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生意經(jīng)
受帕金森病魔困擾的父親,再也不能騎著自行車或者油摩三輪車去走村串巷吆喝了。想到這里,我不禁悲從中來,父親再也不能為這個大家庭分憂解難了。父親與共和國幾乎同齡,他的悲喜伴隨著共和國的悲喜,他一生沒有轟轟烈烈,只有平平凡凡,平凡得像一只螻蟻,但是就是如螻蟻一般的凡人以前卻是我們家中的頂梁柱,一家人的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幾乎全系在他一個人身上。 打從我記事起,父親幾乎一直為這個家撲騰,硬是讓這個曾經(jīng)貧窮的家走出困境。祖父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在他持家的多年里,家中光景甚是慘淡。年輕父親硬是通過自己的堅忍、頑強、樂觀撐起了家庭的一方天空。 聽母親說,父親在農(nóng)業(yè)合作社時期,曾經(jīng)拉著架子車去炭場馱過炭去換過糧食,用自行車騎行到百里之外的地方,用紅薯換過細糧,一輛加重二六的自行車曾經(jīng)記錄過父親半生的辛勞。 當我懂事起,我就很佩服父親的生意經(jīng),但那時家鄉(xiāng)土地多,父親便被縛在土地上,只能靠賣土地中的出產(chǎn)來補貼家用。 八零年代是開放搞活的年代,父親再也無須偷偷摸摸地外出換取賴以糊口的口糧了。家里種的一些經(jīng)濟作物,他可以正大光明地拉出去賣了。說起走村賣東西,我可真佩服父親,我們一家五口人中,就數(shù)父親最會吆喝著賣東西了。小時候的我,靦腆而自卑,一聽說父親點名要我跟他一起去賣東西,心里總忐忑不安,想起了路遙小說《人生》中,高玉厚老漢讓他的兒子高加林賣饃的情景,可憐的高加林胳膊上挎著一籃子饃,硬是不敢在人來車往的大馬河川上大聲吆喝。這樣的人與我何其相似。上小學的我,自卑敏感,從不敢在學校教室大喊大叫,這大概是性格使然。以至于母親熬煎地說:“像這樣怎么能撐起家中一片天呢!”每每想起這些,我都會做以下假設(shè),假如我在農(nóng)村以種莊稼為主業(yè),我能撐起家中一片天嗎?也許是父親從小經(jīng)歷過過多的苦難,養(yǎng)成了他遇事從不害怕畏縮,相反是越難越想嘗試一番,在我的眼里從來沒有他推銷不了的東西。 家中在最初幾年種瓜的年月中,每當西瓜外銷困難,父親總要拉著架子車,去臨村或更遠的村子去賣瓜,可以用西瓜換鈔票,也可以用西瓜換小麥來進行等價交換,遠的地方,就要用套著?;蝮H子去,在無法推辭時,我只有無奈跟隨著他去賣瓜,一路上上坡下坎,很是艱辛,但是他依然樂觀,每到一個村點,他先與人攀談,說著說著,關(guān)系拉好了,給人幾個大西瓜,別人便張羅著給開稈賣瓜。賣完后皆大歡喜,然后吆喝著牲口,走在川原遍布的溝溝峁峁,甭提有多愜意了。 紅薯又名紅苕,是家鄉(xiāng)物產(chǎn)最豐饒的農(nóng)作物,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家年年種紅薯,饑餓的年代里,他用來裹腹應對饑餓。物質(zhì)豐盈的年代里,農(nóng)民們把他淀成粉,漏成紅薯粉條,然后把多余的粉條賣出去來增收,補貼家用。把另外一部分窖藏起來,在隆冬時節(jié)用以熬紅薯小米粥等,還有許多窖藏紅薯用作第二年育秧,在驚蟄到來前后,把紅薯從地窖中拎出來,然后整齊地擺在苗床上,并鋪以麥秸,施以農(nóng)家肥,然后在上面搭好塑料棚,一個多月后,苗床里便生長出密密麻麻的紅薯苗,每到栽紅薯的日子里,父母把紅薯苗從苗床中拔起,再由父親用自行車馱著,去三街五巷去賣,彼時,不管賣苗子有多難,父親總能想著法子把它們推銷出去。用他來補貼春荒。 冬日里父親便把淀成粉的紅薯淀粉加工成粉條,在冬日的暖陽下晾干后,到臨近春節(jié)前后,又冒著凜冽寒風去賣粉條,他每次要用自行帶七八十斤,我不知道是怎樣的力量讓他從不叫苦,從不怨累,終日里為這個家艱辛操勞,如今的粉條行業(yè)里魚龍混雜,許多商家在粉條里摻玉米粉等影響口感,更有甚者摻雜化石粉草菅人命。想想過去以吆喝為主的年代里,走村串巷經(jīng)常走,低頭不見抬頭見,誰還敢在里面摻假呢! 父親的一生,除了種田,就是吆喝,他馱過炭換過糧食度過饑荒;他拉過架子車賣過西瓜為家增添過收入;他騎過自行車賣過紅薯秧補貼過春荒;他也賣過自家菜園里的韭菜南瓜蘿卜,父親的一生很辛勞,一生很樂觀。每當我看到他現(xiàn)在有些落寞的情懷,也曾暗自傷懷,歲月的冰刀劍戟讓他過早衰老,歲月的滄桑讓他過早染上沉疴。惟怨父親患病的日子里仍然能夠頑強面對病魔,坦然頤養(yǎng)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