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緣堂隨筆》讀后感800字
寒假里讀了《緣緣堂隨筆》一書,從書里認(rèn)識了這位我國著名的作家和漫畫家豐子愷先生,他睿智的思維和豁達(dá)的人生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敬佩萬分。從書中《從孩子得到的啟示》和《漸》這兩篇文章,我感受到了作者對孩子無憂無慮生活的向往、對孩子純真心靈的贊美以及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從孩子得到的啟示》講述了四歲小孩華瞻對“逃難”二字的理解,在他的眼中,逃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可以坐汽車、爬假山、戲水,可以在救濟(jì)院中盡情地玩耍,一九二六年是國民革命的戰(zhàn)爭時期,槍火連綿,逃難是多么恐怖和慌張的一件事,是冒著生命危險的,可是孩子們卻把這看成是多么豐富多彩的事,那孩子為什么會將一件可怕的事看得如此有趣呢?我想,這是因?yàn)樗麄冇兄活w純真的童心,這純真的童心讓他們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你如果擁有這么一顆純真的童心,也許你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事物是多么美好,于是,豐子愷從華瞻的身上得到這樣的啟示:在世智塵勞的現(xiàn)實(shí)生活中,學(xué)會懂得撤去世間事物的因果關(guān)系的網(wǎng),暫時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這樣或許能得到短暫的快樂,表達(dá)了豐子愷先生對孩子純真心靈的贊美。有一句話說得好“童心無價,擁有了童心,你便會擁有天真純潔、無私無邪的品格,擁有了童心,你便會忘記生活中的瑣碎愁事,快樂地面對人生,擁有了童心,你便會懂得如何面對生活享受生活”,而大人們由于生活閱歷的豐富看待事物當(dāng)然要比孩子深刻得多,有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大人也會被很多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可愛的童真!當(dāng)一個孩子將自己的感情毫無保留地展露在你面前,你會怎么想呢?恰恰有些事的真相也許只有通過小孩子“狡黠”的目光才能發(fā)覺,“皇帝的新裝”不就是嗎? 但孩子的這份純真在一個人的身上能永遠(yuǎn)保持下去嗎?不能,為什么?這就要談到《漸》了。豐子愷說:“在不知不覺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dú)馔⒌某扇恕疂u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是不可能再像孩子那樣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探究本質(zhì)的,其實(shí)《漸》這篇文章又延伸到了時間的問題,我覺得《漸》很像朱自清的《匆匆》,這兩篇文章都是嘆息時光來去匆匆,漸漸消逝,告訴人們要珍惜時間,是??!“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很多事物離去了都會再回來,不管是什么,都遵循這個規(guī)律,但是世界上有一樣?xùn)|西,一去就再也不回來了,那就是時間,毎一天的每一刻都在流逝著,朱自清抒發(fā)了對時間的惋惜?!皾u”,你看不到它的形態(tài),只能隨著光陰的推移來看出它的變化,“漸”,不可捉摸,只有等到了你嘗到了滋味,才能感慨它所帶給你結(jié)果,一朵花從盛開到凋落,一棵樹從矮小到高大,一個人由失敗走向成功,甚至一個王朝由強(qiáng)盛走向衰落,這都是“漸”帶來的變化,“漸”的本質(zhì)是時間,讓人覺得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因?yàn)榭臻g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rèn)定其一點(diǎn),時間則全然無把握,不可挽留,“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rèn)其為恒久不變,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詭計。 人生就是“漸”的過程,“一秒一秒地、一分一分地、一時一時地、一日一日地、一月一月地、一年一年地漸進(jìn),猶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yuǎn)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恒久不變”,而“漸”無時無刻不在你身上,你卻怎么也感覺不到,這也正是人生的精妙所在,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到老態(tài)龍鐘的老者,說長亦長,說短也短,回首童年,往事依稀,只有在“漸”字里悟出了生活的真諦,感嘆人生的所悟之后,才知道有多少的完美和不完美,想必在蒼茫人海生涯中,能悟到這種境界的也只有豐子愷、朱自清和一等僧人了吧! 《緣緣堂隨筆》這部作品不僅告訴了我一種獨(dú)特的人生觀,還讓我增長了許多見識,儒雅、隨意等優(yōu)美自然的風(fēng)韻在這部隨筆的字里行間隨處可見,這是本讓人受益終生的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