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灣憶事
題記:一九六五年十月,南泥灣農(nóng)場成立,編入了中國人民**生產(chǎn)建設兵團序列:農(nóng)建十四師一四一團。從西安招收來近兩千知識青年,其中絕大部分是六五屆初高中畢業(yè)生,他們由此開始了走入了充滿酸甜苦辣的人生之旅。幾十年過去了,那一些人,那一些事刻骨銘心,讓人難以忘懷。 一、身邊的童話 我當時分配在七連,在繁重的體力勞動和枯燥單調的生活之外,最引人注意的是我們連隊旁邊的陽岔溝里住著的唯一的農(nóng)戶,我們習慣叫他三代人,因為家里只有三個男性:爺爺、兒子、孫子。爺爺最愛帶著孫子去逛金盆灣,常從我們連隊前邊的公路上走過。金盆灣是個大村,住著幾百戶人家,曾是三五九旅旅部所在地,那里有個供銷社,賣著布匹、鹽巴、煤油、火柴等簡單的生活必需品。老人是那里的???,當然常常也只是看客。老人身材不高,偏瘦,頭上扎著陜北人習慣的毛巾,不過已陳舊的看不清顏色,胡須也白了大半。他喜歡把孫子架在脖頸上,慢慢地走,和孫子有一句沒一句逗著,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隨行的還有一貓一狗一豬,貓是貍貓,狗是黃狗,豬是頭黑豬。他們有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四個蹄爪都是雪白雪白的,即人們常說的“四蹄踏雪”。隊伍的順序往往是這樣的:貓在前邊開道,離爺爺三、五十米,太遠了它會等,還回頭“喵、喵”地催著。狗有時與貓同行,但大部分時間和爺爺在一起,左右隨行。豬則殿后,搖頭晃腦的,甩著小尾巴,不緊不慢地跟著,嘴里哼著誰也聽不懂的調子。他們的歡樂行在我的視線里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這景象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 時間長了便有了接觸,三代人住著三孔窯洞,門前是一片土場,窯壁上掛著鮮紅的辣椒和金黃的玉米,賞心悅目。三代人由于少與人交往,都顯得木吶,相比之下,還是爺爺比較善談。原來爺爺是上邊下來的攬工漢,那時南泥灣由于三五九旅的撤離而有大量的土地閑置,爺爺留下來,又接來奶奶和兒子,著實過了幾年好日子,甚至農(nóng)忙時還要雇幾個短工呢。然而奶奶死得早,家道中落,兒子在學大寨修梯田時,又炸斷了一條胳膊,爺爺和兒子都沒有再娶女人。家里添的孫子還有一段故事:那是三年饑餓時期,陜北來了許多逃荒的女人,尤其以中原人多,那里的女人在分下口糧后,為了給家里省下一口,就只身外出討飯,碰到有吃的人家就留下來。爺倆留下了個女人,還給生了個孫子。待饑餓的日子一過,那邊來了個男人,不但接走了女人,還要帶走孫子,爺倆把家里值點錢的東西都給了他們,才留下這個小人人。 他們種著溝里的十幾畝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過得很平實。他們對生活沒有奢望,也從不灰心,他們就是這樣以最大程度的努力勞作著,為后代的繁衍創(chuàng)造著條件。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當我重訪故地時,爺爺兒子都已過世了,孫子已是遠近聞名的運輸大戶了。 二、黃狗與白狗 在我們連隊旁邊住著一戶農(nóng)民,叫“三代人”,家里養(yǎng)著條大黃狗。在成立南泥灣軍墾農(nóng)場之前,這里還是座勞改農(nóng)場,而勞改人員是不準養(yǎng)狗的,所以比鄰“三代人”的豬場也自然成了大黃狗的領地。那時的南泥灣還比較荒涼,常有豺狗,土豹子出沒,它常巡視其間,極其負責。作為犒賞,能吃到飼養(yǎng)員給的剩菜、剩窩頭甚至肉骨頭,它更是把這當成半個家了。 