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又見平江路
偶而劃來的小篷船,攪動了沉靜的河水。蕩漾的水波便泛起輕快的漣漪,流淌出輕靈的音符。一對古井,靜靜地躺在路邊。一架古代木板車,斜倚在樹旁。便為平江路平添了幾分幽古的韻致。 漫步在窄窄的青石板路上,細細感受著古老文化的風(fēng)情。老街和小橋水路并行,一面是鮮以櫛比的樓閣,一面是綠蔭倒映的小河。書吧,茶館,畫廊,香館,琴齋,衣鋪,錯落有序的依次林立在街旁。老街的房屋是古老的建筑,飛檐翹角的樓閣,精雕細琢的廊柱,通透秀雅的欞窗,可見歷代的建筑風(fēng)格。 信步邁進一家店堂,迎面是四扇山水人物浮雕的隔扇門,圖案疏淡簡約,線條自然流暢,刀法疏朗明快。廳堂里擺放著古舊的黃花梨高束腰方桌和靠背椅,案幾上擺放著一對青花纏枝蓮紋將軍罐。家具造型簡潔,工藝是典型的明式精密巧妙的榫卯結(jié)構(gòu).房屋的建筑和黃花梨家具搭配相當(dāng),渾然一體,展現(xiàn)著明式的建筑風(fēng)格.家具的精美質(zhì)樸,通透自然,表現(xiàn)著簡約空靈的美學(xué)氣質(zhì),體現(xiàn)著古典高雅的自然格調(diào).古舊的樓閣屋脊依舊傳遞著幽古的氣息,雕廊欞窗依舊流淌著典雅的古韻。老街的古建筑流露著疏密有致的自然風(fēng)韻。 平江路周遭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其實,沿街不少老宅已充作酒吧、會所,只是外表并不張揚,悄悄掩隱在木制門板之下,乍看起來與普通民居并無二致,只有從格外精致的雕花門廊上可以窺出些端倪。遠望也難得不見高樓鋼筋,倒是少了份商業(yè)氣,保住了市巷舊貌,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風(fēng)貌。河道西面的民居多依河而建,上了年紀的老房子,白墻青瓦,木柵花窗,木料多用棕紅或棕黑色,清淡分明。外墻多已斑駁,卻如丹青淡剝。墻面剝落處又攀生出許多的藤蘿蔓草,隨風(fēng)搖曳,神采靈動。江南的匠人的心思玲瓏,把園林美學(xué)發(fā)揮到了極致。 從平江路向南,走幾步便能聽到古琴悠揚,是一琴館,據(jù)稱請了吳派傳人來講授琴藝。取道中張家巷,不幾步,又是一種江南絲竹之聲,喜氣熱鬧。循聲向前,是一處評彈博物館,繞過前廳展設(shè),后院即是書場。從書場轉(zhuǎn)出,再往巷子深處走,又見一處昆曲博物館。崇脊筒瓦,牌匾顯赫,還掛著大紅燈籠,似與一般傳統(tǒng)的建筑相似,乍一看也沒覺得什么稀奇,事實上要走進去才覺得好。庭院里寬暢,石板鋪地,兩邊是廂樓,北為朝南的大廳,南面正中是一個古戲臺。 來源: m.vpsb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