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场视频在线观看88,欧美日韩在线亚洲综,午夜福利国产小视频在线,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bt天堂频

    說說網(wǎng)

    首頁 > 說說美文 > 優(yōu)美散文 >

    優(yōu)美散文

    【浪花】廢墟上的綠意(散文)

    優(yōu)美散文2021-04-0398舉報/反饋

    【浪花】廢墟上的綠意(散文) 這一片廢墟,被一圈藍色鐵板圈圍著。
       被圈圍著的這一大片廢墟上,披覆著斑斑駁駁的綠意,親眼目睹斑斑駁駁的綠意,我并沒有感到驚喜,荒誕不經(jīng)的感覺,卻油然而生。
       這一片廢墟,在民國時期的舊城墻為邊界的小縣城之內(nèi),占老城區(qū)面積的四分之一。南北東西,大約都長零點五公里,合計約零點二五平方公里,折合大約三百七八十畝地。
       臨拆遷之前,它被稱為文廟片區(qū),現(xiàn)在,它依然戴著文廟片區(qū)的桂冠。戴了一年的桂冠,并沒有讓它煥然一新,綠色鐵板圈圍著的,依然是一片狼藉,被拆遷的舊房屋的殘垣斷壁,破磚爛瓦,還一成不變地胡亂堆積著。只是,走過一年四季,時光給它們蒙上厚厚的塵土,又涂抹上斑斑駁駁的蒼苔。如今,廢墟和蒼苔之上,又平添了斑斑駁駁的綠意。
       去年七月下旬,這里剛剛拆遷,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站在三彎巷廢墟之上》的散文,那是我為這一片廢墟所寫的第一篇祭文。我寫那篇文字,源自我站在我的出生地——三彎巷我家老宅子——的廢墟之上所生發(fā)的憂傷感慨。如今,我站立的這一片廢墟,曾經(jīng)是我妻子出嫁之前生活過二十五年光景的舊宅院,站在這里,我又不免唏噓感嘆。
       這一片廢墟,一年前,還是一個幾乎四四方方的小院子,有四間堂屋,兩間西屋連帶一間大門朝西開的門樓。
       這個小院子里,曾經(jīng)四世同堂。
       我的妻子,打小就和他的爺爺奶奶一起,住在一間低矮的舊瓦房里。其它房間里,住過她伯父一家三代人。我跟她談戀愛的時候,也許是愛屋及烏心理的作用,每走進這個小院子,院子里的每一個人,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讓我感到格外親切,都對我有著魔幻磁鐵般的吸引力。
       我當年的女朋友現(xiàn)在的妻子,從襁褓之年,走過總角之年、豆蔻年華,再到桃李年華、花信年華,直到梅花盛開,二十五年的生命之花,筋脈肌理,根莖枝葉,花瓣花蕊,點點絲絲,長長短短,都在這個小院子里日新月異。好些次,在那間低矮的小瓦房里,在昏黃的煤油燈光里,她靜靜地坐在床沿上,用手摩挲著自己烏黑的長辮子,滿是“那一低頭的溫柔”,默默聽我說話。
       她的爺爺,滿臉敦厚慈祥,身材消瘦,曾經(jīng)在舊土城墻上的小菜園里摘下來幾根黃瓜和幾個西紅柿,笑盈盈地遞給我。她的奶奶,看見我來了,急忙下了一碗掛面,端到我面前。還沒有吃,騰騰熱氣里裹挾著濃郁的香菜、蔥花、香油的混合香氣,熏得我五臟六腑都香氣氤氳。
       這個小院子里,還曾經(jīng)有她伯父悠悠閑閑走路的頎長身影,她伯母微笑著和我說話的聲音,她的一個堂姐、三個堂弟以及堂弟的孩子們在小院里來來往往忙忙碌碌嬉笑玩鬧的身影。
       曾經(jīng)充滿人間煙火和溫情的小院,一年前,就變成一片殘垣斷壁。院子里的人,有的,已經(jīng)走進了時光;有的,遷居他處。走過四季,曉風(fēng)殘月,空對殘磚爛瓦。
       令人更加痛心的是,至今,它仍是一片廢墟。只是,在狼藉一片的廢墟之上,又悠悠然披覆了一層綠色。
       這一片綠色,主要就是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的絲瓜藤和南瓜藤。
       一些破木棍或者舊竹竿上,雜亂無序地纏繞著像蜘蛛網(wǎng)一樣的破布繩、塑料繩,有的繩子,就綁在殘墻斷壁上。巴掌一樣的絲瓜藤,順著那些木棍、竹竿和繩子,爬離地面,懸空在離地面很近的空間里,高高低低,四處攀援。密密麻麻的綠色的絲瓜葉叢中,黃色的絲瓜花,星星一般在微風(fēng)里瑟瑟閃爍。大大小小,長長短短,幾十上百根的棒槌狀的絲瓜,垂吊在濃綠的葉子下面,呈現(xiàn)一派絲瓜大豐收的景象。
