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场视频在线观看88,欧美日韩在线亚洲综,午夜福利国产小视频在线,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bt天堂频

    說說網(wǎng)

    首頁 > 說說感言 > 勵志名言 >

    勵志名言

    圣嚴(yán)法師佛語心經(jīng)絡(luò)(精選93句)

    勵志名言2022-07-1276舉報/反饋

    1、又該如何取得內(nèi)心的安定呢?

    2、而在于我們放不下、丟不開。

    3、我說:不一樣,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4、若能慢慢地練習(xí),不為過去的事煩惱.

    5、這也是我說的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6、一般人認(rèn)為能對美色不動心,已是很有修行的人了。

    7、所謂心不動或心不污染,不在于我們對環(huán)境的接觸.

    8、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可要。

    9、到目前為止,我們這個世界還不能夠稱為凈土世界。

    10、也不為未來的事煩惱,心就漸漸地與清凈的境界接近了。

    11、對自己身體有利的,不希望離開,強迫離開,便起嗔心。

    12、我說:這是不可能的。當(dāng)下的你問我答,你我之間無分別嗎?

    13、若以圣人的尺度期許是對的,卻不必要求他人或自己都是圣人。

    14、這位服務(wù)人員替我委屈地說:法師!您怎么沒有自己的車子??!

    15、與自己的名利起沖突,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生不歡喜心,也是嗔。

    16、有人問我:佛經(jīng)說無執(zhí)著就是無分別、無煩惱,我們是否可以無分別?

    17、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物質(zhì)文明發(fā)達之后,刺激每個人希望擁有

    18、我說:我的車子停得滿遠的,你叫它來,它是不會來的,因為那是公共汽車!

    19、所有的宗教都一樣,只是用不同的名詞而已,有的稱佛,有的稱耶穌、上帝、神。

    20、所謂心不動或心不污染,不在于我們對環(huán)境的接觸,而在于我們放不下、丟不開。

    21、由于這些欲望,使得我們的生活被物質(zhì)所引誘,而喪失獨立自主的判斷力和自信心。

    22、若能慢慢地練習(xí),不為過去的事煩惱,也不為未來的事煩惱,心就漸漸地與清凈的境界接近了。

    23、誤解佛法或不會修行的人,很可能與現(xiàn)實的世界產(chǎn)生隔閡、討厭、逃避的現(xiàn)象。因此,再以一則故事

    24、一般人貪五欲,修行的人,即使修苦行不貪求五欲,也有貪,貪的是圣果、圣位。得解脫,才真不貪。

    25、一般勸人不要貪、不要嗔的人,若要他本身完全不貪不嗔,是很不可能的。若能完全不貪不嗔,就是圣人。

    26、但是,這位母親認(rèn)為他并未修好,所以拿起掃帚便將他趕走,并放一把火把供給修行人居住的草寮也燒了。

    27、當(dāng)時如果我真的認(rèn)為參加這樣的會議,非要有一輛自己的車子不可,豈不就是受了環(huán)境影響,而失去自我了嗎?

    28、能要的意思是說,在個人能力范圍許可下,以努力付出而獲得所需要的東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該讓賢,不應(yīng)強求。

    29、欲和愛本來并沒有什么不好,只是它們常常容易引起人們貪的欲望,而欲和愛一旦和貪連在一起,就變成煩惱的名詞。

    30、如果人在滿足欲望時,沒有考慮自己有沒有能力要、是不是應(yīng)該要,就容易犯錯。甚至有的人在欲望之下,連犯法都不怕了。

    31、如果用自己的智慧、勞力,努力工作,滿足自己想要的欲望,雖然自己飯已夠吃,房子已可遮風(fēng)避雨了,是不是還需要努力再追求

    32、心清凈并不是非常困難,不能永遠清凈,能得一小時清凈,乃至一分鐘清凈也好,只要練習(xí)了清凈,就能享受到一分鐘清凈自在的快樂。

    33、精神的心,包括感情、理性、思想、觀念等。這些雖然和頭腦都有關(guān)聯(lián),但頭腦卻不等于精神,頭腦是精神所依,精神是頭腦產(chǎn)生的功能。

