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長須有三大教育理念
有多少父母天天陪讀、伴讀,他們熬白了頭發(fā),熬彎了腰,但做子女的并不領情。正如高爾基所說:“單單愛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的事,可是善于教養(yǎng)他們,卻是一樁偉大的公共事業(yè)?!?/p> 在美國,有這樣兩個家族:一個是愛德華家族,一個是珠克家族,兩者都已傳至第八代。愛德華是個博學多才的哲學家,為人嚴謹勤奮。他的子孫,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位是教授,80多個是文學家,60多個是醫(y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tǒng),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珠克是個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渾渾噩噩。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7個是**犯,60多個犯過詐騙和盜竊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殘或夭亡。 家族的歷史說明什么?父母的素質如何,對下一代的影響很大。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親和母親們,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xù)自己!”孩子在父親和母親的潛移默化中啟蒙成長,父母是什么樣,孩子就會跟著學什么樣。這句話提醒著家長: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要做到言傳身教。何謂家風?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 總統(tǒng)肯尼迪的家庭一門三杰在政壇上顯赫一時。當時出任英國大使的肯尼迪老先生常常在飯桌上和孩子們大談特談當時的政治風云和國內各黨派的競爭和立場,并且鼓勵孩子們自由發(fā)表他們對世界大事的意見,遇到意見分歧時便激烈辯論起來。在討論中,孩子不但對政治增加了認識,而且對國內國外的事都有濃厚的興趣,常常各自到圖書館尋找更多的資料來閱讀。結果一個兒子成為總統(tǒng),兩個成為議員。 我的父母從沒有對我陪讀、伴讀過,甚至沒有花多少時間來管我,也沒有對我做過什么功課輔導,但是他們卻在無形中給了我很好的閱讀習慣。這種閱讀的習慣和興趣是怎么培養(yǎng)出來的呢?就是我父親的言傳身教。一個行動勝過千言萬語。我父親是一個非常喜愛閱讀的人,他一生最大的樂趣就是看書。在他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很自然地,我從小就養(yǎng)成了愛看書的習慣和思考的興趣。(勵志一生https://m.vpsboy.com)這種習慣和興趣牽引著我學習和成長。有一個說法是“吃什么,成什么”,我覺得應當是“讀什么,成什么”。讀了什么樣的書,就會擁有什么樣的觀念,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為什么很多人很難理解我在那樣的年紀做出那樣的選擇,可我自己卻覺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今天,所有的父母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時間都放在孩子身上。那種讓母親從社會上退出回家做全職母親的作法是根本不現(xiàn)實也是不科學的。時代需要的是“無為而教”——培養(yǎng)孩子的習慣和興趣后,每個父母就能花極少的時間,收到最富有成效的結果! 現(xiàn)在流傳著一句話:“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壞了就有錢”。于是,男人防著女人,女人防著男人,防來防去成了習慣。對兒女的教育也采用防范的方法,生怕兒女變壞,于是整天盯著,看著,跟著,說著,于是矛盾不斷,沖突不斷。這無疑是最壞的教育。那么,最好的教育是什么呢? 最好的教育就是追求“不需揚鞭自奮蹄”,追求的是“教是為了不教”,追求的是“自動化的教育”。 可以給大家再講一個真實的案例,這是一次我在餐廳吃飯時親眼所見的:鄰桌一位太太帶著她的兩個孩子在吃午餐。一個男孩,長得很壯實,有什么就吃什么。另外一個女孩,挑食,好多菜都不吃,看起來很瘦。鄰桌的這位太太讓小女孩多吃點肉,小女孩執(zhí)意不聽。這位太太反復說了多次,沒有半點效果,幾乎要發(fā)怒了。 這時,旁邊一個服務員走近小女孩,在她耳邊只輕輕說了兩句什么話,就見這個小女孩對旁邊的男孩“哼”了一聲,于是大口大口地吃起肉來了。 那位太太特別奇怪,拉住服務員一定要問她對小女孩說的是什么,怎么這樣靈驗? 服務員笑著說:“您前幾次帶孩子來就餐,我發(fā)現(xiàn)他經(jīng)常欺侮妹妹。我剛才就對她說,‘哥哥不是欺侮你嗎?吃了肉,可以長得比他更胖、更有力氣,他就再也不敢碰你了。’” 當時,我就很感慨,同樣是讓小女孩吃肉,為什么她的母親都快發(fā)火了,小女孩還死活不吃?而一個服務員只說了幾句話,她就吃了,而且吃得還很多。 為什么?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位太太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僅是她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小女孩的需求;但是服務員的話卻激發(fā)出了小女孩的需求,“我要增強體質,抵御外侮”。