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枇杷花
暖冬午后,我在校園散步,忽然間飄來一股淡淡的清香。這縷清香,不是南方冬日固有的煙火味道。此時很多樹木,早已葉落枝枯,會是什么香氣浸潤呢?我朝林子望去,原來是枇杷花開了。 偌大的校園,我細數(shù)了一下,有20余株枇杷樹藏在不同角落。近看,涌翠疊綠間,長出一根根淺黃色枝杈,毛茸茸的,布滿了花骨朵?;◤妮嘀秀@出來,次第開放,花朵兒不大,棕色與白色相間,沒有單支的花朵,以多朵不等擠成一束,密密匝匝簇擁在一起,在淺黃色的花托襯映下,宛如素雅的花頭巾,搖曳在枝頭。 自古以來,枇杷樹就深受人們喜愛。宋代蘇頌在《圖經(jīng)本章》中說:“木高丈余,肥枝長葉……其木陰密婆娑可愛,四時不凋?!彼纬莒笳J為,枇杷“秋萌、冬華、春實、夏熟,”秉受一年四時之氣,寒暑無變,負雪揚花,質(zhì)貞松竹,四序一采。因此,許多單位都把枇杷樹當成風景樹養(yǎng)護,從來不把它當成果樹欣賞,故常被人忽視。 枇杷果古稱蘆橘,又名金丸、金彈、蘆枝。春末初夏成熟,色如杏黃,表面微有毛,皮薄,肉甘甜可口。在南方,枇杷有“早春第一果”美譽,被稱為“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與楊梅、櫻桃并稱為初夏水果三絕。 枇杷果自古也是畫家入畫的???。近代著名畫家吳昌碩創(chuàng)作了許多以枇杷為題材的中國畫,其中有一幅題詩曰:“五月天熱換葛衣,家家蘆橘黃且肥。鳥疑金彈不敢啄,忍饑束向林間飛?!饼R白石先生對枇杷更是情有獨鐘,他能把一籃枇杷畫出飽滿豐盈,似若無骨,自然通透,連散落籃外的幾只金丸,也賦予了鮮活的生命。 連續(xù)幾天的降雪放晴后,枇杷樹呈現(xiàn)出白中透綠、銀裝素裹的自然畫卷,這是公認的冷美。枇杷花,假如也擠在春天開放,逃避冬天的摧折,那就體味不到這冬日的風情。然而,最使我震撼和欽佩的,是枇杷花在雪地寒風中那一副孤傲之態(tài)和存世氣概,好一幅翠綠立寒圖。當我初識它時,心里猛然一驚,遂為傲寒的壯麗與深邃而感動。顯然,來年甘甜的果實,是它品格最佳的詮釋和呈閱。 離開林子,我再次仰望在寒風中輕輕搖曳的枇杷樹,與漸次落光葉子的樹站在一起,那些并不鮮艷的花朵,是那樣的奪目,讓人不由得想多看幾眼。在這寒冷的冬日,想到有枇杷花的陪伴,一股暖意絲絲縈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