    34、這是他有能力要的,這些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大家要的。他付出自己的努力和計劃,得到了好結(jié)果,就是他該要的。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35、而且現(xiàn)代人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太多;不應(yīng)該要的也要,不能夠要的也要。如果想要的得不到,便會導(dǎo)致內(nèi)心不安定,社會問題叢生。

    36、但是,法身應(yīng)依色身修,要以血肉之軀的色身修行佛道,才有可能開悟、解脫、成佛,所以身體是很重要的,它是修行的工具,也是煩惱的淵藪。

    37、貪、嗔、癡是你、我、他的具體表現(xiàn)。所謂你、我、他,其實就是我執(zhí)。有我才知道有你、他、我希望……、我不希望……等念頭。

    38、有些人想要,但是能力不足,買不起自己想要的,因而動起歪腦筋,走邪路、走旁門,用各種不正當(dāng)?shù)姆椒M足欲望。這不是刺激社會經(jīng)濟的動力。

    39、以個人立場來看,這樣無窮的欲望,是一種負(fù)擔(dān)、一種貪求。如果是為了家族、為了社會謀福而追求,不是為滿足自己的私欲而貪求,就會是好事了。

    40、境隨心轉(zhuǎn)是另一個方向。這世界雖非凈土,雖不像阿彌陀佛般的凈土,可是若靠自己的努力,在未達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前,所見到的世界,也是比較清凈的。

    41、佛教所謂的心是指煩惱心和清凈心。你、我、他,貪、嗔、癡,無常、苦等,是煩惱心。所謂你、我、他就是分別的意思,對接觸到的人、事、物產(chǎn)生的反應(yīng)。

    42、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東西并不多,想要的東西卻非常多;需要的東西應(yīng)該要,想要的東西不重要。但是在這紛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如何平衡這四要?

    43、凡人即使不貪財,也貪名、利;不貪名、利,也貪五欲,身體是依五欲而生存,既然生在欲界,未真正入定或解脫時,對于色、聲、香、味、觸任何一樣,無不是貪。

    44、對于不喜歡的人、物或環(huán)境等,欲離不能離,想要而得不到,就有嗔心。這和身體與觀念有很大的關(guān)系。身體和生活是密切相關(guān)的,對生活有利的就貪,貪不到就嗔。

    45、我曾在臺北出席一項重要的會議,與會的人士都是有錢的商人及有地位的官員。開完會之后,服務(wù)人員來問我:請問法師,您的車子停在哪兒?我們代您把司機請來!

    46、六祖另作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認(rèn)為菩提本來沒有樹,心也沒有鏡,既無樹也無鏡,不會有塵埃,也不必拂拭,這種境界更高。

    47、雖然,一切事,一切現(xiàn)象,一切人有不同的位置、立場和不同的環(huán)境,但對自己的感覺而言,不要當(dāng)作是和自己有沖突或無沖突。這種感覺愈減少,見到的世界愈和諧。

    48、凡是想要的超過自己的需要時,就叫作貪。但是,人常常不但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而且也很難將需要和想要兩者的差別分得很清楚,總是感覺還不夠、還沒有滿足。

    49、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可要。轉(zhuǎn)貪心為愿心佛法說貪為苦本,想解決苦的問題,就要先從知貪開始。人的需求有兩種,一個是需要,一個是想要。

    50、需要不多,知足常樂現(xiàn)代人的物質(zhì)生活非常豐富,生活環(huán)境卻因此而變得極為復(fù)雜。因為物質(zhì)愈豐富,人類的欲望就愈強烈,見到人家有的,自己也希望擁有;已經(jīng)便利的,希望更便利。

    51、從佛學(xué)的立場來看,頭腦細(xì)胞的意根加上意識才是心。人死后,頭腦雖在,但是已經(jīng)沒有感情、思想。計算機可以記憶,錄音帶可以記憶,但是它們沒有思想,有生命、有精神的頭腦才是心。

