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哪些“心理學謬論”騙了
大眾心理學已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引導我們走過人生的坎坷,也有些充斥著“謬論”,是有關人性的錯誤認知的集大成者。我們大家都會被心理學謬論愚弄,因為大多數(shù)謬論都與我們的直覺、預感和經(jīng)驗吻合。 謬論一:發(fā)泄怒火有利健康 人們總是認為,發(fā)泄怒火比抑制憤怒更健康。這一觀點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他發(fā)現(xiàn),觀看悲劇表演有助于宣泄負面情緒、熄滅怒火。 大眾傳媒也使我們確信憤怒是魔鬼,必須通過“大發(fā)脾氣”、“泄出心中怒火”來撫平。一些流行療法鼓勵人們生氣時尖叫、打枕頭或往墻上扔球。 然而四十多年來的研究顯示,發(fā)泄憤怒實際上會增加攻擊性。在一項實驗中,受到別人冒犯后猛敲釘子發(fā)泄怒火的人,變得比沒有敲釘子的人更加刻薄。美國心理學家克雷格·安德森和布拉德·布什曼的研究表明:玩暴力電腦游戲會增加人們在日常社會情境中的攻擊性。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利特雷爾認為:只有提出了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或者進行過意在減少挫敗感的溝通,發(fā)泄怒火才有效。所以,如果因同伴一再忽略你的感受而不爽,沖對方咆哮不會改善境況,但冷靜而果斷地表達自己的不滿通常能平息自己的怒火。 為什么這個謬論如此風行?或許是因為,把憤怒發(fā)泄出來讓人們感覺立刻“爽了”,不過大多數(shù)時候,憤怒會自己平息。 謬論二:因材施教無差生 把“學習方式”輸入搜索引擎,你會找到數(shù)十個網(wǎng)站,聲稱可以在幾分鐘內測出適合你的學習方式。這是以一個被廣泛接受的觀點為前提的:當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相匹配時,學生才能學得最好。 在大多數(shù)教育理論和實踐中,這一觀點已被奉為圭臬,許多暢銷圖書和講習班都對該觀點大加頌揚。然而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方式很難被可靠地區(qū)分,主要是因為他們在不同情境中常常顯示出很大差異。 20世紀70年代以來,多數(shù)研究沒能證明“匹配式”教學法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也沒能提高學生的分數(shù)。反而是一些不考慮學生學習方式的通用教學法——比如對學生寄予厚望、為他們提供動力以及實現(xiàn)目標的技巧等——獲得的效果更好。 至于“匹配式”教學法鼓勵對學生揚長避短進行教學,實際上可能會適得其反。從長遠來看,學生需要學會彌補缺點,而不是一味逃避。 謬論三:積極心態(tài)治愈癌癥 享譽美國電視臺和電臺脫口秀節(jié)目的健康專家西瓦妮-古德曼博士,在《攻克/預防癌癥和其他疾病的9個步驟》一書中表示,她的癌癥是消極心態(tài)導致的——因為她潛意識里討厭做一個女人,自從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態(tài)有害健康,她就把心態(tài)轉變成了能產(chǎn)生“容光煥發(fā)的健康”的治療方法。大量書籍也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積極心態(tài)可以阻止癌細胞擴散。 大多數(shù)幸存下來的女性癌癥患者似乎都同意這一點。然而,并沒有足夠的證據(jù)支持“樂觀主義是癌癥救星”這一觀點。大多數(shù)研究沒能在癌癥風險與壓力或情緒之間找到聯(lián)系。 美國記者兼社會評論家芭芭拉·埃倫瑞克在《真相:積極心態(tài)的惡性推廣侵蝕了美國》一書中,質疑了心態(tài)的治療作用。她還嚴厲責備所謂的“癌癥文化”,這種文化強迫癌癥患者相信,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能治愈他們,或者能保留他們的尊嚴。相反,埃倫瑞克力勸乳腺癌患者采用一種“謹慎的現(xiàn)實主義”態(tài)度,而不是將自己掩藏在偽裝的快樂外表下。 謬論四:越老越悲傷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65%的心理系學生認為“多數(shù)老人寂寞孤單”。而64%的醫(yī)學系學生同意“重度抑郁癥在老年人中更普遍”。 早在童年時期,人們就開始接觸由媒體刻畫的種種靠不住的老年人形象。一項對迪士尼兒童電影的調查發(fā)現(xiàn),42%的老年角色都具有不夠樂觀、健忘以及想入非非等特征。如此不招人待見的形象在青少年電影中也非常普遍。 年輕人預測人越老越不幸福,但調查顯示老年人比年輕人幸福感更強。一項針對2.8萬名美國人進行的研究顯示,1/3的88歲老人自稱“非常幸?!?,而最幸福的人也是最年長的人,年齡每增加10歲,感覺幸福的人就增加5%;25歲至45歲之間的人患抑郁癥的比例最高,最幸福人群是65歲以上的男性。 認知能力并不隨年齡增長而顯著衰退。關于創(chuàng)造性成就的研究顯示,在一些學科中,許多人都是在五十多歲甚至更老時才創(chuàng)作出他們最好的作品。 謬論五:面對死亡必然經(jīng)歷五階段 許多心理和生理健康專家,都熟記瑞士裔心理學家伊麗莎自·庫布勒·羅斯的“死亡經(jīng)歷五階段”理論,即人們臨死時必然經(jīng)歷以下轉變過程: 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 根據(jù)這一理論,當?shù)弥约簩⑺溃覀兪紫葧嬖V自己那不是真的(否認);當意識到事實的確如此時,就會變得憤怒不已(憤怒);接下來再徒勞地尋求推遲死亡的辦法,比如告訴自己還要活著完成一個未了的心愿(討價還價);再之后意識到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就會感到很悲傷(沮喪);最終理解這是不可避免的結局,鎮(zhèn)定、平和地接受(接受)。 盡管庫布勒-羅斯的理論很流行,但它缺乏科學依據(jù)。研究表明,許多臨死的人都跳過了一個或多個庫布勒·羅斯定義的階段,甚至順序顛倒。 庫布勒·羅斯的理論之所以抓住眾人的心,或許是因為它讓人覺得對無法掌控的事件具有了預知能力??膳碌乃劳鼋?jīng)歷被歸結為一系列定義明確的階段,最后歸結為平心靜氣地接受。 這樣的觀點令人欣慰。然而事實上,每個人的死亡過程并不都遵循同樣的路徑,就像每個人活著的軌跡都各不相同。 (責任編輯:副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