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场视频在线观看88,欧美日韩在线亚洲综,午夜福利国产小视频在线,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bt天堂频

    說說網(wǎng)

    首頁 > 說說美文 > 優(yōu)美散文 >

    優(yōu)美散文

    故鄉(xiāng)系列之八——探石發(fā)穴

    優(yōu)美散文2021-02-01111舉報/反饋

      一日,和一群十五六歲的少年一起讀《聊齋志異》中的名篇《促織》,讀到主人公成名“于敗堵叢草處,探石發(fā)穴”時,一少年忽問,老師,什么是“探石發(fā)穴”?望著他單純的充滿求知欲的大眼,我不禁喟然長嘆,十五六了,竟然不知道“探石發(fā)穴”,這是他們的幸呢,還是悲呢?他們的童年少年是怎么度過的?
      這四個字,還有這少年的一問,一下子把我的思緒拉回到三、四十年前。
      應該說,我童年少年的大半樂趣都和“探石發(fā)穴”相關(guān)。那時候,不知為什么有那么多閑暇時光,沒事就拿著籃子,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到西嶺上去拔草,美其名曰拔草,其實就是玩去了,拔草是捎帶腳的事。
      嶺上雜草叢生,雜草間到處都是石頭,大大小小的石頭。拔不了幾棵草,我們就開始玩捉蜥蜴,這些小家伙,長得和壁虎有點像,身體的顏色和土石相仿,還有豎著的一道一道的白色線條,嘴是小三角狀的,有點像蛇,四條腿,跑得很快,這副尊容,我們是不敢用手去捉的,盡管它并不咬人。你伸手去拔草的時候,它們有時會突然從草叢中竄出來,嚇你一大跳,以為是蛇呢!它怕得更厲害,轉(zhuǎn)身就跑,惱羞成怒的我們常常就此開始追逐它們,以雪恐嚇之恥?;挪粨衤返乃鼈儠蝗汇@進身邊的石頭下面,躲起來。我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四五個人把石頭團團包圍起來,手里都拿著拔草用的小鋤頭、小鐮刀之類的家伙。于是,膽大的一個負責翻石頭,其他人舉著各自的武器,鎮(zhèn)守自己的一方,石頭一翻開,小家伙便現(xiàn)了原形,于是就再一次慌不擇路,跑到誰那邊,鎮(zhèn)守那方的大將便掄起武器,迎頭痛擊,多數(shù)情況都打不著,它的個頭太小,速度又太快,有時你一家伙砸下去,抬起來的時候,會看到一條活蹦亂跳的小尾巴,主角已不見蹤影了。這是它的一種本能,斷尾求生,和小壁虎一樣。
      這樣的圍剿,幾乎每天都要上演幾回。有一次,極其驚險,那只嚇傻了的小家伙,一下子竄到了一個小伙伴的袖子里,并沿著袖子,一直爬到腋窩下。嚇得那位大將,面如土色,體似篩糠,扔了手里的武器,渾身劃拉,最后不知它怎么跑掉了。我想,那天晚上,兩個家伙都會做惡夢的,太刺激啦!