    52、心是什么?心可分物質(zhì)的和精神的兩類。所謂物質(zhì)的心是指心臟、頭腦。一般人說我心里很難過、這樣的麻煩事,使我很頭痛,心里難過就是心急、心臟負(fù)荷過多,頭痛就是心里很煩惱、心情暴躁。

    53、這個故事說明,像這位修行人是已有工夫的,但尚沒有開悟。雖然心不動,卻違背了常識和現(xiàn)實生活,那是死修行。所以,不受環(huán)境污染的意思是需要認(rèn)識環(huán)境,但不受其動搖。心凈后,環(huán)境就可清凈。

    54、有些我們想要的東西,不一定有能力要得到。比如說,種稻需要技術(shù),一步步照方法做了,卻還不一定可以收成。不幸遇上大水災(zāi),明明看到快要收成了,卻泡湯了。所以,該要、能要的,還不一定要得到。

    55、我曾提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這兩句話,想要是貪欲的煩惱,需要只是生存的最低條件;想要的可以不要,需要的不是問題。禪修的人因為內(nèi)心不會感到空虛不安,欲望必定減少,就能少欲知足,知足常樂了。

    56、我常說現(xiàn)代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但是,就是因為想要,才有消費,社會經(jīng)濟也才能不斷滾動。想要滿足自己的欲望,也是讓人努力的動力。這樣看來,想要的比需要多,是不是也有刺激經(jīng)濟、社會成長的效果?

    57、想要是指除了必需品之外的額外需求,往往是為了滿足內(nèi)心的虛榮,或是裝點外在場面的奢侈品、裝飾品等。不過,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身分地位,需要有適度的莊嚴(yán),所以也可以算是一種需要,但分寸一定要掌握得宜。

    58、可能實現(xiàn),只會帶來痛苦。例如,有些年紀(jì)很大的人生了重病,或是已經(jīng)患了不治之癥,還祈求神明保佑自己不會死,這種虛妄的執(zhí)著與期待,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很多人都飽受求而不得的痛苦,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八苦之一:求不得苦。

    59、就以我個人為例,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一生必須追求什么目標(biāo),但是我有一個大方向,如果能夠順利走完全程當(dāng)然最好,萬一達不到也沒有關(guān)系。因為那是因緣不成熟的關(guān)系,與我個人的得失無關(guān),但如果是為個人追求而得不到,可能就會很痛苦。

    60、如果人只消費而不生產(chǎn),一味消費社會其他人的資源,就是損害他人、圖利自己。如此既對社會造成混亂,自己也會受到傷害。人要能分清楚能要、不能要,以及該要、不該要的;開發(fā)自己的智能資源,自己想要、該要、也有能力要的,才能動手去要。

    61、有人形容物質(zhì)文明和人類欲望的關(guān)系,就像一個人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因為一下來就會被老虎吃掉,他只能騎在虎背上,老虎跑得愈快,騎在虎背上的人也愈緊張,但無論如何緊張,也不敢讓老虎的腳步停下來。作為一名現(xiàn)代人,似乎經(jīng)常是處于這樣的心情中。

    62、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東西并不多,只是從主觀的立場看,才覺得沒有了它生命很空虛,覺得沒有了它活得沒有意義,這純粹是個人的價值判斷。所以,如果只是講需要,定義非常模糊,在衡量與想要間的差異時,應(yīng)該分別從自我觀點,以及總體客觀的立場同時來考慮。

    63、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確有人要什么有什么,好像能夠呼風(fēng)喚雨、操控自己的命運。其實,這是因為有時勢、環(huán)境的配合,才能剛好讓他得心應(yīng)手,樣樣都如他的意。但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這么好運,好運氣不一定總是跟著他,一旦倒霉的時候,也會樣樣都落空,一樣非常痛苦。

