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語人生生活禪語(精選99句)
1、歲月無心也有心, 2、隨其所行業(yè),如是果報生, 3、【佛心禪語】 《壇經(jīng)·機緣品》 4、其心不動,猶如山王。《華嚴經(jīng)》卷十八,明法品 5、【佛語禪話】只要有愛心,地獄也可以改造成天堂。 6、【佛語禪話】遇事,若能平心面對,很快就會度過。 7、【天天禪語】生命需用在人、事、理會合的生活中。 8、其實人世間好多事情,只要敢做,多少都會有收獲。 9、的智慧在于:他提出先富論的同時也提出了共富論。 10、【佛語禪話】教富,是啟發(fā)智慧;濟貧,是造福人群。 11、佛性,最講一個“善”字;禪境,最講一個“淡”字。 12、堅定的信心,是成就佛道的起點,是成就功德的基礎(chǔ)。 13、【天天禪語】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則愈做愈歡喜。 14、【最有禪意的句子】有愛心就有福氣、毅力,才有智慧。 15、念佛不是數(shù)字念得越多越好,而是看你能不能反聞自性。 16、【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到德是本分事,禮儀是做人的規(guī)則。 17、一日,老和尚叫小沙彌同念一段經(jīng)文,規(guī)定念完才有飯吃。 18、修持菩薩道,須力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19、在人間凈土,清洗身心的浮躁,蕩滌靈魂的塵埃,不亦樂乎! 20、工作的節(jié)奏慢一點,生活的節(jié)奏慢一點,人生的節(jié)奏慢一點。 21、【天天禪語】能過清淡生活,最知足;有余力幫助他人,最富有。 22、【天天禪語】有求有私,會受環(huán)境控制;無求無私,才能勇敢堅定。 23、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佛國品 24、非有子怙,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法句經(jīng)》卷上,無常品 25、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慈悲心。若失去了慈悲心,就是失去佛教的精神。 26、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毒S摩經(jīng)》卷上,菩薩品 27、【佛心禪語】 因為有了慈悲,才能自利利他,有了智慧,才能自覺覺他。 28、自高陵物,不見己失,不知自短,是慢業(yè)?!度A嚴經(jīng)》卷五十八,離世間品 29、而“格”是格正,司馬光解釋為格殺,也就是說要格除物欲,人心才能向善。 30、年輕時,我們都相信這世上有獨一無二的愛情,我們相信了,于是真的得到了。 31、以三事教化:一者神通,二者知他心,三者說法?!赌υX般若經(jīng)》卷二十六,六喻品 32、所謂回頭是岸,岸貌似遠在天涯。天涯遠不遠?不遠。放下的時候,天涯就在面前。 33、毗盧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zhuǎn)無上輪?!度A嚴經(jīng)》卷六,如來現(xiàn)相品 34、眼不見色塵,意不知諸法。此名最上實,世人不能度。(古印度)龍樹《般若燈論》 35、【經(jīng)典佛語錄】 飲水不忘掘井人。無論是誰,對你有滴水之恩,都應(yīng)當以涌泉相報。 36、云何真言教法?謂阿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故?!洞笕战?jīng)》卷一,入曼荼羅具緣真言品 37、大菩提心本性清凈,一切眾生無智翳眼,以不信故,謂為不凈。“四十華嚴”卷三十六 38、清凈法性,為諸法本,自性無本,虛妄煩惱皆從邪念顛倒而生?!秳偬焱醢闳艚?jīng)》卷三 39、真正聰明的女人懂得如何扮演她的各個社會角色——妻子、母親、女兒、上司、下屬。 40、光明,希望和愛,是這個世界上最不缺,也最稀缺的元素,缺或不缺,全看你是否良善。 41、【天天禪語】該做的事,排除萬難也要完成;不該做的事,無論任何困難,也要堅持立場。 42、于親及非親,平等視一切。若為正法王,國內(nèi)無偏黨?!