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不老
母親走了。走在那個本該是闔家團圓的中秋節(jié)前夜。沒有母親的日子,我第一次深切地讀懂了何為生離死別。 整理母親遺物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雖然我們從生活上始終關心著母親,但似乎在精神層面上并沒有走進母親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比如,我從未知曉年邁的母親居然還一直有記日記的習慣。日記中不僅有記事的“流水賬”,更傾吐著她對家人、孫輩、朋友、同事、同學的關愛,以及她情感上的喜怒哀樂。在她寫下最后一篇日記后的一個多月,便告別了這個世界。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作為獨生女兒的母親,不顧外婆的阻攔,遠赴沈陽邊工作邊求學。在母親的遺物中有一本為紀念她就讀的“二九七”電校五十八周年編印的校友通訊錄,我是第一次看到。“二九七”電校是一座什么學校,怎么從未聽說過?后詢問母親當年的同學才得知,這是當年國家為培養(yǎng)航天軍工人才,在西安東郊設立的一座特殊培訓學校,為了高度保密,對外以“二九七”代號命名。在“二九七”結(jié)束學業(yè)后,母親靠不懈努力,被選調(diào)到上海航天局某研究所工作,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獻給國家的航天事業(yè)。母親去世后,我在她每天隨身攜帶的小包里發(fā)現(xiàn)了國防科工委頒發(fā)給她的從事航天事業(yè)二十周年紀念證書和紀念章。 母親是一個對生活品質(zhì)有追求的女性,盡管年已八旬,卻不服老,依然像年輕人那般在孜孜追尋著人生夢想。退休后,她依然參加各類業(yè)余學校的學習,整天東奔西走,忙忙碌碌,讓我們子女給她找事做。我多次和她開玩笑說:“您絕對是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啊!”母親還讓我替她訂報送書,她是居委會讀報小組的組長,整天和一幫老伙伴們“共商國是”。就在她去世前的半個月,還十分關注晚報關于老公房安裝電梯的系列報道,且不斷通過各種渠道呼吁早日為廣大老年人辦成這件實事。我知道,作為一個患有類風濕關節(jié)病的老人,她是多么期盼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居住的樓房能裝上電梯?。?/p> 在母親住院治療的最后歲月里,一輩子愛美的她為了保持自己形象美,多次趁我們不注意,悄悄拔掉插在鼻子里的胃管。后來,我只能用口罩替她遮掩一下,沒辦法,母親的性格就是如此倔犟。 正當我與弟妹籌劃母親即將到來的82歲生日之時,母親卻走了。為母親守靈的那天晚上,是我成家二十多年后,第一次回家徹夜*坐在母親睡覺的那張充滿溫馨的大床上。凝望著母親的遺像,我仿佛回到了孩童年代,依偎在母親那溫暖的懷抱里。 |
相關文章
- 有一種愛,叫放手
- 一個女人動了真情的征兆:三變
- 感知心靈 ,思考人生
- 親戚3不走,這3種親戚,早斷早好,越來往越傷心
- 《留在陽光里的轍印》王蘭玲
- 讓安全永遠相伴
- 健康,睡眠第一,飲食第二,一個人睡得好,也是心態(tài)好的體現(xiàn)
- 教育孩子要少說多做,身教重于言教,做出表率比什么都管用
- 女人一旦悄悄愛上你,身上會有這“24個字”,很準
- 真正有頭腦的女人,一輩子有3不管,越不管,越好命
- 不管誰向你借錢,教你3句說辭,關鍵時用得到
- 當一個人回頭找你時
- 骨子里高貴的女人,在異性面前三不問,看看你是不是?
- 扶貧路上少不了奉獻情懷
- “宅有3樣,家興人旺”,牢記這3點,福運自然來
- “閏年無春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今年清明節(jié),可以去上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