      探石之樂,除了捉蜥蜴,還有捉蝎子。
      蝎子白天是不會到處跑的,它就隱藏在石頭下面。隨便翻開一塊不大不小的石頭,你就有可能發(fā)現(xiàn)一只大蝎子。成年的蝎子多為深褐色,巨身修尾,甚是威武。被發(fā)現(xiàn)的蝎子一點都不驚慌,也不逃跑,因為它們有恃無恐,蝎子的身前擎著兩把鋼叉,像蝦將軍一樣,尾部則掛著一把九節(jié)鋼鞭,上面還有毒刺,身上披著一件盔甲,可以說是全副武裝。往那一站,鎮(zhèn)定自若,那意思,來吧,小家伙,咱們比劃比劃,傷了你,可別哭。我們可不會傻到用手去捉,從小,大人就告誡我們這家伙的可怕,我們都熟知一句當?shù)氐闹V語:死蝎子,活肚子。那意思,蝎子死了,也不能用手拿,它的毒尾巴永遠是活的,隨時準備給你來一下,乖乖,誰敢以身試法?但這不代表我們就投降了,你有武器,我們也有武器,找兩根小細棍,要長一點,短了,危險,做成一副筷子模樣的東西,迎戰(zhàn)蝎將軍的雙叉和毒鞭,一兩個回合下來,我們的夾子就牢牢地夾住了蝎將軍的鋼鞭,任憑它的雙叉在空中亂飛,這時候,另一個小伙伴趕緊遞過早就準備好的罐頭瓶,請君入甕,于是,威風凜凜的蝎將軍成了我們的俘虜。繼續(xù)戰(zhàn)斗,大半個小時之后,我們的俘虜由一個變成了一群。
      不管誰,拿回家,也不給吃的,幾天就全死了,往院子里一倒,就成了雞鴨們的美食。那時候,盡管窮的經(jīng)常沒的可吃,可是當?shù)厝诉€真沒人吃蝎子。現(xiàn)在倒好,人工養(yǎng)殖的沂蒙全蝎,成了家鄉(xiāng)的名品,能出口創(chuàng)匯。有一回,我在北京的王府井美食街,看到現(xiàn)場烤活蝎的,一串兩只,還沒有我小時候捉的個大,就要十塊錢,老天,我們小時候簡直是暴殄天物!
      現(xiàn)在的野生蝎子已經(jīng)成了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不能再捉了。捉,也沒有了,現(xiàn)代的農(nóng)藥,滅絕害蟲的時候,捎帶著連人類的朋友一齊滅掉了。據(jù)家人說,現(xiàn)在的西嶺上,蝎子沒了,蜥蜴沒了,栓栓牛沒了,連原來遍地都是的螞蚱也很少見了!那滿山遍嶺的石頭下面還有什么呢?
      再長大點之后,力氣也大了,膽子也大了。探石之樂,蜥蜴、蝎子之流的便不夠刺激,不夠檔次了。男孩子,喜歡更冒險的,更有刺激的。我們的目標便盯上了大石頭,大石頭下面有時有大世界,大家伙,但機率太小。有一次,我們一群人翻了大半天,才找到一條近一米長的花斑蛇,一通大戰(zhàn)下來,蛇也陣亡了。如果是好吃的廣東人,肯定可以化作一頓美食,我們,甭說吃,單是想想,都毛骨悚然。我們的樂趣僅僅在于,找到,戰(zhàn)上一場,把它們消滅,就這么簡單。
      探石之樂,不僅在嶺上、陸地,我們還把它延伸到水下。
      村東的小河里,每年夏天,這兒都是我們的樂園。盡管水深處常常有兩三米,盡管有的時候水大浪急,但對從小就在水邊長大的我們來說,統(tǒng)統(tǒng)都是小菜一碟。那時也沒有什么泳鏡,閉上眼睛,一猛子扎到水底,翻開一塊石頭,渾水摸魚,幸運的時候,真的能摸到魚呀蝦呀之類的,不走運的時候,兩手空空,最倒霉的時候,你和蟹將軍來一次親密握手。我清清楚楚地記得那一次,我的右手在水中一抓,正碰上了蟹將軍的一只有力的鉗子般的大手,它熱情地緊緊地抓住我的食指,怎么也不愿松開,我把它帶離了水面,它依然緊緊地鉗著我,血流出來了,眼淚也流出來了,但是不管事,一個小伙伴把它的大鉗子從它的身體上給掰下來,它還是不松手。過了好大一會,它才慢慢地松開了,我的食指被鉗開了一個口子,真是樂極生悲呀。但是,過不了幾天,傷疤還沒好利索,痛早就忘了,小伙伴們一喊,同去,于是,便同去,畢竟碰上蟹將軍的機率不是那么高。
