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场视频在线观看88,欧美日韩在线亚洲综,午夜福利国产小视频在线,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bt天堂频

    說說網(wǎng)

    首頁 > 說說美文 > 優(yōu)美散文 >

    優(yōu)美散文

    【清風(fēng)】五谷之趣——紅薯(散文)

    優(yōu)美散文2021-04-02162舉報(bào)/反饋

    故鄉(xiāng)的土壤里,年年種薯,歲歲豐收。舊年從老家?guī)韼赘匀夥N蒂,夏初,花園墻角已是綠藤一片。
       紅薯稱謂繁多。山芋、紅芋、甘薯、番薯、番芋、地瓜、紅苕、線苕、白薯、金薯、甜薯、番葛、白芋、茴芋地瓜、紅皮番薯、萌番薯等,故鄉(xiāng)多稱紅苕。追溯其源,《齊民要術(shù)》未曾記載,至于蜀中何時(shí)始種,亦無可考據(jù)。
       曾讀一舊書上載:“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歷年間閩人陳振龍貿(mào)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饑。振龍子經(jīng)綸白于巡撫金學(xué)曾令試為種時(shí),大有收獲,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磽確之地遍行栽插。”故方知其源,初稱番薯,算舶來品。也因于此,陳氏后人著書立傳,以記其用,所成《金薯傳習(xí)錄》,流傳至今。
       植物學(xué)上對(duì)紅薯有一個(gè)詳細(xì)的描述——紅薯屬管狀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長2米以上,平臥地面斜上,葉片通常為寬卵形,長4-13厘米,寬3-13厘米,花冠粉紅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鐘狀或漏斗狀,長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圓形,有假隔膜,分為4室,具地下塊根,塊根紡錘形,外皮土黃色或紫紅色。
       紅薯在中土,不分南北東西,均可種植,易種易收。其枝葉青綠,塊莖紅黃,味道甘甜,解饑度荒,普通平常。然農(nóng)家一年四季,何曾舍離?曾看過一部戲曲《七品芝麻官》,猶記得主角唐成講的一句話:“當(dāng)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惫史街耙蝗諡楣伲攀罏榕钡牡览恚上乐笆橙庹摺贝蠖啾陕?,竟不明其理。
       在故鄉(xiāng),紅薯已做主食之一。歷經(jīng)育苗、移栽、理藤、收獲、儲(chǔ)藏幾個(gè)階段,不施肥,亦不搭架,一根苗一株薯,春種秋收,遵循自然。
       初春雨水節(jié)后,蜀中柳漸綠,草漸青。門前菜園清理一塊向陽的土地,壘土成廂,大鋤深挖廂內(nèi),使土翻轉(zhuǎn),陽光下曬一兩日,雨水一澆,再平整。家中雞鴨糞便,草木灰渣,先鋪于廂中,鋤平,再鋪細(xì)土。挑池塘春水三五擔(dān),均勻潑灑。取窖中光滑完整的紅薯,按寸尺間隙,依次放入濕土中,輕輕壓進(jìn)土里,取薄膜覆蓋,于是整畦菜園,白茫茫一片。十天半月,紅薯冒芽,多根苗,尖紅紫,一二葉,卷曲向上;莖黃白,筆直圓潤,晶瑩泛光,若有玉色。
       幾陣春風(fēng),多日暖陽,莖由白而青,葉舒展,初淡紫,后青綠。此時(shí)沿苗刺破薄膜,于是苗出藤長,廂中一番綠意。
       春末夏初,故鄉(xiāng)山村油菜盡畢,小麥歸倉,玉米青綠,一尺來高。幾陣急雨,田地濕潤,父輩便整理空田麥地,大鋤深挖,沿地長寬壘土成壟,如墳頭狀。一方地,只需半日,便溝壟成排,整齊劃一。
