,不出院,轉科室,到“康復運動科”再繼續(xù)治療。 俗話說:眼見為真,耳聽為實。真是的,如今都怎么了?需要進行康復治療的人特別的多??祻涂苾蓚€病區(qū),早已人滿為患,走廊上都住了人。因此,轉科可以,沒有病床,是等床位呢?還是先加床,住走廊。 太太是心臟病患者,睡眠不好,若是在走廊上睡覺,肯定是不行的,只能等了。然而,心內科一天內居然摧了三四次,要求快一點轉科,要么就辦理出院。軟磨硬抗,拖到了第二天,感覺是拖不過去了,便無可奈何的接受了康復科加床住走廓的安排。 所謂的康復治療,一半是醫(yī)療,一半是運動?;颊咴谟盟?,或相關的手術等醫(yī)治的同時,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各種器械上做運動。晚上呢,一般在八點鐘以后,便走出病房,在走廊上運動。有拍手、扶腰、摸腦袋的。有架著拐扙,練習走路的。還有人坐在輪騎上,做各種姿式的運動??傊?,走廊成了運動場。靜,只是寫給別人看的。運動的人,以不同的姿態(tài),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特點,發(fā)出各色各樣的聲音,使得走廊瞬間變成了表演的舞臺。其嘈雜、其震撼、其無序…… 這樣的地方,怎么能安放一張床。怎么能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睡覺有障礙的人休息呢? 有道是屋漏偏逢連陰雨。要求加床住走廊的還不止我家的那一位,在我們之后,又連續(xù)加了兩個床位。故此,三四個床位有序的排在了一起。 我家的那位,只是偶爾犯暈,其它問題不明顯,生活可以自理。所以,晚上我不在醫(yī)院陪護,讓她自已料理自已。 她隔壁的一位,是個年輕的女患者,因腿部受傷來住院。不嚴重,能走路,也是可以料理自已的??墒?,她的丈夫,還是要來陪護。一張小小的病床睡兩個人,實在有些困難。不過,人家不在乎,照睡不誤。 問題是這陪護的小伙子,像是多少天沒睡覺了,頭一挨床,就睡著了。而且,一睡就打呼嚕。據(jù)我家的那位說,那打呼嚕的聲音、方式,是從未聽到過的,就跟暴風雨來臨之前的那聲驚雷似的,幾聲沉悶,幾聲清脆,又夾雜著幾聲拖沓。沉悶的,如同山谷里的鼓聲,聽不見落點,卻有著不盡的回應。清脆的,好似劈開了亙古的山巒,聲震環(huán)寧,驚起了四海的萬頃波濤。那拖沓的聲音,是在一聲一聲的此起彼伏中運動著的,當一聲“此起”了,等待著“彼伏”的時候,卻生生的中斷了。打呼嚕的人,可能沒有什么感覺??墒牵犞娜?,心都懸著,糾著,就怕那一口氣接不上了……一秒、兩秒、三秒……終于聽到“彼伏”了。心從高山之巔,一下子滑落到了萬丈深淵之底??v然,心還在腹腔里,可這心幾乎要碎了,要干了,一絲血脈都沒了。 本來,還在走廊上運動著的,住在病房里的那些人,都不約而同的回到病房里,關緊了門,再也不出來了。 護士站值班的兩個護士,瞅著他,驚嘆道:“我的天啦,這是打呼嚕嗎?”有一個護士過去推了他一下,他翻了個身,依舊睡去,依舊打著呼嚕。 護士們不再管他了。那里完全成了他的領地,他愛怎么著,就怎么著了! 這是走廊,這是醫(yī)院?好好的人,都能嚇出個好呆來。而我家的那位,是個心腦血管方面有疾病的人,能驚受得了這樣的“震撼?她不能入睡,到是其次。要命的,是心臟承受不了這樣的“此起彼伏”。眼晴不能睜,耳朵不能閉。但是,這里已經是一個幾乎被封閉起來的空間,頑強與羸弱,堅持與罷休,等等,都累積在一起,躲不開,賴不掉,是生命與荒唐、野蠻、無聊在抗爭,在…… 天還沒有亮,她實在堅持不下去了,給我打了個電話,使我從睡夢中驚醒! 還能住院嗎?若再住下去,恐怕病沒有治好,命卻丟給醫(yī)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