    64、所以,為己求是痛苦的,為人求雖然比為己求略勝一籌,但最好還是什么都不求。如果能夠什么都不求,只是不斷地努力耕耘、成長、奉獻,無論自己有多少力量都盡力爭取,得到了以后再奉獻給別人。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快樂,是別人無法奪走的,這也才是真正的快樂。

    65、其實,在面對一些抉擇時,很容易混淆需要與想要,尤其當(dāng)有錢、收入好時,自然會去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例如鞋子還可以穿,但有新款上市后,因為害怕落伍而去買,在那個時候會認(rèn)為跟得上流行,對個人生活是絕對需要的??墒牵?dāng)經(jīng)濟拮據(jù)時,就不會覺得跟得上流行是這么的需要了。

    66、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權(quán)、位、感情等,著實引入欣羨與渴求,但是在想得到它時,必須仔細(xì)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實至名歸?是否已經(jīng)水到渠成,而不是過度強求?如果付出不夠多,能力、因緣皆不具足,卻還希望能得到它,這便是貪圖非分,只會增加痛苦與傷害。

    67、譬如一個女人,對其父親而言,是女兒;對她的丈夫而言,她是妻子;對她的兒女而言,她是母親;對她的老師而言,她是學(xué)生等。雖然是同一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層次,見到的并不是同一個人。因此,由于宗教立場或身分立場的不同,見到的環(huán)境、對象便不一樣。如此,怎么可能無分別呢?

    68、可是,即使是合理的需要,有時也不一定能夠如愿以償,因為,求還能分成為己求與為人求兩個層次。如果是自私自利的為己求,求到之后雖然很快樂,但難免擔(dān)心總有一天會失去,而老是處在缺乏安全感的痛苦中。如果是為人求,因為是抱持著得到固然很好,得不到也無所謂的心態(tài),比較不容易感受到所求不得的痛苦。

    69、精神生存條件就不一樣了,如果是主觀的精神需求,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快樂、更自在、更富裕、更滿足,這也是需要,因為對某些人來說,沒有了它就覺得生活沒有意思;但其實這是一種欲望,是為了滿足內(nèi)心的空虛,所以也是自私的想要,因為站在大環(huán)境的客觀立場來看,沒有它,還是能生存,還是能發(fā)揮生命的價值。

    70、在這些祈求之中,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有些人求人、求神,當(dāng)然也有求佛菩薩的,但都不一定想求就可以求得到。如果是合理的追求當(dāng)然不為過,例如健康、長壽、平安、學(xué)問、功名等,都是人人想要的,并沒有什么不好,如果能夠如愿以償,當(dāng)然很歡喜。但是,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事事都如你所愿,有些過分的奢求根本不.

    71、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實際上是心境的寫照。不同的人因為各自的心境而感受到不同的境界。當(dāng)心中感到歡喜愉悅時,所見到的世界也比較美滿,倘若心理不健康或有煩惱苦悶時,所見到的世界、所處的環(huán)境,也就不盡如意。在未成佛、未解脫之前,環(huán)境影響我們的心,所謂心隨境轉(zhuǎn);當(dāng)然,我們的心也可以改變我們的環(huán)境,即境隨心轉(zhuǎn)。

    72、對物質(zhì)豐富的現(xiàn)代環(huán)境,不必努力抗拒,而要做到不受誘惑。如果用禪修的觀念來過生活,就不會由于物質(zhì)環(huán)境的影響而產(chǎn)生苦惱。因為禪修的目的,是重于精神的自在和解脫,而且如能從中獲得平安,便不會以追求物質(zhì)的享受作為生活的指標(biāo)。所以應(yīng)該從精神層面多深入、多體驗、多努力,對于物質(zhì)條件的誘惑,便有免疫的能力了。 ()

    73、這個故事,便是在說明不受環(huán)境污染。雖然對環(huán)境有接觸到,但不因接觸到而心波動,或生嗔心或生貪心,當(dāng)時接觸什么就是接觸什么。其次,對接觸的環(huán)境,過去的已過去,不在心里牽掛著,這樣,就是心清凈。也許經(jīng)常保持心清凈,并不容易,但是按照上述的觀念試著做,雖然對所有的事不能常保心不動搖,但總可以藉此減少一些煩惱。

