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石林探幽
筆者曾是寧夏十三師的一名北京知青,這個十三師就位于賀蘭山下,筆者“有幸”在那里當了十五年兵團戰(zhàn)士,卻從沒有到過寧夏任何一處旅游勝地參觀游覽過,原因很是簡單,當時既沒錢又沒閑,連生活都沒有著落的知青,哪里還有觀景的奢望。 現(xiàn)在好了,筆者退休了,一連回了多趟寧夏,并在學生的帶領下,把寧夏的盛景游了一個遍。咱就從賀蘭山腳下說起吧。離賀蘭山最近的一處風景叫做“滾鐘口”,當?shù)厝擞纸兴靶】谧印?,并神秘地稱它為“北方石林”。 滾鐘口,在銀川市西北35公里處的賀蘭山東麓,古為賀蘭山勝境之一。 滾鐘口,俗稱“小口子”。此山口三面環(huán)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鐘。在景區(qū)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鐘內懸掛著的鐘錘,人稱“鐘鈴山”,“滾鐘口”由此得名。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蔥蘢,巍峨秀麗。賀蘭山最常見的不是高大的灌木,而是矮矮的灌木,就像西北的漢子,堅實憨厚而又不失灑脫爽朗。在西夏時,這里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西夏王李元昊曾于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guī)模宏大的避暑宮苑?,F(xiàn)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筑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里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斗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臺閣,這些建筑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 滾鐘口北側的大寺溝,蜿蜒曲折,樹木蔥茂,泉水清澈,怪石林立。崢嶸的怪石因勢肖形,不過,獅吼、臥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躍等等名稱都是現(xiàn)代人給命名的,形態(tài)酷肖,由此又被稱為“北方石林”。順溝向西,景色開闊,草叢中有一大巨石,平滑如鏡,上刻西爽亭三字,亦為一景。由此往西,直至溝的盡頭,兩旁臺地上有許多已坍塌的寺廟,反映了當年的熱鬧繁盛。據(jù)說,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qū)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不過,滾鐘口雖如明代詩人金幼孜所描寫的那樣“賀蘭之山五百里,極目長空高插天。斷峰迤儷煙云闊,古塞微茫紫翠連?!惫P者卻更欣賞滾鐘口文化。其中,滾鐘口的“三教合一”就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宗教現(xiàn)象。 滾鐘口的半山腰上,有道觀、寺廟和清真寺,它們相鄰而建,通道相互連接,道士、和尚、阿訇彼此熟悉,幾百年相安而居。每逢道教、佛教或伊斯蘭教的節(jié)日或祭拜活動,不少信眾前來上香、跪拜或齋課,井然有序。寧夏歷史上宗教之間少有爭端,這里一直存在“三教合一”的傳統(tǒng),是當今社會少有的宗教和順、信眾和諧典范。 在這里,有心的游客可以隨著日出日落、一分一秒的光景浸入三教合一的肅穆氛圍。清晨,清真寺里阿訇的誦經聲讓一個寂靜的山林更加清真;九十點鐘的光景,半山腰的賀蘭廟紫氣騰升,悠悠的“法雷”在空谷回蕩。