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嶺那一段美麗的長城
文/孫成崗 早就聽說金山嶺長城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真后悔在北京讀書的四年期間未能前往。究其原因,是因為金山嶺長城位于河北省,總覺得它離北京很遠。事實上我在2004年曾經(jīng)去過位于密云的司馬臺長城。這次實地尋訪,才知道司馬臺長城與金山嶺長城是連在一起的,只不過一個隸屬北京,一個隸屬河北。當年只要再往前走幾步,與金山嶺長城的相交,就不會等到今天了。 金山嶺長城位于承德市灤平縣巴克什營鎮(zhèn),離沙河約莫140多公里的路程,不算太遠。剛開始天空還比較灰蒙,但是翻越了幾座山之后,天空逐漸清朗。越向北去天空越藍,山勢也越發(fā)突兀。 過了司馬臺站,前面就是河北了。領取河北的收費卡,再往前行駛十幾分鐘,穿過一個隧道,就抵達金山嶺收費口。出收費口右拐,沿曲折的山道前行5公里,便是景區(qū)的售票處。 一進景區(qū),天空湛藍,空氣通透,鴉巢枯樹小徑,清新入目,果然不同。路邊柳樹的干枯枝條,在毫無雜質的光影下,也千毫畢現(xiàn),美如絲絳。昨天還呼吸著濃濃的霧霾,今天忽然置身這一片清爽之中,恍惚中竟然懷疑今天的我還是不是昨天那個自己?我豁然明白了“天堂”的含義。 沿景區(qū)小道前行約20分鐘,就到了金山嶺長城的重要關隘——磚垛口,這個北齊時代就有的重要關口,現(xiàn)在是游人登臨長城的首選之路。隘口之間,建有一座磚垛樓,這是長城金山嶺段唯一一座建于低洼處的敵樓。垛樓前的平臺上屹立一座戚繼光的白色雕像,將軍策馬奔馳,目光如炬,正視前方,炯炯有神,似乎在怒視關外強敵。五門大炮瞄準谷口,嚴陣以待,雕像一側垛樓下的墻壁上,有一幅大型白色浮雕,再現(xiàn)戚繼光1567年調(diào)任薊鎮(zhèn)總兵官(省軍區(qū)司令員)后在此演兵的場景。 從磚垛口登上長城,往西可前往西五眼樓,向東則通向將軍樓、經(jīng)沙嶺溝、大小金山樓和望京樓等與司馬臺長城首尾相連。為了能夠全面了解一下金山嶺的地勢,我先一路向西上坡,爬上位于高處的西五眼樓,然后再走一段回頭路,下行折回磚垛樓向東探訪。 向西拾階而上,第一座敵樓就是西方臺。這里就是1992年柯受良駕駛雅馬哈摩托車飛越長城的地方,由于這里是北京與河北的分界線,所以他飛躍的距離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米,卻從河北飛到了北京。 城墻的馬道用大方磚鋪就,寬的地方,可容六七人并行,坡陡處砌有臺階,以防止滑倒。平緩處每隔兩三米,就有一條外高內(nèi)低的傾斜狀排水溝,排水溝的兩側各有一個吐水嘴,內(nèi)側的吐水嘴底部與排水溝底部平齊,以保證寶貴的水資源向內(nèi)流淌,不至于流入外人的田地。外側的吐水嘴底部略高于排水溝的溝底,只有在水量過大時才向外排水。外側吐水嘴更兼有“射孔”功能,底面向下傾斜,既有利于向外排水,也方便士兵施放雷石,打擊敵人。馬道兩側建有高高的城墻,外側迎敵方向筑有齒形垛口,便于戰(zhàn)斗人員瞭望敵情,張弓放箭。垛口左右側的墻磚呈內(nèi)外八字形,這種設計可以改變射來敵箭的方向,減少己方士兵被敵箭射中的概率。 有些地段的城墻,有內(nèi)外兩層。內(nèi)側墻叫“宇墻”,略低于外側的垛口墻。垛口墻又叫“男人墻”,宇墻又稱為“女人墻”,簡稱為“女墻”。正如男人必須保護女人一樣,垛口墻也自然有著對女墻的保護功能。垛口墻上的射孔多呈上中下三層分布,可供士兵在作戰(zhàn)時以立姿、跪姿和臥姿三種姿勢張弓射箭。 磚垛口一線,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這里從來不缺乏刀光劍影。從西方臺再往上走一個山包,就到了“西梁磚垛樓”。垛樓外側的墻體上有累累彈孔,這絕不是冷兵器時代的產(chǎn)物,而是近代戰(zhàn)爭的遺物。1933年張學良的東北軍曾經(jīng)在此與日本浴血奮戰(zhàn),1948年夏天,**在進攻北古口失利后也是從這里突破長城關口,迂回包抄北古口,打開了南下的通道,為解放北平創(chuàng)造了條件。 