       母親負(fù)背簍,帶剪刀,尋菜園里長勢(shì)最好的薯苗,長藤分段,沿葉莖處輕輕剪下,一尺左右,帶至空麥地。于是左手取鐵鍬或小鋤,掏成土窩;右手取薯苗,十寸一株,橫著置入,一半入地,一半外露,再輕壓泥土,使苗穩(wěn)固。兒時(shí)常聽爺爺講種植之法;“樹苗栽得正,紅薯栽得困(睡)?!币鉃槭硖僭诘乩锏哪且欢?,需要橫著,如此方可更好地生根結(jié)塊。
       舊時(shí)故鄉(xiāng),人多地少,土地尤其珍貴。所以紅薯玉米套種一地,一季兩收,可見農(nóng)人智慧。兩暑時(shí)節(jié),山村蟬沸蟲唱,天地炎熱,山坡一片青綠,高的玉米,低的紅薯,其葉墨綠而寬大,藤條蔓延,過溝攀枝,生氣勃勃。
       常記兒時(shí)母親去地里,見嫩綠的紅薯葉,齊尖兩三節(jié)掐下,帶回家中,去粗莖,凈洗待用。鍋中燒猛火,豬油少許,加蒜與干辣椒,待油滋滋作響,放入紅薯尖,迅速翻炒,起鍋放鹽少許,盛盤,趁熱吃,軟嫩爽滑,一股清香,夏日里就一碗冷稀飯,是脾胃最大的享受。
       暑去秋來,地里玉米收畢,只余紅薯。此時(shí)薯藤漸老,葉黃莖殘,溝壟高聳,土崩泥裂,當(dāng)見紅薯。
       收獲紅薯,先割去藤,搭晾于房前屋后,以作青色飼料。農(nóng)閑之時(shí),家中取鍘刀,鍘薯藤一寸長左右,與玉米面混合,喂豬飼羊,當(dāng)見家畜膘肥體壯。
       秋末冬初,沿壟挖開土堆,當(dāng)見一個(gè)個(gè)長條渾圓的紅薯,其色紅中帶黃,一株三五根,或大肚,或修長,相擁成串,環(huán)抱之狀。父母收紅薯,先抹凈紅薯泥土,裝入籮筐,擔(dān)進(jìn)屋后土窖之中,再鋪細(xì)土,以防紅薯冬來受凍。
       冬至寒霜,紅薯躺在溫暖的土窖中,靜靜酣眠,只待春來。
       紅薯吃法眾多,或煮或蒸,或炸或烤,均能裹腹。曾記父親講其兒時(shí),正值國家困難時(shí)期,粗糠麩皮,樹皮草根,皆已嘗遍,倘能吃上一頓紅薯稀飯,就算過年。故父母常念物力之艱,惜糧如命。
       少年讀書,放學(xué)歸來,總覺饑腸空虛。歸家翻箱倒柜,以尋食物。婆婆最疼孩子,中午煮飯,選均勻修長的紅薯一二根,丟入灶堂灰中,于是常常便能吃到一種清甜焦香的美味,至今記憶深刻。
       多年前居山城,孩子幼兒園門前有人販賣烤紅薯,白皮黃芯,熱氣騰騰,透著一股香甜。孩子忸怩討要,買一根,邊吃邊呼:“好吃!好香!”余嘗其味,雖干凈無塵,然已無舊時(shí)味道。
       兒時(shí)最愛外婆做的一種零食——紅薯干。取紅皮黃芯紅薯,切片或條,煮熟,陽光下晾曬,脫水成干片。鍋中文火,置紅薯干于內(nèi),輕翻慢炒,待焦味出,撈起,趁熱撒上白糖,嘗一塊,爽脆甜香。待冷卻,密封保存,春節(jié)之時(shí),取出,分給孩子,能給快樂的節(jié)日帶來一絲甜蜜的味道。
       紅薯做主食,可解饑寒;入藥,能延年益壽。《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紅薯有“補(bǔ)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qiáng)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還能補(bǔ)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等。當(dāng)代《中華本草》說:“味甘,性平。歸脾、腎經(jīng)。補(bǔ)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主治脾虛水腫、瘡瘍腫毒、腸燥便秘?!?br />   故從來普通之物,卻有異特之功,萬物生靈,豈可小視。
       于是突然記起曾讀過的一首打油詩來:
      
       舊年果腹不愿談,今日倒成席上餐。
      
       人情顛倒他不顛,自有真情在心間。
      
       羞為王侯桌上宴,樂充粗糧濟(jì)民難。
      
       若是身價(jià)早些貴,今生不怨埋沙堿。
      
       2020年7月27日金犀庭苑
      

    (責(zé)任編輯:副主編)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