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蕩的泥鍋熗
在水蕩的漁船上,經(jīng)常見到泥鍋熗。它放低了身子蹲在船尾,并不因為它的存在,船身就會沉重一些,漁船吃水線就會降低一些。 我家鄰居就是打漁的。每天天蒙蒙亮就劃著漁船到湖里去了,一去就是一整天,星星落滿了大湖,漁船才悠悠地回來。當然,你會看得見泥鍋熗里升起的裊裊炊煙四散開來,盤旋在湖水之上。 泥鍋熗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輕巧。它是稻草繞子用泥漿反復涂抹直至血肉相融在一起,然后按相應制作程序完成的。能夠有容得下幾根木柴的火塘就行。還有一個特點是,能夠及時換新。如果遇到雨淋,泥鍋熗受到雨水浸透,泥漿被沖刷掉,就會立刻癱瘓,必須另起爐灶。還有的火氣大的人,經(jīng)常吵架,泥鍋熗就成了發(fā)泄的對象,一腳踢上去,土崩瓦解。等火頭過了,又很快地重新壘砌好。 岸上的泥鍋熗支在屋里,不會有風雨侵襲,當然壽命就會長些。我的鄰居王大伯家,土屋低矮,用泥鍋熗做一頓飯,都是在煙熏火燎中進行的。如果遇到陰雨天氣,屋里的煙霧就走不掉,總是在低空盤旋。一頓飯做好,幾乎會要人命,自始至終都能聽到有人在大聲地咳嗽,痛苦、無奈。好在時間短,只是煮鍋粥或是煮鍋飯而已,就著腌制好的咸菜呼啦啦地填飽肚子就行。走進屋子,會看到房梁上都成了黑色,一股煙熏的味道揮之不去。 有一次,我看到村子邊李奶奶家的茅草屋升騰著白色的煙霧,這些煙霧將茅草屋緊緊地包裹著,又像是煙霧從茅草中拼命地長出來一樣。我慌張地大聲呼叫,并四處找水,我以為茅草屋將會被一場大火吞噬。而聽到我喊聲的李奶奶,忙從茅草屋里探出頭來,然后挪著小腳走出來,揉了揉眼睛,笑著喊住我,嗔怪道:“傻小子,哪里是失火啊,我在做飯哩!唉,都是泥鍋熗作怪!”我一下子明白過來,只為自己的冒失感到難為情。 我看到過最有陣勢的泥鍋熗。冬天搞水利工程,家家都要派工去“挑河”。每個村子至少要有上百人,吃飯就著工地。一溜子泥鍋熗上支著的大鍋足有三尺。大鍋飯讓泥鍋熗派上了用場,從泥土里長出的青菜、蘿卜,加上幾斤豬肉,一鍋泥土的清香就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更讓水蕩人有了一副好胸襟和好脾性,也有了一身的好力氣和滿腔的豪氣。露天下的泥鍋熗自然成了大家聚集的中心。吃飯的時候自不必說,休息的時候大家也喜歡擁在那里,那只為取暖逗趣。 泥鍋熗緊貼大地的胸膛,它生長于大地,就像勞累后的母親,蹲身哺育懷中的孩子。完成使命后,她又能幸福地回歸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