      家鄉(xiāng)的大大小小的石頭,給了我童年少年太多的歡樂,和“探石”一同上演的就是“發(fā)穴”,發(fā)穴之樂,亦是其樂無窮。
      穴者,洞也。家鄉(xiāng)大大小小的洞恐怕比大大小小的石頭還多,大的有野兔洞,普通的有蛇洞田鼠洞,小的有知了猴洞,再小的就是蟻穴類的了。對于野兔的洞,你就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了,一是不容易找到,二是找到了你也永遠挖不到盡頭,白費工夫,狡兔三窟,此言至理。如果沒有鷹犬相助,如果不使用武器,人是永遠捉不到兔子的,劉翔來了也追不上。相比之下,蛇鼠就比較容易對付。
      記得有一年,上小學的時候,應該是秋收完了,老師帶領(lǐng)我們,和全村人一起到田地里滅鼠。我們扛著鐵锨、镢頭,拎著水桶,端著水盆。到了地里之后,先找洞穴,找到之后,有的用鐵锨挖,有的用镢頭刨,還有的找水源打水,打來水之后,往洞里灌。挖和刨是為了把老鼠偷盜的糧食找出來,有時候,一個鼠洞里能挖出十幾斤糧食。灌水是為了更快的消滅老鼠,往往幾桶水下去,洞就滿了,老鼠沒有野兔聰明,頂多有兩個窟窿,而且離的不會太遠,有灌水的,有找別的洞的,找到后,派人守住,一會兒功夫,洞里的老鼠便頂不住了,嗆得往外跑,渾身都濕透了,于是一片喊打之聲響起,幾鐵锨拍下去,大盜賊就一命嗚呼了。有時候,被水沖出來的還有幾只剛出生沒幾天的小耗子,比大花生仁稍大點,紅紅的小嫩肉,還沒長一根毛呢,眼睛還沒睜開,不管它,一并打死,其實不打也活不了了。好像有點殘忍,但我們那時并不覺得,四害天生就是我們的敵人,對敵人絕不能心慈手軟。
      據(jù)說廣東有一道名菜,活吃這種剛出生的小老鼠,好像叫“三吱”,用筷子夾起來,吱一聲,蘸調(diào)料的時候,又吱一聲,放到嘴里一咬,再吱一聲。聽說而已,但愿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就真的有點太殘忍了。難說,人類做得殘忍的事還少嗎?
      有個成語叫蛇鼠一窩,意思大概和狼狽為奸相近,其實在自然界中,蛇鼠是不可能共一窩的,蛇是鼠的天敵。蛇是不會打洞的,而鉆穴打洞是老鼠的本能,蛇鉆進老鼠洞里,給它來個甕中捉鱉,把老鼠吃了,把它的洞占為己有,鳩占鵲巢,蛇占鼠洞,這才是蛇鼠一窩的本義。
      記得有一年夏天,下午三四點鐘左右,我和二弟到嶺上自家的地瓜地里鋤草,在地旁邊的溝塹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洞。我們就開始用鋤頭挖,挖了一米多了還是沒到頭,二弟找來一根長長的樹枝,往洞里捅,樹枝進去一米左右,好像就到頭了,他說里面有肉肉乎乎的感覺,讓我試試,我不敢,我從小就怕肉肉乎乎的東西。他又捅了幾下,我剛要說放棄吧,只見一條大蛇沖了出來,一米多長的大花蛇,我趕緊掄鋤頭,沒頭沒腦地砍去,二弟也趕緊扔掉樹枝,拾起石頭去砸,一陣手忙腳亂,膽戰(zhàn)心驚之后,終于打死了。這條蛇幫助我們消滅了四害之一的老鼠,占據(jù)了它的家園,沒想到又被我們給打死了,我們是不是也有點善惡不分,忠奸不辨呢?那時的我們,可想不了這么多,只知道,蛇鼠一窩,都不是好東西,打死了就打死了。
