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嫩江到黃河
偶爾,路過掛著藍幌的牛肉面館,會有些猶疑,要不要進去吃一碗面呢?于是身體嘰嘰咕咕地蠢動著,產(chǎn)生著某種化學反應,讓我不斷地想起一個早已離我遠去的地方——蘭州。 應該說,蘭州是我人生開始的地方。 1988年,我去那里的西北民族學院讀書,當年那里在辦一個少數(shù)民族作家班,我從烏熱爾圖那里得到消息,千方百計地爭取去了。9月初,我和一個表妹搭伴,一路上也沒買到臥鋪,千辛萬苦地坐硬座到了呼和浩特。表妹留在呼市讀書,我則一個人繼續(xù)西行,黃河時左時右總是出現(xiàn)在車窗外面,天地是越來越闊大而荒涼,終于在一個深夜到了蘭州。我害怕自己在這樣的異地他鄉(xiāng)會遭遇不測,在火車上跟兩個也是去上學的呼市女孩搭訕,那兩個女孩子很友好,一說即同意我和她們搭伴去找旅館。 一夜無話。第二天,跟旅館老板問了路,我提著行李箱去找我的學校。那時候自然是不舍得打車的,就坐公交,居然也找到了。可是學校建在山上,需要不停地上坡,順著一條小巷,我越走越覺得我的行李箱沉得提不動,總算到了門口,卻還不是終點,還得繼續(xù)爬山,爬了很久才找到了新生報到地,可是一問還沒有我們這個班的接待員。我在無數(shù)個臺階之間上上下下,一直找到了中文系的辦公樓才算遇到了自己人——早來的同學以及班主任。這樣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來了。 但是,我還是遇到了我的第一個難題,飲食不習慣!其實我也是吃牛羊肉長大的,不會覺得膻??墒窃趯W校的食堂,我第一次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膻,那種味道撲面而來,令人窒息,我一點胃口都沒有。原來愛吃牛肉面的同學高興得不得了,說學校居然有牛肉面且味道十分正宗!二十歲之前我沒吃過牛肉面,從電視里知道有一種拉面,師傅像變戲法似的把手里的一團面拉來拉去就成了極細的面條。原來就是這兒的!我也試著要了一碗,可是卻辣得我沒有能分清什么滋味。我整天買面包、餅干吃,吃得更沒有胃口了,學校里賣的方便面也是牛肉味的。我餓得直心慌,不得已,我只好去吃食堂,因為餓,我勉強能吃得下去了,后來倒慢慢習慣了。 都說蘭州的瓜果好,我也買點嘗嘗,果然甜得不講道理,吃了一串馬奶子葡萄,嗓子被甜得發(fā)炎了。 我讀書的時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了,人們躊躇滿志,都是一副要大展宏圖的不平凡的樣子,很騷動。我一直記得學校里一個藏族學生,他的名字很怪,叫作亞歷山大·多爾巴,總是像一頭雄鹿一樣在校園里巡視,跟他看不順眼的男生打架,建立自己的影響范圍。我們班上也有兩個男生,一個藏族人固扎多杰,一個錫伯人安弘毅,也是為了爭取建立自己的權威影響,兩個人有一天很男人地關起門來打了一架。說起來兩個人也都是快三十歲的人了,居然也這么青春期。 固扎多杰長得很威猛,記得有一次他只用手掌就在桌子上為我拍碎了核桃,讓我吃驚了很久。班上各色人等都各有特點,記得一個年紀很大的男生每天長跑,那么冷的天他只穿條短褲,班上只有他生活非常講究,經(jīng)常提醒我們宿舍的懶鬼們把臟水倒掉,“不然會交叉感染,”他說。他走之后我們一通大笑。也是他把我的民族說成是達爾罕族,于是幽默的同學立刻給我起了個外號叫“達爾罕”公主。最近才與我建立了聯(lián)系的張振民,想起他當年的飯量至今還讓我咋舌,他一頓吃八個饅頭。有一個寫詩的湖北女孩王惠更是在學校里辦了個咖啡館,每天晚上在學校的一個食堂里賣速溶咖啡、瓜子之類,然后放音樂讓大家跳舞。很是熱鬧了一陣,就是環(huán)境總有一股廚房的味道。 學校的課程是普通大學的一般課程,而且比較老派,我們一些自命不凡的人覺得我們都是作家了,怎么能聽這樣的課呢?于是有好事者組織*課,強烈要求換課,像我這樣的無知青少年也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瞎起哄,不去上課了。有一天早晨,我們宿舍的幾個女生集體睡覺,不去上課。班主任魏老師沖了進來,拍著我們的床,非常強硬地要求我們必須去上課,我們臉都沒洗就乖乖地去了課堂,革命宣告失敗。 但是也并非沒有一點收獲,學校把原準備下學期才給我們開的西方文藝美學提前開給我們,主講人是徐亮老師。 徐亮老師是上海人,穿著灰色的中式便服,面目清秀,顯得十分儒雅。他沒有給我們講西方文藝美學,而是講怎么解讀一篇小說。為此他專門給我們制作了一本特殊的教材,完全是油印的,里面的字跡有的還看不清。他選了十幾篇堪稱經(jīng)典的短篇小說。有海明威的《**者》《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以及??