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丟了烘籃
(一) 武漢封城第四十九天,剛好三個半周期。外省復(fù)工復(fù)學(xué)的都在分期分批地進行,湖北是重災(zāi)區(qū),一切照舊,封城、封村、封小區(qū),依然嚴防死控。 不過,李蘭娟院士說,現(xiàn)在全國范圍內(nèi)疫情已經(jīng)基本得到控制,武漢疫情也在明顯變好,希望3月底新增病例可以全部清零。若說疫情基本結(jié)束,相對比較安全,應(yīng)該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一是清零之后再過兩個潛伏期的國際標準,二是把現(xiàn)有的病例全部找出來收治住院或隔離,確保不再有新發(fā)病例。大家繼續(xù)堅持著,希望著。 (二) 孫悟空大鬧天宮被擒后,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苦熬七七四十九天,因禍得福,煉就了火眼金睛的本領(lǐng)。在這場特殊的戰(zhàn)疫中,作為普通人,非專業(yè)人士,居家隔離就是對抗疫情最大的支持,就是最大的成功。一家人,除了工作需要已上班或待令的而外,教書的按規(guī)定講網(wǎng)課,學(xué)生按要求聽課、寫作業(yè),打工的與老板保持聯(lián)系,希望解封之后能夠原廠返崗。我們呢,說年輕不年輕,老又沒老好,看手機眼花,打牌沒有對頭,吃飯了總得找些事情干干,于是約老幺把老屋的樓上樓下、里里外外收拾收拾。 自父母去世之后,每年春節(jié)回也匆匆,走也匆匆,老屋一直就沒有收撿過,很多東西還是父母放置的原位原樣,甚至連箱子柜子里面放的什么東西都不清楚。收撿有個基本原則,就是留一批,丟一批。有用的留,無用的丟,有價值的留,無價值的丟。按照分區(qū)、歸類、刷灰、移位、清點、整理、取舍七個程序,一步一步地進行。很快,鼻孔、喉嚨被灰塵肆虐,嗆咳不已,加之留什么丟什么,意見也不盡統(tǒng)一,于是,休息一會兒成了兩人一致的選擇。 老屋好比一本舊書,里面的每件東西,就像這本書的目錄,一觸碰就是一個故事,一打開就是一段記憶。如此,對保留和丟棄也就格外慎重起來。老屋的東西實在太多,讓人覺得老屋真的太小。太師椅、老式床、高低柜子、包角箱子、大小方桌、長短書桌、粗細木缸、特大腰盆、寬窄曬席、簸箕米篩、銅炊壺、鐵鼎鍋、舊瓷器、改鋸、風(fēng)車、十六兩老秤、木匠工具全套……應(yīng)有盡有,彰顯著父母的勤勞和普通人家的殷實富裕。 (三) 稍微上點年紀,習(xí)慣于睹物思人,念舊便成了一種安靜的脾氣。能保留的盡量保留,在這點上,兄弟不謀而合。盡管占用一些地方,終究是不要飯吃。因為記住鄉(xiāng)愁,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直接的寄托就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上。甚至包括大磨小磨、碾槽碓窩、棒棰銅鑼等等,能保留的就不會丟棄。決定丟棄的部分,我們會單獨放置一旁,待吃飯過后的空隙之時,邀大家一起搬運到室外指定的地方,集中處理。當(dāng)然,也是在暗示處理這些東西,家人有共同見證,共同參與,沒有異議。家和萬事興嘛。 “慢著,慢著,這個丟不得!”我放下手中的東西,上前從侄兒手中搶過熏得黑黢黢的烘籃?!澳此?,現(xiàn)在很少有了,留著是個紀念!”我接著說。大家都笑話我,說這又不是個稀罕東西,黑黢麻拱的,還當(dāng)個寶貝。我呢,笑著理論,說這還真是個寶貝,從前老輩子還用它驅(qū)瘟散災(zāi),就是在烘籃里放上燒紅的木炭,然后加些切碎的干艾篙,上面蓋上一層薄薄的柴灰,讓其冒煙又沒有火焰,提著在每間屋里走動,立馬煙霧彌漫,殺菌除疫。更好的是煙霧小了還將它可以放進被窩,給里頭也散點藥味,人就不怕瘟疫,不生疾病……當(dāng)然,這是艾篙的功效,不是烘籃的功效,可早些年代,烘籃方便安全,是個重要的載體,功勞也不小啊。 所有人聽著似信非信,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我舍不得丟掉烘籃。于是,其余的東西也拿來問問我,這個可以丟嗎?那個可以丟嗎?我知道,這是故意,也是有些拿不準,只是說,烘籃本就沒有和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呢,呵呵。大家笑而不語。 (四) 烘籃,一種便攜式烤火器具。烘是功用,籃是狀貌。具體的說,就是用竹篾編織的形狀特別的籃子,內(nèi)置一陶缽,缽里墊上冷灰,然后裝進炭火,用以取暖或烘烤衣物的。 