      發(fā)穴之樂,我們玩得最多最樂此不疲的是捉“姐留猴”,準確地說應該叫知了猴,可家鄉(xiāng)人都管知了叫“姐留”,叫它的幼蟲為姐留猴,想想其實“知了”和“姐留”的發(fā)音還是比較接近的。為什么給它起這么一個名字呢?不管是猛一看,還是仔細打量,它和猴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后來,我想了又想,終于找到兩者的共同點,一是都長于爬樹,二是和孫猴有關(guān),都精于變化。
      姐留猴在黑暗的地下生活三、四年,做了三、四年勤勞的礦工,成熟了,它想變換一種生活方式,想完成一次生命的蛻變。于是,在某個夏日的傍晚,它在做好了地下的準備工作之后,伸出它的一只不太尖利的小爪子,把它的天——我們的地,悄悄地捅了一個小窟窿,然后再捅成一個大窟窿,大到它的身體剛好能夠爬出來。它的個頭比成人的拇指略小,雖然長著一雙眼睛,但估計就像聾子的耳朵,只是擺設,它爬得不緊不慢,幾乎靠著本能,找到離它的巢最近的一棵樹,然后爬上去,還是慢悠悠地,一點猴子的伶俐勁都沒有,爬到高處的一個樹枝上,或者是一片葉子上,或者就在樹干上,在夏日晚風的吟唱中,完成生命的蛻變。
      蛻變之前的姐留猴,就像一個鄉(xiāng)下的傻小子,笨手笨腳,土里土氣的;剛剛蛻變之后的它,脫掉蠢笨的外殼,換上薄的透明的輕紗,身體嬌嫩,就如同巴黎時裝展覽T臺上最美的模特,令人驚艷,令人瞠目結(jié)舌,孫猴見了,恐怕也是自嘆弗如。
      如果它是雄性的,那么接下來的三個月,它就搖身一變,成為這個夏天最令人矚目的歌唱家,大樹是它的舞臺,周圍所有的生命都是它的歌迷,不管你愿不愿意,我們的歌唱家從早到晚都在引吭高歌,而且永遠是同一個旋律,同一首歌。沒人能聽懂它唱的是什么,自以為聰明其實愚蠢的人類一直認為它在喊“熱啊——熱啊”,其實熱的是他們自己,路過的鳥兒們以為它只是在炫耀,炫耀自己的歌喉。一直沉默的大地聽懂了,熱情擁抱它的藍天聽懂了,它歌唱的是自由,不遠處的一只雌性蟬聽懂了,它歌唱的除了自由,還有愛情。
      雌性不會歌唱,我們這些孩子都管它們叫啞巴。雌雄的外形沒什么區(qū)別,區(qū)別在腹部,雄性的腹部長著一對左右對稱的半圓狀的東西,像魚鱗,我們都叫它擴音器,它就是雄蟬吟唱時用的麥克風。雌性則沒有,所以天生是啞巴。
      聽懂了雄性的某只雌性,會慢慢的靠近它未來的伴侶。接下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然后水到渠成的婚姻,雌性蟬把卵產(chǎn)在枯枝上,完成了生兒育女的任務后,枕著歌唱家丈夫的歌聲靜靜地睡去,結(jié)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歌唱家也會在不久之后的一個清晨或者傍晚,在瑟瑟秋風的伴奏下,完成自己最后一次對自由愛情的禮贊,然后也靜靜地結(jié)束自己的一生。
      無疑,能夠完成這樣一次完整的生命歷程的蟬是幸運的。可惜的是,這樣的蟬連十分之一可能都不到。
      當它們的不太尖利的小爪子把它們的天捅開一個小窟窿的那一刻,等待它們的,是眾多貪婪的手、貪婪的嘴。
      每年麥收前后的傍晚,我們這些孩子都會去捉姐留猴。我們拿著小鏟、塑料袋或者茶壺、手電筒,在自家院子里,或者房前屋后,或者河東邊的大場院里,只要有大樹的地方,就有捉不完的姐留猴。這是特別考驗你眼力的時候。只要你能發(fā)現(xiàn)一個蟻穴大小的小孔,用你的小指甲輕輕一摳,洞口稍一變大,然后再一摳,你就能看到一個小腦袋或者是一只探出來的小爪子,用兩個手指輕輕捏住,一只姐留猴就稀里糊涂地成了你的俘虜。有時候,趴在洞口的它們會掉下去,沒關(guān)系,它們的洞也就三、四厘米深,你用小鏟輕輕一挖,就把它們給挖出來了,沒個跑。有的正從洞口往外爬,剛露出半個身子,還有的剛從洞里爬出來,在洞口附近游蕩,這樣的。捉起來更容易,一手一個。