督鸸饷髯顒偻踅?jīng)》卷,王法政論品 43、物質(zhì)欲望淡薄,自然能從淡泊寧靜中長養(yǎng)智慧;如此一來,生活中就沒有什么煩惱、得失了。 44、多數(shù)人常在睡夢中消磨掉寶貴的時間。讓每個時刻都保持清醒,讓生命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 45、錢財本是身外物,身外之物當然就有聚散的時候;因此,有錢時不必得意,沒錢時也不必悲哀。 46、人是社會關(guān)系的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個體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 47、若諸法實有,不應(yīng)以心識知故有。若以心識知故有,是則非有。(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十五 48、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珠寶,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維摩經(jīng)》卷中,佛道品 49、“真如本性,寂靜常然,夢中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干”,悟到空,悟到無,就真正觸到了禪機。 50、世俗凡夫所談的情是私情、是染著的情;所談的愛是染污的愛、是不清凈的愛,是很小也是很短的愛。 51、人生什么最有價值?就是愛。把犧牲當作享受,能夠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很快樂,而且活得有意義。 52、人生就是一條拋物線,出發(fā),登頂,而后回歸。我們力爭畫好這條拋物線就夠了,管它是不是彩虹呢。 53、單單愚癡只是可憐,并不可怕。愚癡加驕慢,則不僅可憐,更為可怕,而且是雙倍的可憐,雙倍的可怕。 54、做同一件善事,以世間善法的觀念,有所求而做,那就成了有漏善法;以無所求的心去做,就是無漏善法。 55、貪本性者彼則清凈,若清凈者,彼則究竟,若究竟者,云何有貪?云何有說?《大寶積經(jīng)》卷四,無邊莊嚴會 56、“罪”和“過”,都是不好的行為,區(qū)別在于動機,有意造作的叫罪,無意造作的叫過。相對來說,過比罪輕。 57、佛言:我如良醫(y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y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正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斗疬z教經(jīng)》 58、【佛心禪語】 悟與不悟,佛性就在那里,或悲或智,與你同體光明,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來不去。 59、是菩薩因般若波羅蜜,世間諸事,皆同實相,不見資生之事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yīng)者?!缎∑钒闳艚?jīng)》卷六,阿惟越致品 60、若見若眾生,了知無體性,能見及所見,見者悉除遣,不壞于真法,此人了知佛。《華嚴經(jīng)》卷十六,須彌頂上偈贊品 61、【佛心禪語】 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鄻纺骓槪涝谄渲校簞屿o寒溫,自愧自悔。(佛眼禪師) 62、設(shè)有眾生,見聞于佛,業(yè)障纏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人于涅槃?!度A嚴經(jīng)》卷五十二,如來出現(xiàn)品 63、修行不能遠離社會人群,不能逃避現(xiàn)實生活。我們要的是直面生活,要在生活當中提升自我、凈化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功夫。 64、諸比丘,利養(yǎng)、崇敬與名譽是極為可怕的,是證得解脫束縛而達到至上安全處極強的障礙。南傳《相應(yīng)部·因緣品·糞甲蟲經(jīng)》 65、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曠達地處理。 