       我的后岳母在一旁告訴我,“絲瓜太多了,吃不完,俺倆都吃膩了,天天摘了送人,還眼睜睜地看著一些絲瓜長老了?!?br />   許多南瓜藤,就在高低不平的廢墟上野蠻生長著,汪洋恣肆地鋪展著身子。大小不等的圓圓的南瓜葉,幾乎完全屏蔽了破磚爛瓦的狼狽不堪。一些大大小小長短不齊的南瓜,就像躲迷藏一樣躲在層層疊疊的南瓜葉子下面。我彎下腰,用手扒開南瓜葉子,才看見一個不到二尺長的南瓜,一頭大,一頭小,佝僂著深綠色帶條紋的腰身,躺在一堆爛磚頭上酣睡。
       這些絲瓜和南瓜,是我妻子的后娘——我的后岳母種的。
       這之前,她聽說我們從外地回來了,騎著電三輪車,給我們家送去了一大兜子絲瓜,三十多根,棒槌狀,一根根,肥嘟嘟,肉墩墩。還有兩個大南瓜,都有二尺多長,五六斤重。
       她頗為得意地告訴我們:“是我自己種的!”
       我知道,作為城中村的農(nóng)民,她和我岳父早就沒有了一分一厘土地,就很好奇,問她:“在哪兒種的?。俊?br />   她回答:“就在XX家院子里種的?!?br />   XX是我妻子的大堂弟,他家的院子,就是我現(xiàn)在所站立的這一片廢墟。過去,他家的小院子和我岳父家的院子,是在一起的,我岳父跟他哥哥弟兄倆分家,才拆分成了兩個院子。
       我岳父原來的舊瓦房,都成了危房,前幾年,經(jīng)過政府允許,東拼西湊了一些錢,臨街(其實就是原來舊城墻所在的地方)蓋了四間南北向的新房。蓋完以后,舍不得住,當作商鋪,租賃給別人經(jīng)商,掙幾個零花錢,倆人還住在危房里。去年大拆遷時,因為覺得賠償?shù)牟疬w費太低,拒絕拆遷?,F(xiàn)在,他們家的房子連帶臨街的鋪面房,都被圈在了鐵板圍墻里面,只留著一個小豁口,可以進出。家里的其他人,都搬走了,只有我的岳父和后岳母,還堅守在這里。
       我后岳母告訴我,我岳父已經(jīng)虛歲八十九,還行動自如,她也已經(jīng)虛歲八十二。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還能在一片廢墟之上種出這么好的絲瓜和南瓜,我更好奇。所以,我和妻子就一起前來,既探望一下老人,也順便看看她種的絲瓜和南瓜的模樣。
       我后岳母興致勃勃,對我們指點著一根根垂吊著的絲瓜和躲在南瓜葉叢下面的一個個南瓜,絮絮叨叨介紹著,頗有幾分自豪。
       西南方向,一座依然矗立的房屋附近,有一片青綠色秸稈植物,頂著纓穗,大約兩米高,我以為是高粱,我后岳母卻告訴我,那不是高粱,是假高粱,是那座還沒有拆掉的房屋的主人種的。到秋末,假高粱穗可以做笤帚或者炊帚。上端的細秸稈可以編饃筐或者訂篦子;訂成圓蓋子,也可以蓋甕口、盆口,當托盤,如今拿到老集市上賣了,還可以換些錢。下端的粗秸稈,過去可以將皮剝下來,做篦子,編床席編草帽??上?,現(xiàn)在不時興這個了。后岳母又指引我朝北望,北面更遠處,也同樣有一片假高粱。
       聽著后岳母興致勃勃的介紹,我一邊感嘆于一個八十歲老人旺盛的精力和體力,一邊卻在想,一年前,如果這里的一大片民居不被拆除,這里肯定還是屋舍儼然,人聲鼎沸,雞犬之聲相聞。
       去年大拆遷時,除了七家還在堅守著,其它的,都陸陸續(xù)續(xù)拆掉了。當時聽說這里要改建成文化公園,里面的文廟大成殿和城隍廟也依然保留著,看那架勢,似乎很快就要有一片嶄新而又富有文化底蘊的仿古建筑憑空而起。但是,一年過去了,至今,卻沒有一絲一毫要動工改建的痕跡,破磚爛瓦殘門窗,依然遍地都是。廢墟還是廢墟,而堅守在這里的幾家人家,就在這一片廢墟之上開荒種植。
       如果不能馬上著手改建,為什么要那么著急慌忙地大拆除呢?
       一年過去,依然束手無策,在一座小縣城的中心地帶,讓這一片人為制造出來的廢墟還一如既往地廢墟著。當時拍板快速拆遷的決策人的盲目草率,可見一斑。
       也不知,如果拍板拆遷的決策人今天也看見這一片綠色,會有什么反應(yīng)?他們會感動或者驚喜于這一片綠色,還是心生愧疚呢?
       廢墟上的這一片綠色,如同在一大片癰瘡上貼了極小的一塊膏藥,治不了病,徒增荒謬和怪誕的觀感,平添諷刺效果。
       除了人為種植的作物,這一片廢墟之上,還雜亂生長著許多綠盈盈的荒草,那綠盈盈,給這一片廢墟增添的,不是盎然生機,而是荒蕪和蒼涼。
       這一片廢墟,何時才不再是廢墟?

    (責任編輯:副主編)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