所以小女孩開始大口大口地吃肉了。 馬不想喝水,任你怎么拖,它就是不愿靠近水槽。若想要它喝水,可以讓它先吃點鹽,吃了鹽口渴,再牽它去喝水,沒有不肯去的。 這位服務員的話雖然簡單,但卻蘊含著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奧秘——把小女孩吃肉的需求激發(fā)出來了。我們所要追求的最好教育就是這種自動化教育,激發(fā)孩子自己想要學習的需求! 不是我要你吃菜,而是你自己想要吃菜! 不是我要你勤奮,而是你自己想要勤奮! 不是我要你學習,而是你自己想要學習! 這樣,做父母的再也不用天天給孩子講道理磨破了嘴皮子,還收效甚微;再也不用大喊大叫地逼著孩子去學習,還是一陣耳邊風。 在實現(xiàn)自動化教育時,聰明的父母應該學會10種方法: ?、俳o他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诮o他一個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劢o他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芙o他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萁o他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藿o他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呓o他一個沖突,讓他自己去討論; ?、嘟o他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峤o他一個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饨o他一個題目,讓他自己去創(chuàng)造。 看來沒有教,但是教會孩子的是自己對自己負責的精神。 看來沒有管,但是激發(fā)孩子的是自己想要學習的欲望和需求。 自動化的教育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給孩子以自由。著名經(jīng)濟學家茅于軾先生的一本書名叫做《給所愛的人以自由》。我覺得這個題目非常之好。而天底下的父母易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能做到“給所愛的人以自由”,如果能夠給一個孩子選擇的自由、發(fā)展的自由,能夠使他自主地學習、自動地學習、自覺地學習、自由地學習,那么一定會是很成功的父母。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自己選擇的自由,讓我能夠幸運地從事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業(yè)! 教育家呂型偉教授講過他在上海進行的實驗。他說:我試了一個班級,20個孩子都是常態(tài)的,不是天才。這20個孩子進來之后,老師圍著每個人轉,他能走得多快就多快。結果,這20個人中有3個人,只花了7年時間就把12年的東西都學完了。我就允許他參加高考,3個都考到交大,13歲。剩下還有17個,不能讓他們留級吧?照樣給他們上課,照樣給他們教育。第2年有16個人把中小學12年的課都學完了,考大學全考上了。只剩一個人,這個人也不能讓他留級吧?我照樣給他辦班,最后也畢業(yè)了,也考上了。是不是偶然考上的大學?到了大學又怎么樣呢?我就跟蹤調查,特別是前面的3個小孩,在交大的3個小孩,我就跟蹤看他的發(fā)展。很有意思,這3個小孩在大學里面同18歲的那些孩子們在一個班級(不是少年班,一樣的編在普通班里面),在學習上一點沒有困難,學得非常好。只是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們是小孩,不像大人。比如說下課了別的大學生在操場上踢足球,打籃球。這3個小孩在干什么呢?趴在地上打彈珠。哪有大學生在地上打彈珠的?因為他只有13歲,打彈珠是一點不奇怪。所以他的同班同學沒有把他們當同學看,有的跑過來摸摸他的頭,“哎,小朋友,你到這兒來干什么?”但是在學習上,沒有人敢輕視他們。后來3個人到了美國,我繼續(xù)跟蹤調查,發(fā)展得很好,一直很好。多掙得了5年時間,多寶貴。一個人生命有限,5年哪。如果我不是這樣改革的話,他還要在小學里磨5年,那不是浪費生命嗎?最后,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是每一個人是不一樣的。 南懷瑾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現(xiàn)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師都在做一件事”——到底做什么事呢?——“都在殘害我們的幼苗?!碑斎贿@一句話,在一個作老師、作父母的人聽起來是不太舒服,也不愉快的。但是很多的老師和父母卻是在做著這樣的事,做著把天才變成庸才的事。我的書里有一個理念,那就是:每一個人都是天才,每一個人也都是庸才。天才就是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路,庸才則是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路。 做成功的父母首先應當幫助孩子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一只鹿還是一只鷹,做到因材立志,因材為學,因材施用。讓鹿去猛跑,讓鷹去高飛! 【閱讀了本文的用戶還閱讀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獻給高三的家長:三要三不要] [家長教育孩子的十個誤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