66、【佛心禪語】 在別人的優(yōu)勢中挺直脊背,堅持自我,任何時候都不驕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才是一種正確的肯定自我的方式。 67、【名人佛學經(jīng)典語錄】如何消解“我是對的,錯的是別人”這一魔障?佛日: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斗鹫f四十二章經(jīng)》 68、日與夜雖然一半一半,但日為動,夜為靜,白天人們工作,夜晚便休息安臥。善與惡雖然一半一半,但善的要發(fā)揚,惡的要抑止。 69、【理智與道德】 以理智的態(tài)度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心中就會有正確的主張;用道德規(guī) 范來約束心中的欲望,心境就會自然清明。 70、【佛心禪語】 依賴他人,就會把命運交給別人,而使自己失去做大事的主動權(quán)。拋 棄身邊的每一根拐杖,都是對自己能力的一大考驗。 71、【佛心禪語】 莫以惡小而為之 佛說:“不可輕視小惡,小惡也會遭到報應(yīng)。莫輕視小善,小水滴不 斷地落下,最后能灌滿整個瓶子。” 72、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峨s阿含經(jīng)》卷四,第91經(jīng) 73、在群體里面,多數(shù)人不過就是一個數(shù)字,沒有誰在乎你的存在,更遑論你的喜怒哀樂。人類喜歡出風頭、喜歡標新立異的原因或許正在此。 74、愛自己,緣來緣去的紅塵,我只淡淡地看著。悲不言,喜不語,更甚是不悲不喜。倘若不曾有過那般驚奇的過去,又怎能如心拾得禪云的菩提。 75、勝義諦有五種相:一離名言相,二無二相,三超過尋思所行相,四超過諸法一異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五 76、在生活中,受到別人的冒犯時,不必將自己擺在弱者的位置思考自己受到的傷害,不妨擺在強者的位置,審視對方的行為,這樣你可能看得更清楚。 77、我從內(nèi)心尊敬鄉(xiāng)下的那些殘疾人,他們最自尊自愛,懂得感恩。你給他哪怕最微不足道的幫助,他都會設(shè)法以自己的方式報答,并把你銘刻在內(nèi)心深處。 78、抱著功利主義的思想去學佛法,動機不正,因地不真,虛偽的因,必得 幻滅的果。無論做何事,最要緊的是動機,所謂因正果圓,如果因地不真, 便會果遭報業(yè)。 79、【佛心禪語】 要先認識佛,才能成佛。我們以正思維來探討,何者為“佛”?泥塑紙繪,被供奉的是佛嗎?那只是佛像而已。什么是佛?清凈心就是佛。一慧律法師 80、什么是布施?受人誤解你泰然處之,你是在布施自在;受人漫罵你坦然一笑,你是在布施寬容;被人欺騙,你風輕云淡,你是在布施真誠;布施可以用任何形式存在。 81、養(yǎng)好你的大氣,大氣不是性格,是一種人格魅力,相信你。大氣是一個人的氣質(zhì)或氣度,是一個人內(nèi)心世界的一種外觀表現(xiàn),是一個人綜合素質(zhì)對外散發(fā)的一種無形的力量。 82、生活的禪法,來自心地的力量,對眼前的拓寬,與對未來的展望,同樣是一塊心地,忙與閑的安排,浮生熱惱千萬種,一笑一坐全自消,世人不知清閑活,便是人生大冤枉。 83、果報有正報和依報。“依報”是眾生業(yè)力相同,共同生長在同一種族和國家;“正報”是依個人業(yè)力而定,生長于各個不同家庭環(huán)境,形成貧與富、美與丑、智與愚種種差別的形態(tài)。 84、【佛心禪語】 所謂修行就是學會文明的生活。所謂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義的生活,或者說是逐漸遠離一切過失、遠離一切違背生命與自然規(guī)律的生活。——覺非 85、人生的苦惱來自人的貪心、嗔怒心。我們平時修福修善就像在造林一樣,從埋下種子、發(fā)芽,到茁長成一片樹林,其間若貪瞋心一起,就如同一把火,會將過去所培養(yǎng)的慈悲心行完全燒光。 86、【佛心禪語】 藥師佛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佛,又稱為大醫(yī)王,按佛經(jīng)所說,他是東方琉璃國土的教主。相傳他在成佛時曾發(fā)下十二大誓愿,愿除一切眾生痛苦,治無明痼疾,令一切眾生身心安樂。 