站在西梁磚垛樓的樓口,極目向東遠眺,可以看到長城經(jīng)三岔口分別向左向右延伸。向右蜿蜒往山頂爬去的是“主城墻”,高處的敵樓就是作為指揮所的將軍樓;左拐向山下而去的叫做“支墻”。我不禁感慨金山嶺長城防務體系的精妙絕倫。位于高處的將軍樓確保敵我態(tài)勢盡收眼底,可以兼顧東西兩翼,在沒有遠程火炮的冷兵器時代,是指揮所的絕佳位置。支墻上的守軍既可以配合主墻守軍對敵形成犄角合圍之勢,從側翼對敵軍實施打擊,也可對指揮所起著屏障作用,是指揮所的第一道防線。 支墻北面約200米左右的山頭之上,各設有一座烽火臺,當有敵人來犯,烽火臺上的哨兵就會點火報警,守墻士兵立即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準備迎敵。報警時夜間點火,白天放煙,夜間之火謂之“烽”,白天之煙謂之“燧”,故烽火臺又稱為“烽燧”。 看完地形,折返回磚垛口,再沿山脊布滿臺階的馬道緩慢向上奔將軍樓而去。 將軍樓的防御體系的確是萬里長城軍事防御體系的精華,登樓而望,遠處是烽火臺和支墻,近處有擋馬墻和塢墻,東西兩側分布著障墻。烽火臺是前出哨所,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并傳遞軍情;支墻不僅可以守護將軍樓,而且可以策應主墻守軍從側翼攻打進攻磚垛口以及東側沙嶺口的來犯之敵;建在主墻北側山坡上的擋馬墻已不復存,仔細觀察還能看到墻基的遺址,用于阻擋敵軍騎兵接近長城;塢墻用于防御敵軍直接攻擊將軍樓;而高約2.5米的障墻占據(jù)了馬道寬度的三分之二,上面也有望孔和射孔,用于阻擊攻上長城馬道的敵軍。 佇立于將軍樓前,舉目顧盼,只見重巒疊嶂,無邊無際,壯闊雄奇。長城隨迴還的山勢向遠方的天際延伸,平添了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現(xiàn)出了四面邊聲連角起的古戰(zhàn)場,千障里,馬蹄聲聲,韃靼和朵顏騎兵剽悍驍勇,狂奔而至。烽火臺上濃煙滾滾,直沖天穹。守城明軍,吹起號角擂起戰(zhàn)鼓,奮勇迎敵,戰(zhàn)鼓咚咚,箭羽紛紛,敵軍潮水般地涌來又潮水般地退去…… 一陣學生的喧鬧聲把我的思緒從血雨腥風的古戰(zhàn)場拉回現(xiàn)實,今天的長城,已經(jīng)沒有了往昔的生死較量與兵戎相接,昔日荒蕪蕭索的邊塞戰(zhàn)場已經(jīng)成為今天雄奇瑰麗的風景,行走在馬道上的游人也無法體會到大明戍邊衛(wèi)士奮勇御敵的悲壯情懷和背鄉(xiāng)去國的離愁索緒,有的只是對美景的目不暇接和欣喜!哦,這就是和平,寶貴的和平。 從將軍樓急下坡左轉,一處斷壁殘垣映入眼簾,這就是西域樓(西峪樓),這里碎磚成堆,荒蕪蕭索,也許是長城修繕者刻意為之的經(jīng)意之作,目的是讓游人感受到歷史的滄桑與沉重。 出西域樓下一個緩坡,就到達沙嶺寨。與磚垛口一樣,沙嶺寨在古時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隘,我想過去應該有一座高大的垛樓屹立于此,現(xiàn)在垛樓早已不復存在,只剩下一塊寬闊的平臺和兩組殘墻,似乎在訴說著四百多年來的風風雨雨。平臺成了游人們休息腿腳、補充能量的地方。這里有一條小道可以下山,如果你累了,也可以在此終止你的長城之旅。 從沙嶺寨再往前走,就是黑樓。都說戰(zhàn)爭讓女人走開,但戰(zhàn)爭從來都少不了女人的身影。女人是戰(zhàn)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戰(zhàn)地耀眼的黃花。420多年前,一位皮膚黝黑的寧夏姑娘跟隨著奉調(diào)的父親,來到了這里,在照顧年邁父親的同時,搬磚運石,也加入了修筑長城的隊伍,她是戍邊士卒心目中的女神,給荒涼的邊塞帶來了清新。不料1589年的某一天,一座即將竣工的敵樓被雷電擊中,燃起熊熊的大火。戰(zhàn)地玫瑰沖進火海救人,不幸遇難。為了紀念這位名叫黑姑的女人,將士們就把這座磚石結構的敵樓命名為“黑姑樓”,在后來的口口相傳中,丟掉了“姑”字,就成了今天的“黑樓”。420多年的時光過去了,我似乎感到,那個在男人世界里風風火火穿梭往來的靚麗身影依然在黑樓中忙碌…… 與其他敵樓不同,黑樓共分為三層,西側的樓門設在樓下,叫做“地門”,地門內(nèi)有一條磚石結構的暗道直通二樓和三樓,戰(zhàn)時為防止敵人攻入,關閉地門,封閉二樓的暗道出口。