當我們接管后,豬場仍然是豬場,黃狗并不因這里換了主人而放棄自己的權利,但好景不長,團部為了安全起見,很快給各連豬場配備了狗。我們分到了一條白狗,個頭和黃狗差不多。因為是“公家人”,食物有定量保障,白狗顯得更壯實一些,白白的臉上有黑亮亮的鼻頭,很逗人喜愛。狗真是個有個性的動物,忠于職守,于是兩個狗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他們都視對方為入侵者,決斗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它們的決斗讓我們這些生活單調的年輕人興奮不已,都成了熱心的觀眾。剛開始,他們天天咬仗。每每在豬場的開闊地相遇,白狗儼然一副主人相,總是先呲牙咧嘴,聳耳豎毛,撐腿弓背,狂吠不止,擺出一幅兇樣兒威懾對方,而黃狗不喜歡這套“來將先通報姓名”的繁文縟節(jié),往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對方,專撿要命處下口。但見黃狗騰挪跳躍,白狗武孔有力地抵擋反撲,你來我往,半天不分勝負,只好帶著血淋淋的傷口和疲憊不堪的無奈分開了,以便來日再戰(zhàn)。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狗和白狗相遇時目光逐漸溫和了。再后來,則相安無事了。到了仲秋時節(jié),他們還結伴去尋找愛情呢! 三、老騾子 老騾子是我們連隊車把式老王的綽號,外人聽著不雅,卻不帶一點嘲弄的成分,甚至還有幾分敬意呢。因為連長常夸他干起活來像上了套的騾子,舍得出力又有耐性。 他有個很儒雅的名字叫王芝蘭,是我們團百里挑一從當?shù)剞r(nóng)村招收來的。來時三十多歲,偏瘦的身材中上等個子,腰板筆直,腳步輕快。淡眉細眼,尖尖的鼻子,高高的額頭,留著當時文化人才有的大背頭,最外邊的衣服永遠是披著的,很有派頭的樣子卻一字不識,連名字也不會寫,我們都習慣叫他王哥。那時南泥灣軍墾農(nóng)場組建時間不長,喂牲口、趕馬車對我們這些剛從西安來的知識青年,實在是勉為其難,而馬車又是山區(qū)不可或缺的生產(chǎn)工具,團里因此才決定在當?shù)卣惺哲嚢咽降摹?/p> 飼養(yǎng)班里有了王哥和王嫂,馬上就變了樣。牲口棚收拾得干干凈凈,馬、驢、騾個個喂得油光水滑。開春時節(jié),他有個絕招,給大牲畜灌一次清油拌木耳,清理腸胃,防病健身。牲口在他的調理下,顯得特別精神。 作為車把式,王哥在當?shù)剡@幾十里川道上頗有名氣。首先讓我們見識的是,趕車的鞭子在他手上簡直是出神入化:兩丈開外點上香,鞭到香頭落,鞭子像長了眼睛似的。軟溜溜的鞭子他掄得呼呼作響,揮舞得像棍子一樣有力,抽到磅秤上,能讓百十斤的秤砣高高翹起。而他的“回頭鞭”鞭子甩出去更是絕活,只是王哥趕車時很少把鞭子打在牲口身上。 車把式的本事在平時是很難分出高下的,尤其是在平坦的大路上,好像誰都能趕馬車似的。只有山高路險坡陡彎急或出現(xiàn)意外險情時,才能顯示出王哥技高一籌的風采來。他來后不久我就有幸見識了一次。 那是個鶯飛草長春插春播的大忙季節(jié),作為炊事班長的我要到五十里外的臨鎮(zhèn)去采購肉、蛋等副食品給大家改善伙食,運輸?shù)娜蝿兆匀宦涞搅送醺绲念^上。當我們的馬車走到一個村口上,看見路邊黑壓壓的站著一群人,原來是兄弟連隊一輛馬車路過時受到意外的驚嚇,竄到路邊的河灘上,陷在泥淖中。只見車身傾斜著,隨時有翻進河里的危險。車上裝的十幾箱雞蛋命運叵測,事務長急得眼淚都快下來了。拉車的四頭騾馬個個汗流浹背,亂作一團,車把式臉色發(fā)白束手無策。有幾輛路過的車把式試著給幫忙,都沒把車趕出來,反而使車況越來越危險了。“老王來啦!老王來啦!”有認識王哥的高聲招呼著,大家自動讓開一條縫,那個車把式眼里也透出希望的光來。 