烘籃種類很多,各地叫法不一,但總體與烘烤有關(guān),諸如,烘籃、烘籠、火兜、烘咡、烤火籃籃等等。形狀上有小蠻腰式、竹筒式、提簍式……各有千秋,功能無異。 老家竹子多,有四五畝地,全是金竹,質(zhì)地上乘,雖家家戶戶都有一塊竹林,但面積都 不大,家中要添制一批篾器家具,經(jīng)不住砍,往往就和我們家討,要么物物交換,要么以竹換工,離得遠生疏些的也有人用錢買,算是個不錯的居家補充。自家想要打些篾器家具,比別人就方便得多,只要出工錢、安置師傅就可以了。甚至還可以給師傅一些竹子抵工錢。所以,我們家的烘籃,幾乎沒有出過什么硬錢。 我們這里的篾匠管做烘籃叫翻烘籃,它有一個翻的過程。先是挑選竹子。最佳砍伐時間是冬季,這樣的竹子質(zhì)地好,韌性強,不過蟲,也不影響新竹的生長。再是破竹整篾。一刀下去,竹子哧啦一聲應(yīng)聲而開,露出白亮的胸膛,接著削平竹結(jié),剖成條型,去掉內(nèi)層竹黃,刮、窄、修、裁,繼續(xù)加工成片狀竹條。然后加工編織。籃口呈圓形,邊織邊收邊造型,待上部成鼓兒形,翻轉(zhuǎn)籃體,放入陶缽,將內(nèi)層竹篾收口向內(nèi)編成一個花邊,狀如鳥巢,擱置陶缽,又將外層竹篾張開向外,用較細的竹篾纏繞,編成一個喇叭狀,粗細與上部鼓兒形匹配,最后用相對柔軟的竹篾滾口鎖邊,大功告成。 清江沿岸的烘籃,陶缽在編織中放入,成品后便不能取出,因而,大多選用牢實的缽類。至于手柄,也少有安裝,一般就直接提在籃口上,即美觀又靈活。其實,看上去簡單的小物件,分揀穿插,編織纏繞,不僅要技藝精湛,而且也頗費功夫。低首侍弄,一天的時光很快過去,而在篾匠眼里,它是一件精巧靈致的藝術(shù)品,手藝、情感、心思,點點滴滴都融入其中,拎物難忘呢。 (五) 曾經(jīng),烘籃在中國北方地區(qū)大行其道,是家戶人家冬天取暖的標配。北京、西安、成都都有它廣闊的天地。據(jù)《水滸傳》第五十六回:“另用一個小黃帕兒,包著一條雙獺尾荔枝 金帶,也放在包袱內(nèi),把來安在烘籃上?!闭f明宋朝就有此物,只是使用的方式與現(xiàn)在有所區(qū)別罷了。 眼前這個烘籃,應(yīng)該出自李天窯余篾匠之手,是我或是老幺有小孩時用過的。那時候,生了小孩,丈母娘來當(dāng)嘎嘎(外婆),什么花背簍、小被蓋、涼床、烘籃、衣服等一整套是不能少的,要熱熱鬧鬧,要體面,添人進口,又是一輩人呢。當(dāng)時,烘籃的功能主要是烘尿片,使用范圍已經(jīng)大大縮水。想一想,僅僅幾十年,它竟然無人問津,就要被無情拋棄,便有些悵然若失了。 上小學(xué)時,有一個烘籃是多么得意的事啊,很多孩子是哭著鬧著才弄到手的。冬天來臨,每天早上先準備短細的干柴,放入陶缽,點燃以后放上木炭,然后在院壩里提著烘籃,掄起手膀子使勁地甩來甩去,在半空中劃著圓圈,炭火在甩的過程當(dāng)中,相當(dāng)于“自拉風(fēng)箱”,青煙直冒,火星四濺,不一會木炭就燒紅了。鄉(xiāng)下人把這種生火的方法叫做“甩烘籃兒”。然后,帶上備用的桴碳,背著書包,提著烘籃,高高興興地上學(xué)。盡管朔風(fēng)不斷,但烘籃溫暖著小手,包圍著心靈,整天都是暖融融的。 帶上學(xué)的是小烘籃,家里還有個大烘籃,在電力不發(fā)達的年代,那是非常令人羨慕的。烘籃除了取暖,還可以烤衣服、鞋子、襪子。最高興的是把烘籃放在被窩里烘一會兒,等曖和了就取出來,然后鉆進被窩睡覺,非常享受。但有的時候,舍不得把烘籃兒取出來,不知不覺睡著了,無意之中腳把烘籃蹬翻,人燙得死喊,鋪蓋燒幾個洞,受皮肉之苦事小,的的確確是非常非常地危險。 土家山寨,家家都有個烤火的火坑兒屋,冬天比較清閑,一家人都圍著火坑兒取暖,若需安靜,要到另間屋里做事或?qū)懽鳂I(yè),烘籃是最方便的。坐在椅子上,把烘籃放在桌子下,夾在兩腿之間,邊做邊烤火,渾身都暖和。若想換個地方,隨身又可以帶走,火小了,隨時又可以加炭,比電籠子還方便,還不怕停電。 (六) 而今,烘籃老了,篾條顏色暗淡,散發(fā)著文物的氣息。想想沒有烘籃的冬天,不是凍手,就是凍腳,臉和耳朵長著凍瘡。天氣稍微暖和,又惡癢惡癢的,癢得心煩。自打有了烘籃,就覺得有烘籃的日子就是好日子,沒有什么比這還珍貴。現(xiàn)在氣候變暖,條件變好,全然沒有兒時冬天那種冰天雪地、寒風(fēng)刺骨的感覺。 疫情仍在繼續(xù),隔離尚未結(jié)束。等待之余,我讓侄女清潔久違的烘籃,找來去年端午節(jié)采摘的艾篙,重拾歲月,再踏征程……頓時,艾香滿屋,大家紛紛精神起來,沒有了疫情的恐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