    74、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東西太多了:沒有錢的時候求財,沒有名的時候求名,沒有地位的時候求地位,沒有孩子的人求子嗣;還沒有結(jié)婚的人,就希望求得美嬌娘或如意郎君。此外,世界上還有很多宗教、神明,專門標(biāo)榜有求必應(yīng),當(dāng)有人覺得內(nèi)心不平安,就會抽簽問卜、祈愿平安,這也是一種祈求。如此看來,一無所求的人其實很少。

    75、其實,要分辨需要與想要有何不同,并沒有那么困難,譬如口渴了要喝水,這就是需要;可是解渴只要喝一杯就夠了,如果為了以備不時之需,而想要儲存兩三杯,那就和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的心理一樣,這就是想要的貪了。當(dāng)前的問題必須先解決,這就是需要,至于以后需要什么?是不是還需要這么多?因為都無法事先預(yù)知,所以根本不用顧慮。

    76、清凈心是自照照人的智慧,佛性是在凡不減、在圣不增的本來面目。有位禪師開悟以后,有人問他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回答:早晨起床后,轉(zhuǎn)身碰到墻壁,才發(fā)現(xiàn)我的鼻孔是朝下的。意謂佛性到處存在本來具足。當(dāng)煩惱心還在的時候,即在迷中,就看不到佛性。智慧顯現(xiàn)時,即已開悟,不論看到什么,什么都是佛性,那又稱為無分別心,或無差別性。

    77、除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外,人通??吹矫利惖娘L(fēng)景、聽到好的音樂,總會想多看幾眼、多聽一下,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享受美色與音樂,是本能的反應(yīng),并不需要特別厭離。對于公園讓人賞心悅目的花朵,就讓它自然而然地呈現(xiàn)在面前,只需單純欣賞它的美麗;對于音樂,如果正巧聽見動聽的音樂,那就自然地去聆聽,聽得歡喜,也是一種享受。

    78、但是如果覺得花朵很美,而興起想把它摘回家的念頭,這就是貪了。音樂也是一樣,如果聽得渾然忘我,忘了手邊該做的事,而沉迷其中;或是為了聽好的音樂,而耽溺于玩音響,并且愈玩愈高級,要求也愈來愈多,像這樣不斷地追求或是占有的欲望,就變成貪了。因此,追求美好的生活質(zhì)量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變成執(zhí)著,那就會帶來各種煩惱。

    79、我們應(yīng)該從心靈環(huán)保的角度出發(fā),一方面保護我們的心不受環(huán)境的污染,增強對環(huán)境的免疫系統(tǒng);一方面內(nèi)心不要有妒嫉、忿怒、猜忌、自私等種種不好的心念,以免使得環(huán)境變得更糟糕;練習(xí)著時時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欲望的想要。在人生的過程中,若能清楚明白這四要,便能有明確的方向感,而且也會過得很平安。

    80、所以,想要化解求不得所帶來的痛苦,首先還是要分清楚什么是合理的需求。求有時是一種需要,有時則是一種欲望,而欲望并不等于需要。例如,有些人在臺灣已經(jīng)擁有一棟房子,卻仍希望在香港、美國、大陸再各擁有一棟,這就不是需要,而是欲望了。像這樣過分的欲望,就算短期之內(nèi)能夠滿足,卻不可能長久維持。當(dāng)所求落空時,不免帶來失望與痛苦。

    81、欲和愛本來并沒有什么不好,只是它們常常容易引起人們貪的欲望,而欲和愛一旦和貪連在一起,就變成煩惱的名詞。但是貪也有好壞程度的分別,譬如愛可以是一種付出奉獻,而欲也可以是一種希望,希望自己和世界能夠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更進步,這就是把貪愛和貪欲轉(zhuǎn)成愿心,轉(zhuǎn)成一種期待。因此,貪愛和貪欲也可以轉(zhuǎn)往良善的方向發(fā)展,對社會做出積極的奉獻。