王哥利索地跑到車前,前后左右仔細查看了車況,又看了看要沖上公路的那個近四十度的護坡,踢開那些礙事的石子兒,然后不慌不忙地挨個整了整牲口的轡頭,輕輕地拍著它們的脖頸,讓它們各就各位安靜下來。這時,王哥才高高地舉起了鞭子,在頭頂上搖得呼呼作響,嘴里“吁、吁”“哦、哦”地吆喝著。再看那幾頭牲口也漸漸地興奮起來,合著王哥的口令步伐躍躍欲試。說時遲那時快,只見王哥一個閃電般的“回頭鞭”和“駕”的一聲大喝,車“忽”的一下子就從泥淖中竄出來,躍過護坡上了公路,人們懸著的心一下子放了下來,繼而驚嘆“一鞭子!一鞭子!”王哥剎時化險為夷贏得了一片喝彩聲! 待我們再上路時,我還在“嘖嘖”地贊嘆不已,直夸王哥本領高強,王哥也很興奮地打開話匣子述說秘籍,他告訴我牲口是很有靈性的,碰到這種情況,它們也想著把車拉出來,問題是那個車把式操之過急,只顧拿鞭子**,把牲口都打毛了,暈頭轉向你東我西地亂拽,車自然越陷越深越危險。王哥說他做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先穩(wěn)住牲口的情緒,再調整它們的步伐,等它們的動作一致了,一聲號令,它們勁往一處使,車自然就拉出來了。 王哥那神奇的一鞭子,是他練就的過人功夫,更高人一籌的是他愛牲口懂牲口,他把牲口看作工作的伙伴,而不僅是役使的工具。 我對王哥的綽號也有了更深的體會。 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里,方向盤、售貨員、聽診器是最吃香的行業(yè),是人們追捧的對象。王哥就握的是我們連的“方向盤”,他卻從不擺架子,他經(jīng)常外出,不管誰讓捎點吃的用的他都答應,一視同仁。雖然不識字,卻是豇豆一行、茄子一行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大家對他打心眼里充滿敬意。 不過,王哥也有讓難住的時候,**時背“老三篇”毛主席語錄跳忠字舞,他張口結舌、笨手笨腳、狼狽不堪,全然沒有趕車那利索的瀟灑勁,常惹得大家掩口竊笑。 后來,我們農(nóng)場整體搬遷到了三門峽庫區(qū),那里地處關中平原,使用的都是機械。大大小小的拖拉機,輪式的鏈軌的,搞運輸?shù)奶镩g作業(yè)的,馬車只做些輔助性的工作,王哥就沒那么顯眼了,也顯得有些失落了。 再后來,實行家庭承包生產(chǎn)責任制,連隊要把馬車賣給生產(chǎn)隊,一貫服從指揮的王哥惱了,他拒絕執(zhí)行命令,把騾馬拴在自己門前,日夜地守著,不讓買家牽走。連長知道我和王哥關系好,讓我去勸勸他,可我知道馬車對王哥意味著什么。才幾天不見王哥瘦了一圈,面對一臉悲戚無奈的王哥我靈機一動,“既然辦家庭農(nóng)場,王哥何不買上兩頭牲口自己用呢?”話一出口,王哥精神為之一振,像換了個人似的。那時一頭牲口千兒八百的,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天文數(shù)字,還是我們哥幾個湊錢才遂了王哥的愿。 王哥又忙起來了,自己用牲口犁地送糞,農(nóng)忙時東家請他去耕地,西家要他去松土,我又看到了那個風風火火的老騾子。 一九八六年,我調離農(nóng)場回到西安。一晃幾年過去了,聽說王哥的家庭農(nóng)場頗具規(guī)模,騾馬成群,兒女都大了,還都進了西安,我真替他高興。九七年突然聽說王哥腦溢血癱瘓了,我利用出差的機會繞道去看望他,只見他齊耳的長發(fā)著遮著半張臉,口里的涎水把前胸都打濕了半邊,我驚訝得半天合不攏嘴。我忙上前拉住他的手,問他認識我么,他木然地望著我,已不會說話了。我不禁黯然神傷,感嘆命運多舛,這就是我那充滿活力一天手腳不閑的王哥么? 一晃又是近十年,忽然聽說王哥去世了,晚來的消息讓我沒能趕上去送他,這幾天王哥的音容笑貌總是浮現(xiàn)在我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