      發(fā)現(xiàn)小洞,然后從洞里把它們揪出來,甕中捉鱉,是我們俘虜它們最喜歡的方式,其它的太容易,沒有挑戰(zhàn)性。
      天漸漸黑了,很難再看到地上的小孔,絕大多數(shù)姐留猴都已經(jīng)從洞里爬出來了,這時候,手電筒就能發(fā)揮作用了。一束光照過去,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正四處亂爬的小家伙,正在找樹,你動作要快,不然,不知從什么地方會蹦出一只青蛙或者蟾蜍,就把你的獵物給搶走了,對這些小家伙,虎視眈眈,垂涎三尺的可不止人類。
      有時,你可以拿手電照照那些大樹,從底部開始往上掃,你會發(fā)現(xiàn)好多正在攀爬的小家伙,一個一個捉來,放到你為他們準備好的集中營就行了。對那些已經(jīng)爬得很高的,你就發(fā)發(fā)善心,饒過它們吧,讓它們完成蛻變,為你的寂寞夏天高歌一曲,不也是很快樂的事嗎?
      一般情況下,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你可以捉個五、六十只,運氣好的時候,捉個百八十只也有可能。帶回家,用清水多洗幾遍,一是為了把它洗干凈,一是把它洗得奄奄一息,防止它蛻變,蛻變的就不好吃了。第二天,上油鍋一炸,或者炒著吃,都是無上的美味。
      這樣的連續(xù)劇一演就是一個多月,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家鄉(xiāng)人愛吃這一口,前兩年在老家城里集市上,我還看見過賣姐留猴的,一大袋子,倒在地上,四處亂爬,據(jù)說都是人工養(yǎng),現(xiàn)在的人,真厲害,連這都能養(yǎng)。聽說,家鄉(xiāng)人還把它做成罐頭,出口到日本去,能掙不少外匯,了不起。
      豐子愷先生在他的《憶兒時》中,回憶兒時,傷蠶,吃蟹,釣魚,三件趣事,一面是永遠的向往,一面是對傷害的小生靈的永遠的懺悔。先生是大慈悲之人,擁有這樣的情懷是可敬的。我年少時,和小伙伴一起探石發(fā)穴,傷害的生靈較之豐先生不知多多少倍,現(xiàn)在回憶起來,更多的是無限的向往,很難產(chǎn)生懺悔的情緒,看來在人生的修行這一課上,自己和豐先生差之何止千里,慚愧!
      又是一個傍晚,窗外,知了又開始了歌唱。
      此時此刻,不知家鄉(xiāng)的河邊,大樹下,有沒有一個孩子,正伸出小手,去摳起地上的某個小窟窿……

      【編者按】:一氣讀完,文章妙趣橫生,把一群小男孩的頑皮、隨性、勇敢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不少情形對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或許真的不陌生,但對于當下的孩子可能有的不僅僅是距離了,同時作者也引導反思我們當前的教育,男孩“圈養(yǎng)”與“散養(yǎng)”的問題。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