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抗抗:青青十二隊
張抗抗:青青十二隊 一路上我的眼里灌滿綠色,碧綠的水田從路邊延伸至天邊,連天空都被映成了蛋清色。那天早晨開始下雨,雨點不大,但細密而急促,雨中迷茫的田野一片蒼翠。雨落在平坦的砂石路面上,吸干了飛揚的塵土。早已不是當年30里地 尤特 要走34,N的 七溝八梁 扭秧歌的公路了,只聽見車輪輕快的剁刷聲。路兩邊高大粗壯的綠色林帶,提醒著20年簌忽而逝的時間。不到半個小時,一個熟悉的路口將綠色撕開了一條縫隙...一左拐就是當年鶴立河的二分場了,不,是新華二隊。 十二隊以 村口 的青青稻田來迎客,田頭矗立著一堵高大的白色廣告墻,寫著 水稻科技示范園區(qū)簡介 字樣,黑線紅點繪畫著各個地塊的分布,頗有現代大農業(yè)的氣派。下了,車,人便融于綠汪汪的稻田之中了。水田如此平順、土埂如此規(guī)整,那水稻葉片粗壯、稻稈筆挺、齊刷刷綠茸茸地伸展開去,真是喜煞人也。尖尖的葉片上掛著晶瑩的雨滴,珍珠似地閃亮,恍惚問,就像是遍地流淌著白玉般的 北珠 米,滿天飄香...... 田埂上竟然種花,粉色的波斯菊、金色的雛菊映襯著碧綠的稻田,我這才知什么叫做 田園 。 我說,這是當年二分場一連的地號,這水田管理真是一流水準呢。陪我來的場部宣傳部長楊立君告訴我說,如今這是老謝家的家庭農場,他一家人就種了過去一個連隊的地。 新華十二隊,鶴立河二分場,是我曾勞動生活過3年的連隊,也是我此行最想看的地方。 村口 的稻田,給了我第一驚喜,而進了 村 之后,接下來,我的 大驚小怪 便是連連不斷了-- 昔日50年代建筑風格的分場部辦公室,被細心粉刷修葺一新,像一幢精心養(yǎng)護的古堡,一看就知在任的當家人會過日子。辦公室墻上掛的獎牌真不少:黑龍江省創(chuàng)安文明單位、農墾總局文明單位、鶴崗市標準化黨支部......左側我曾工作過的那個 政治文化室 內,一排排寬大的木椅不落塵土,看來常有集體的會議在這里舉行。房后那一圈勞改農場時期的土圍墻已被徹底清除,知青宿舍已變成整齊的家屬房,雨中的道路不見泥濘,路邊處處花草;破舊的俱樂部原址上,奇跡般地出現了寬大的綠草坪、花壇年,山涼亭,將20年前那個勞改農場,改造成了一個花園式的生產隊。知青大食堂變成了大商店、原先低矮的小賣店已賣給個人利用舊房養(yǎng)牛;機耕隊大院寬敞的場地,成為各家各戶的大型農機具安全免費的停放地。閑置的機修車間改成了標準化牛舍。惟有樹木是一棵不可砍不能動的,一株株一片片密密成林高大粗壯,整個十二隊破蔥蘢的綠樹環(huán)抱,好一個青青十二隊。 浙淅瀝瀝的小雨一直下著,生產隊書記王剛說:一個多月沒下雨了,今兒你來,把雨給帶來了呢。心里就有細雨般的清涼掠過。與這片土地畢竟是30多年的緣分啊。持著濕淋淋的傘,抨咯膊都擎得酸了,在雨中東走西看這熟悉又陌生的十二隊,一時清新一時迷朦,知青來了又走了,而這土地上的人,堅守著建設著自己的家園。這么想著,心里不競生出了幾分慚愧。隊長齊有財親自開著他的桑塔納,帶我去十二隊的大戶老謝家。老謝原是機耕隊的,如今幾個兒子都已成才,掌握一手機修技術,在家門口開著一家修理鋪,生意很是紅火。一家人還承包著30坰水田,院內大型農機具一應俱全,一趟房4個大屋連4個小屋,土暖氣加電器,家庭固定資產20多萬,是勤勞致富的殷實人家。齊隊長告訴我說,大型農機具已不適合家庭農場的水田耕作,如今十二隊的農戶使用的先進農機大多來自浙江:寧波30、寧波354膠輪,再配上旋耕機、大犁、脫谷六鐮,還有水稻插秧機和割曬機(它有個可愛的名字叫小田鼠)。我不由在心里感嘆:當年夢想的農業(yè)機械化,在這個水稻王國實現了。 接著又去閩姨的二閨女小平家,院里鋪著磚地,收拾得整潔利索??窟呉涣飵旆?,門板上寫著一號二號三號...按存放的糧食農具不同類別,將庫房分門別類編號,管理得井然有序。見到廚房里土法焊接的水箱和洗澡浴缸,再聽說小平的丈夫是留在農場的雙鴨山知青,這一家的生活方式也就有了答案。院子里涼亭邊百合扶桑開得正艷。俯地撿了不少紫色的百合種子,想帶回北京去種。十二隊是 老家 ,要看想看的人太多真是看不過來,去看看當年瓦廠的 同事 楊銀花吧,那時她還是個剛從河南來的怯怯的小姑娘。想不到楊銀花如今已當了姥姥,我正巧遇上她的兩個女兒帶著可愛的孩子來探家。銀花家承包了3坰水田,丈夫勤勞能干,日子還過得去,老父親已78歲,身板倒是硬朗。她冒著小雨把我送出老遠,我在心里祝愿她家的生活好些再好些...... 雨下個沒完,但愿是風調雨順的好兆頭。隊長說遠道的來客,一定得去二庫吃午餐。先是不解,當年那美麗而荒涼的水庫,哪有吃飯的地方?然而那天的最后一個驚喜恰恰來自二庫:水草豐茂煙波浩淼的湖邊,竟然建起了一個鮮魚館。午餐除了自產的鯉魚、河蝦、農家雞燉粉條之外,竟然還有一盤紅通通的河蟹!河蟹,真是令人難以相信,那可是江南才有的水產啊,而今日北大荒的水庫居然養(yǎng)起了螃蟹,一時竟以為自己是在陽澄湖畔了...... 終是不得不離開十二隊回新華了,實在是不舍。回頭望去,見路邊的電線桿上,依次掛著一個個小牌子,上面寫著這樣一些口號:種綠色稻、養(yǎng)黑白花、走生態(tài)路;三年改良,三年致富。想起齊隊長對我說的十二隊遠景規(guī)劃,計劃用三年時間,以農家肥改良土壤板結,走綠色生態(tài)農業(yè)之路的想法,一路仍是興奮不已。 青青十二隊,在陽光和細雨中蓬勃生長。人的創(chuàng)造力,與綠色的生命一同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