    82、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事,我曾經(jīng)用這三句話疏導(dǎo)你、我、他之間的問題。雖然有你、我、他的分別,可是自己不生煩惱,這是菩薩的心境和心量。我們雖不是菩薩,但是也可以學(xué)習(xí)、模仿。他家有事,幫助他;你家有事,幫助你;但是自己沒有事,自己所做的,都是為了你、為了他。用這種心態(tài),多關(guān)懷他人,則會減少與他人起沖突或矛盾的機會,較不會產(chǎn)生煩惱。

    83、雖然《心經(jīng)》中已經(jīng)告訴我們,什么是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但是當(dāng)前人類由于物質(zhì)文明過度蓬勃、社會結(jié)構(gòu)變化太快,造成人們價值觀念混淆,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貪求的想要,什么是實至名歸的能要,什么是責(zé)任所在的應(yīng)該要。因為無法厘清這四要一需要、想要、能要、該要的分際,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跟著社會風(fēng)氣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別人有的,我也要有。

    84、至于該要、不該要,若以時下年輕人流行的: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而言,便是沒有分清楚該要、不該要的分際。許多人的欲望無窮,喜歡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這時候就應(yīng)該自問:該不該喜歡?該不該取得?例如名位財勢,人人都喜歡,可是非分之名,是虛名;非分之財,是橫財、不義之財;非分之位是虛位,這些都不應(yīng)該要。當(dāng)然,如果是實至名歸,白是受之無愧,甚且是一種鼓勵。

    85、我們的心,非貪即嗔,愚癡而不知智慧,所以從減少貪嗔著手,才能發(fā)現(xiàn)智慧是什么。有人在念佛或誦經(jīng)時,生不清凈的雜念、妄想,這是正常的情況。就是因為心不清凈,所以要修行。開始修行的人應(yīng)該相信自己有煩惱,才要追求智慧。煩惱斷盡則見智慧,智慧圓滿便與佛心相同,佛心與眾生心原是一樣,不同的是眾生心有煩惱、佛心無煩惱,這就是明心、明佛的清凈智慧心,便能見佛的不動性和空性。

    86、如何使環(huán)境清凈、國土清凈,首先要從內(nèi)心開始,那便是從觀念的糾正和信心的建立,同時要用戒定慧的修行方法來凈化身心。在修行過程中,便會發(fā)覺身不清凈、心不清凈,當(dāng)發(fā)覺身心不清凈時,就是漸漸趨向清凈的表征。由個人的自我清凈,再用關(guān)懷和勸導(dǎo),付出時間與耐心,影響各自的家庭和生活環(huán)境內(nèi)所接觸到的人。也就是自己本身要在行為上、觀念上、心念上,漸作檢討。同時潛移默化,影響所及,便能使得國土清凈了。

    87、在古代,孟母三遷的目的,是為覓得好環(huán)境,讓她的孩子在人格心理上更臻健全。在佛教的立場,這世界的誘惑太多、障礙太多,無法使我們順利修行,因此,釋迦牟尼佛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以其有宏大的慈悲愿力,凡有意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他必接引。到達西方之后,處在很好的環(huán)境,修行很容易就可以成功,所以一定要改善環(huán)境,或到清凈的環(huán)境,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讓環(huán)境影響我們,使人格升華、使心得清凈。

    88、生命與生存密不可分,確定了生命的目的,生活才有價值;而生活的價值是由主觀的自我中心,以及客觀的社會環(huán)境所共同建構(gòu)而成的。在這個價值之中,有一些最基本需要的東西,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條件,包括物質(zhì)、精神兩方面。物質(zhì)的生存條件可以非常簡單,舉凡生活上最基本的吃、穿,以及居住的生活空間、環(huán)境等,這是連原始人也可以很容易擁有的。到了現(xiàn)代社會,一些現(xiàn)代化的設(shè)施,如交通工具、計算機、電話等,也成為社會大眾的必需品。