晚上,小和尚字正腔圓地演講著《心經》:“現(xiàn)在本有的真心被妄心所遮蓋?,F(xiàn)在這個我是妄我,不是真的我……”聲音在黑黢黢的山林間回蕩,像在勸誡整個世界,棄惡克欲,歸真為善。 仔細一想,寧夏的“三教合一”也有著其必然的因素和歷史文化淵源。寧夏春秋戰(zhàn)國為羌族、匈奴族散居地,秦屬北地郡,漢、魏分屬郡州,唐宋分歸兩道,元初在西夏故地置寧夏行省后并入甘肅行省,設寧夏府路,明設寧夏衛(wèi),屬陜西布政使司,清屬甘肅省,也可以說,寧夏雖處邊塞,但自始至終都處于中華文化的核心區(qū),接受多種宗教文化的影響。 滾鐘口還有許多沒有發(fā)現(xiàn)的秘密。 2003年年初,滾鐘口管理處工作人員在人跡罕至的賀蘭山腹地發(fā)現(xiàn)了一大型建筑遺址。在方圓數(shù)萬平方米范圍內,散落著大量具有西夏特征的灰色瓦片和綠色、藍色琉璃瓦。在此附近,還發(fā)現(xiàn)了幾十個刻在山石上和石碑上的西夏文字。令人遺憾的是,由于年代久遠、自然風化,有些文字已經很難辨認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遺址中還發(fā)現(xiàn)了6個保存基本完好的蓮花形柱礎,柱礎的直徑都在90厘米至120厘米之間,有的甚至比北京故宮的一些柱礎還大。柱礎是承受屋柱壓力的墊基石,凡是木架結構的房屋,可謂柱柱皆有,缺一不可。部分專家據(jù)此分析,這里的建筑應該相當高大宏偉,很可能就是西夏王朝的離宮別苑。 在滾鐘口的青羊溜山上有一個人工砌筑的多層高臺,被人們稱 之為“公主臺”,民間流傳說這里是安葬一位西夏公主的玉香福地。 傳說西夏第七代皇帝襄宗安全有一位美貌絕倫的公主,被視為掌上明珠,疼愛有加。公元1209年,蒙古大軍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第三次大舉進攻西夏。成吉思汗派使臣入城招降,并提出了苛刻的條件,其中有一條就是要納公主為妃。 兵臨城下、國難當頭,西夏被迫與蒙古定下盟約:年年納貢,聯(lián)蒙抗金,公主也不得不遠嫁蒙古。臨行前,襄宗安全在青羊溜山頂平臺之上建成一座送親臺,以使公主可以最后一覽故鄉(xiāng)全景。后因十分思念女兒,安全常常在此眺望遠方,并將送親臺改為公主臺。公主隨成吉思汗返回草原后,贏得大汗的歡心,為西夏國贏得幾年的和平。然而好景不長,西夏第九代皇帝獻宗德旺趁成吉思汗率軍西征,聯(lián)合漠北許多未被蒙古大軍征服的部族共同反抗蒙古,這使成吉思汗大為惱怒,決定滅亡西夏。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最驍勇善戰(zhàn)的部隊進攻西夏,公主堅持隨征。蒙古大軍擊敗西夏。此時,成吉思汗已身患重病、臥床不起,為防夏主生變,病中立下遺囑:死后暫秘不發(fā)喪,待夏主獻城投降時,將他與中興府內所有兵民統(tǒng)統(tǒng)殺掉。公主隱居在了滾鐘口,并盡自己所能幫助僅存的一些黨項人逃避蒙古軍隊的搜捕。后來公主徹底看破紅塵,步入佛門,削發(fā)為尼,以青燈古佛為伴,潛心修持佛法。圓寂后,公主的弟子們就在“公主臺”修建了一座精巧的石臺佛塔,稱之為“公主墳”。 滾鐘口中到底蘊藏著多少秘密,現(xiàn)在還不得而知。1984年由于山洪暴發(fā)而被沖出的西夏錢幣窖藏,就出土了一批西夏時期和其他時期的錢幣共有125公斤、2.7萬多枚。 我一邊想著滾鐘口的秘密,一邊獨自思考,卻不料,在走出一個叫做觀音寺的寺廟時,竟然下起了小雨,上山的路是一塊塊五顏六色的賀蘭山石攢成的,多了嶙峋,少了平滑,倒也和路旁的小草盎然成趣。 我看著遠山,都籠罩在煙雨里,近處倒是多了幾分清晰。也許在煙霧中的山那頭也有人在了望這頭的山澗,想必也是籠罩在煙雨里。煙霧在山間繚繞,像被誰趕著往山那頭移去,又像是被雨滴落到了山澗里。我看過端莊的它隱沒在蒙蒙煙雨里,我看過古典的它長在幽幽的深谷里,我看過亮麗的它舒坦在湛藍的晴空下,我看過橫亙的它綿延在云朵的影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