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菊|最隱蔽的家常菜:隨州蒼蠅館子尋味
文|小菊
成都人,把那些偏門窄巷簡陋的小館子:味道好、桌子少、環(huán)境差又價格便宜的家常菜館子稱為“蒼蠅館子”。這個偏激又親切的稱呼,充滿對它的感情與感受,它讓我想起了我的城市,我的酒肉朋友和那些在蒼蠅館子的好時光。
——寫在前言
鹿鶴轉(zhuǎn)盤附近,是以前鐵路的煤場貨站,住在附近的,是些南來北往的人。就在那片將改造的棚戶區(qū)里,隱匿著一家小館子,它沒有什么獨(dú)門絕技的味道,可能最大的特色就是20幾年沒有招牌、沒有門臉,毫無特征去描述它,擠在幾排自建房中間,每天卻門庭如市:有騎著摩托車在城里做砌匠木工裝修的師傅們,有把寶馬奔馳停在附近,走路過去,穿著講究的老小老板們,飯點(diǎn)兒時去晚了,肯定沒有空桌子等你,去那吃飯,一定要有人帶路,不然說多少遍,大多數(shù)的人,是尋不到的。還得說一聲,那里只有四張桌子。
小館子的老板姓陳,以前在水上餐廳當(dāng)廚師,那個八十年代,城區(qū)的最高檔花園式餐廳,城里的老食客們想必都知道,后來不知為何停業(yè)了,老陳舍不得老本行,就在自家簡陋的二層樓里,擺了幾張桌子,做起了熟客主顧們的生意。
我第一次是經(jīng)朋友帶過去,簡單幾個菜,做的非常靈性,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個煎魚頭,選用的是水庫里的野生胖頭魚頭,黝黑透亮的魚頭分開后,用刀劃得很深打斜紋放鹽,料酒,姜片,醬油,生抽稍腌會,待鍋里油燒熱后放魚頭,煎制兩面焦黃,在煤爐子上再慢火煎制,我們幾個坐在小院里曬太陽、嗑瓜子,聞著鍋里飄出來的味道,看著陳師傅在半間屋的廚房里改刀切菜,翻炒著鍋里,各種佳肴刺激著腸胃,勾得忍不住咽口水,想吃就得耐著性子等。在朋友幾次的催促下,他麻利的將千張,用沸滾的水加燒堿泡了會,切成條后加黃瓜絲,蒜泥,麻油拌勻,盛在白瓷盤里,說了聲,可以上菜了。
老陳憨厚的兒子,在小桌子上擺好碗筷,端來一盆血花湯,油花花的湯里,放些細(xì)蒜苗,香氣撲鼻,香菇片,紅苕粉,豬血,豬肝,豬油渣,物料豐富,喝一口湯,頓時感受到濃濃的黑胡椒有點(diǎn)嗆喉,卻又止不住往嘴里扚,掰一塊煤爐子上烤得焦黃的汽水饃,挑一筷子自制的臭豆腐,抹在上面,嚼在嘴里,有種說不出來的舒坦。煎魚頭酥焦糯香,涼拌的千張絲細(xì)白,軟綿綿的和黃瓜絲一起,喝酒非常爽口,這些普通的家常菜,每個家里都做過,經(jīng)老陳一弄,卻別有一番風(fēng)味,讓人欲罷不能,吃了還想再去。
近些年,隨城偏門窄巷里的家常菜館也不少,它讓食客們有種親切隨和感,三五好友,坐在簡陋的房間里,矮椅子木桌子,自在的吹著牛逼,沒有虛偽的客套講究,把生活里的順心事,不如意的事,跟老伙計(jì)們說哈,吃兩口,總覺得是自己的母親或媳婦做的飯菜,這就是市井的煙火。一間陳舊的房子里,把這些簡單的飯菜,在黑漆漆的鍋灶前,一弄就是幾十年,坐在那兒,時光里溢出的往事都想起來了,都是透著甜味。
我現(xiàn)在南方,想著老陳的館子,把它放在第一位,是因?yàn)樗罹哂猩n蠅館子的特征:店小、時間長、桌子少,長期不打廣告,長期衛(wèi)生條件差,但任其簡陋。優(yōu)點(diǎn)是價格實(shí)在,味道不錯是最典型的家常味道。
在乍暖還寒的初春,薺菜春餅、臘肉炒蒜苔、香椿煎蛋、紅燒喜頭魚、血花湯、煎魚頭、自制老鹵、風(fēng)干鵝……無不飄散著人間煙火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小店不提供有包裝盒子的酒水,老陳和他憨厚的兒子,充滿了熱情,去了的,都是親戚朋友。我擔(dān)心的是,恐怕它近期要拆了。
(責(zé)任編輯:副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