    89、人缺乏飲食,生命就不能夠維持下去;沒有男女關(guān)系,種族就不能夠維系傳承,生命也沒有辦法延續(xù)。告子說:食色,性也??梢婏嬍衬信臼侨酥G?,會被認(rèn)為是壞事的原因,在于人很容易過分地追求,沉湎其中而無法自拔。譬如耽溺復(fù)雜的感情世界,或是玩物喪志,這些都會因貪為自己帶來煩惱,也就是所謂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dāng)然,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而自己的能力也能夠達成這樣的目標(biāo),那還沒有什么關(guān)系,但如果是超過了自己的能力負(fù)荷的,麻煩就會接踵而來。

    90、智慧如鏡子,煩惱如塵土清凈心也是智慧的佛心。煩惱心使我們痛苦,使我們生生流轉(zhuǎn)六道中。煩惱心愈少,投生的層次愈高,智能愈增長。智慧如鏡子,煩惱如塵土,鏡上蒙塵是愚癡,拭去塵?,F(xiàn)智慧。六祖惠能大師到五祖弘忍大師的道場時,曾發(fā)生一個故事:五祖將入涅槃,欲傳衣缽,便命弟子們各作詩偈一首。大弟子神秀在墻上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其意是將心的煩惱祛除以顯現(xiàn)智慧。五祖看了這首偈,令弟子們點香勤念熟記,會有很大的功德。

    91、心凈國土凈出自《維摩經(jīng)》的《佛國品》,即是隨其心凈則佛土凈的經(jīng)句。那是說心清凈后環(huán)境也清凈。所謂環(huán)境,是指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嘗,身所觸到的五欲境界,又稱五塵。好看的彩色及形色就是好看,好聽的聲音就是好聽,美味的飲食就是美味的飲食,面對這些種種,心雖明白而不起愛著貪執(zhí),便是清凈的不動心,所謂心不動或心不污染,不在于我們對環(huán)境的接觸,而在于我們放不下、丟不開。若能慢慢地練習(xí),不為過去的事煩惱,也不為未來的事煩惱,心就漸漸地與清凈的境界接近了。

    92、建設(shè)法鼓山的活動已開始推動,法鼓山建設(shè)的目標(biāo)是:提升人的質(zhì)量,建設(shè)人間凈土。其意義是從每個人的內(nèi)心開始改善,當(dāng)有煩惱時,對人不友善時,要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正在起什么心、動什么念。我們當(dāng)然無法如圣人一般地不動壞念頭、壞舉動,可是要漸漸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經(jīng)常要反省,或許是說錯話,或許是做錯事而生慚愧心、懺悔心。能坦白、誠懇,人的質(zhì)量一定提升,人格一定比一般人高尚,所以會受敬重。做為佛教徒的,若能人人都朝這方向走,環(huán)境就會愈來愈清凈。建設(shè)人間凈土。不是口號,不是空洞的理想,乃是全體關(guān)懷現(xiàn)代社會的全民,每人都應(yīng)努力的事業(yè),人間凈土,方能很快地實現(xiàn)。

    93、在日本的禪宗公案中,有這樣的一則趣談:有兩位努力修行的和尚,一是師兄,一是師弟。有一天的行腳途中,走到河邊要過河,遇到一位年輕女子也急欲過河,但那是在大雨之后,河面水漲而又無船可乘。其中的師兄自告奮勇將女子抱過了河,然后各走各的路。然而在路上,師弟不斷地向師兄抱怨:出家人怎么可以接觸女子,你今天抱了女子過河,是犯了大戒。師兄不予理會,行事如常。到晚上,師兄一覺睡到天明,而這位師弟輾轉(zhuǎn)難眠,對于師兄白天的行為,耿耿于懷,認(rèn)為他犯了戒,尚不知懺悔。師兄醒來見師弟一夜不眠,問明原因。師兄便說:我抱女子過河后已放下,為什么你到現(xiàn)在仍緊抱著她不放?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