萬一地門被攻破,也可以利用二、三樓的有利地形,居高臨下,將來犯之敵消滅于暗道之中。 金山嶺長城上游人不多,偶爾碰到的游人,要么是情侶,要么是數(shù)人結伴而行,像我這樣的獨行俠少之又少。不過獨行也有獨行的好處,它給了我遐想的時間與空間。我一邊走一邊思索,不知不覺地就到了金山嶺長城上兩座具有典型意義的敵樓——小金山樓和大金山樓。 戚繼光調(diào)任薊鎮(zhèn)總兵官之后,發(fā)現(xiàn)北方的士兵,紀律松散,作風拖拉,戰(zhàn)斗力較差,于是上書朝廷,把自己在南方抗倭時訓練的三千精兵調(diào)遣至此,部隊到達的那一天恰逢大雨,戚繼光為了整飭軍紀,故意讓三千勇士屹立雨中,巋然不動,北方的士兵看到此情此景,方知什么叫做軍令如山【原文:浙兵三千至,陳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動。邊軍大駭,自是始知軍令】。這一招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此,軍紀嚴明,令行禁止。那些去國離鄉(xiāng)的南方士兵把一大一小的兩個山峰,命名為大小金山,筑起了兩座江南風格的敵樓,寄托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這就是“小金山樓”和“大金山樓”。由于這些南方籍三千精兵都是部隊的骨干,所以它們的命名就成為這段長城的名稱——金山嶺長城。正是他們以南方人特有的細膩,作為骨干指導長城守衛(wèi)部隊把金山嶺長城修繕成構筑堅固、攻守兼?zhèn)涞睦喂谭谰€。 大金山樓往東,就是半殘的長城了,數(shù)百年風雨的侵蝕痕跡愈發(fā)明顯,許多地方的雉堞已經(jīng)坍塌,馬道上坑坑洼洼,忽高忽低,粗糙厚重的殘壁隨著山勢的起伏,頑強地向前爬行。這些支離破碎的敵樓、滿目瘡痍的城墻,仿佛在低訴著朝代的更迭和時代的變遷。就在這片歲月侵蝕留下歷史年痕的荒瘠城垣上,曾幾何時,修城的民工與明軍來回穿梭,勞動號子此彼起伏;又曾幾何時,守城的士卒與來犯之敵浴血奮戰(zhàn),殺聲四起,響徹山谷;而更多的時候,則是去國離鄉(xiāng)的戍邊將士默默無悔地守衛(wèi)在這片“雁去無留意”的蒼莽邊塞。這里春風不渡,夏日苦長,秋風蕭索,冬夜冷月,戍邊將士雖然常起鄉(xiāng)關之思,然而軍功未建,燕然未勒,無以返鄉(xiāng),直至馬革裏尺,滯留忠骨。直到1644年滿清入關,長城才逐漸失去了軍事堡壘的作用,并日漸荒蕪。 從大金山下坡過兩座殘垣頹樓,再上一個長長的陡坡,在快到山頂?shù)男逼律?,有一座半殘的敵臺。殘破的雉堞和斑駁的臺階讓人感到一種蒼勁與凄涼,漢白玉材質做成的石構件門窗上雕刻有各種花卉和猛禽的圖案,這些圖案給了它“花樓”的名稱。一樓室內(nèi)外為回廊式拱劵結構,而二樓原有的歇山式鋪房經(jīng)時光流水的沖洗僅剩下了房基。 花樓的后面就是拐角樓(拐樓),長城在這里做一個U形拐彎,經(jīng)東五眼樓、麒麟樓、仙女樓、望京樓等一路直奔司馬臺而去。 到達拐樓,已經(jīng)下午兩點半了,雖說夕陽下的金山嶺更美,但我并沒有欣賞金山夕照的計劃,于是折回后川口,沿涵龍溝下山,給金山嶺之行劃上了一個句號。 登臨長城的游人常常喜歡在“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銘石前留影,我不知道他們在豪情滿懷的同時是否真正體會到“好漢”的含義?在這長城兩邊都是故鄉(xiāng)的和平年代,不要說登上這殘垣斷壁,就是帶上帳篷在這里住上十天半月,也與“好漢”沒有絲毫關系,充其量只是一個觀賞風景的過客。真正的好漢,無論在哪個時代,依然是那些戍邊衛(wèi)疆、保家衛(wèi)國的勇士。時下有一種以批評軍隊為時尚的不良風氣,我頗不以為然,磚砌的長城,即使拆了,至多是少了一道風景,無傷大雅,心中的長城,一旦坍塌了,就難以復原,決不可因兵部的“財厚”而否定了蕓蕓“征夫”對國家的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