思{的《獻給艾米莉的玫瑰花》等等,從這本教材的選題以及制作上可以看出徐老師的認真!他的課使我獲益終生,聽他講課之前我看書是隨性的,不大懂得那么多道理,更不會從技巧的層面去解讀一部作品。比如一部作品里面的時間、視點、結構,什么是心理時間等等。徐老師身上有著知識分子的優(yōu)秀品質,學養(yǎng)豐富而謙遜,令人尊敬。除了解讀作品,課堂上他會組織一些討論,討論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我把自己的習作給他看,現(xiàn)在想來我那篇習作該有多么的幼稚啊,徐老師很認真地讀過很認真地對我說:“寫得非常之好,你已經(jīng)上路了?!苯o了我?guī)锥嘧孕拧?/p> 即便我后來離開了西北民院,但我還是一直對徐老師滿懷著感念之情。在南大的時候,我們通過幾封信,遇到不太懂的問題我還是想去問他,比如什么是新小說之類,南大的美學課程講得大而空泛,不像徐老師講得那么具體,容易讓人茅塞頓開。我一直帶著他那本特制的教材,里面有我聽課時記得密密麻麻的筆記,從蘭州到南京,又從南京帶到莫旗,從莫旗又帶到通遼……在莫旗的時候,我偶然翻到一本《飛天》雜志,里面有徐老師的評論,看他解析沈從文的《丈夫》,又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我很認真地把他的這篇文章抄寫在自己的本子里。市面上的各類雜志上比較不容易看到他的文章,我總是在想,像徐老師這樣優(yōu)秀的人為什么不多寫一點什么呢?看起來人世間不肯追名逐利的人大有人在??!所謂到處都有可能藏龍臥虎,只有淺薄的人常在人前咋咋呼呼的。 除了徐老師,另一位老師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唐祈,據(jù)說是九葉派著名詩人,中國十四行詩的代表人物。給我們上課的時候他年紀很大了,已經(jīng)七十歲了,似乎身體很虛弱的樣子,要學生攙扶著來上課。但是一旦站在講臺上,老人忽然會煥發(fā)出一種別樣的神采,本來我對詩歌不是特別有興趣,但是聽他用充滿磁性的男低音朗誦詩歌,我莫名地會感動,也許詩歌真的是用來朗讀的,而且由真正的詩人來朗讀,一首詩真正的力量才會生發(fā)出來。我至今記得唐祈朗誦席慕蓉的詩歌: 在陌生的城市醒來 唇間仍留著你的名字 愛人啊 我已離你千萬里…… 真的好震撼!唐老師給我們講授中國新詩的歷程,由此我才知道現(xiàn)代詩歌曾經(jīng)取得過多么輝煌的成就,比如我很喜歡他介紹的李金發(fā)、戴望舒等人的詩歌,很純粹。他的課算是給我的文學修養(yǎng)鏈條里補充了很重要的一環(huán)。唐老師的身上散發(fā)著一種特別的氣韻,有點落落寡歡,有點寂寞和孤單。在西北。 我在蘭州待了三四個月的樣子,時常會去黃河邊走走。蘭州傍河而居,是中國最狹長的城市,像我的故鄉(xiāng),傍著嫩江。蘭州人喝蓋碗茶,若是吃肉串會整把整把地吃,街口會有小攤子賣夾肉大餅。我一直記得張掖路上一個夾巷里有一個賣元宵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屋里坐不下,人們都端著碗站在外面吃。我吃了一次,才知道原來元宵可以這么好吃!我越來越愛吃牛肉面了,了解了一下,牛肉面里居然有那么多的講究,一碗面幾乎凝結著西北所有的文化內(nèi)涵。 西北,給我提供了一種迥然不同的文化參照,那種差異給予我的震撼是難于形容的。我在黃河邊上,看著雄渾的河水時常會感覺迷失,不知自己是誰,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這里?我為什么會遇到這樣一些人,為什么會發(fā)生那樣許多我想也想不到的事?我第一次有一種被命運推著走的感覺,單純的我正在面臨著一種深刻、強烈甚至是一種革命性的變化,就像嬰兒新生時候的陣痛,那感覺是撕裂般的,令人惶惑而且痛苦。那是我作為一個獨立的人開始自己人生的重要時刻! 大概人們都不大愛談論自己青澀時期的遭際,我也一樣,二十多年里,很少談論蘭州,不知是想忘掉還是想秘密封存,我只是不想談論。其實我也知道,一切還都在那里,在你身體的某個深處沉睡著,要喚醒它也不那么困難,也許只需要一碗牛肉面,一切就都回來了。 記得初到蘭州不久,寫作老師要我們寫一篇“蘭州印象”,我不知從何談起,即便我當時身在蘭州,我還是對這里的一切無從把握,就像描述空氣那么困難。我偷懶,寫自己初到蘭州時已是深夜,對蘭州實在沒有什么印象。我的作文被老師批得什么也不是,我卻偷著樂了很久。 二十多年了,我總算對蘭州有了刻骨銘心的印象,補記于此,算是完成了當年一份遲到的作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