87、人活到一身隱私,一開口就有秘密,就需要躲躲閃閃、遮遮掩掩,那是最不自然的活法?;畹椒彩聠栃臒o愧,“事無不可對人言”,那是最本真的活法。兩種活法,苦樂各異,還是本真一點比較好。 88、菩薩精神永遠融入眾生的精神。要讓菩薩精神永遠存在這個世界,不能只有理論,必須有實質(zhì)的表現(xiàn);慈悲與愿力是理論,服務(wù)眾生的工作是實質(zhì)的表現(xiàn)。我們要把無形的慈悲化為有形、堅固、永遠的工作。 89、禪是一種心的平坦,心的空閑,心的恬淡,心的寬闊,心的淡然,心的更新。也許什么也不是,只是心地的干凈與自然。也就是他,給了我們無上智慧的萬丈光芒,照亮了欲望與貪婪的灰暗,消融著人世間的愁苦。 90、【佛心禪語】 有一種人,早晨看經(jīng)、念經(jīng)、懺悔,晚間縱口業(yè)罵詈人,次日依前禮佛懺悔。卒歲率年,以為日課。殊不知,梵語懺摩,此云悔過,謂之斷相續(xù)心,一斷永不復續(xù),一懺永不復造?!洞蠡燮沼X禪師語錄》 91、翻閱時光畫卷,春,活潑,有風,萬物復蘇;夏,明媚,有暖,千絲萬縷;秋,靜美,有韻,水色闌珊;而冬,純潔,有雪,素衣白裳,透著靈性,透著孤獨,透著靜美,如一只白狐,蒼茫大地,修行,不聞喧囂,只攜禪意在心。 92、要能“觀自在”。觀世音又名觀自在。說到觀照一切事情自在不自在,有的人雖然很有錢,但是卻生活得不自在;有的人看到自己喜愛的人不自在,看到自己討厭的人也不自在;在人多的地方不自在,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更不自在。 93、常有人問:“人為什么不能自主?為什么如癡人任憑環(huán)境擺布、被命運安排呢?”師言:“只有凡夫才會被命運安排,圣人能安排自己的命運。如何安排命運呢?必須用信心、愿力及智慧,堅毅地破除煩惱惡念;如此,業(yè)力一轉(zhuǎn),就能解脫自在?!?/p> 94、【佛學智慧經(jīng)典語錄】《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jīng)》,介紹了多方面的“善知識”:在做人態(tài)度方面,有四種善知識:“一者外如怨家,內(nèi)有厚意;二者于人前直諫,于外說人善;三者病瘦縣官為其征松憂解之;四者見人貪賤不棄捐,當念求方便欲富之。” 95、小時候有一次隨父親趕早集,黎明動身,一路磕磕絆絆。寂靜的鄉(xiāng)道上,父親因為跳著沉重擔子,我則為趕上父親的腳步,兩人都有點氣喘吁吁。我一遍遍地問:天什么時候才亮呀,父親一遍遍地答:一直朝前走,走著走著天就亮了。父親的這句話至今一直是我人生路上的明燈。 96、早安!朋友。早安!眾生。我的真誠問候?qū)橹匡L朝霞,攜著鳥鳴新露,帶著溫馨吉祥,越過千山萬水,抵達你初醒的心田,蕩起快樂的漣漪。我愿以一己小小的快樂,喚醒你內(nèi)心的快樂;我愿以一己小小的激情,喚起你內(nèi)心的激情;我愿以一己小小的良善,喚來人世間的大善。 97、要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還是要從解決文化危機下手,大力弘揚中國五千年傳統(tǒng)道德精華,進行全社會的道德重建。解決文化危機難嗎?找到要領(lǐng)就很容易,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五千年的傳承,即使是今天的人,身體里仍然有這種文化基因,只不過這個基因在沉睡,我們的任務(wù)就是盡快喚醒它。 98、遇到難處時有沒有人主動幫你,能否將你的事當成他自己的事,可以最直觀地反應(yīng)你平時的為人。不要認為這個世界漆黑一片,你可以不在乎所有的人,要知道,當你不在乎所有的人時,所有的人也就同樣不在乎你了。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上還有值得你幫助的人,那么就總會有人覺得你同樣值得幫助。 99、小時候受了驚嚇,容易丟魂。每次丟魂,母親都會在傍晚時分,一遍又一遍喊“平兒,家來了”,聽著母親的喊聲,我的心便漸漸地安靜下來,出竅的魂似乎真的就回來了。我的魂能隨我到今天,要感謝母親在我魂丟了的時候總為我招魂。一種文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魂有時候也會丟,也需要有人招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