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乖孩子的內(nèi)心,都有一個被困的靈魂等待解救
文/油炸綠番茄 這一年我接觸了十幾個不幸福的女讀者,她們來找我傾訴,開場白總是驚人的相似:“從小到大,我就是那種典型的乖乖女?!?/p> 如果乖的層面只停留在得體、有教養(yǎng)、尊重他人,那么乖孩子的確是完美的范本、教育的目標。不過可惜的是,更多的父母對乖孩子的標準要求是安靜、順從,甚至對長輩言聽計從,從不給家里添麻煩。 這類孩子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省心”,不頂嘴、不抬杠,家長絕不會擔心放學被老師留下,考大學、挑專業(yè)、選工作全聽你安排,甚至嫁人都是你親自把關(guān)過的。你搖頭的事,他們絕不敢提第二次。 孩子太乖太懂事,甚至連叛逆期都沒有過,真的是一件好事嗎?當然不是。 人一生會有兩次叛逆期,一次是幼兒期叛逆,一次是青春期叛逆。 處在兩個叛逆期的孩子都會出現(xiàn)成長和發(fā)展的超前意識,第一叛逆期的兒童具有“長大感”,第二叛逆期的少年具有“成人感”。 一次是從身體上覺得自己長大了,一次是從心理上覺得自己獨立了。第一次叛逆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身體的掌控,第二次叛逆讓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和思維能力。 叛逆期的孩子,可能會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你需要做的不是否定孩子的叛逆,而是聚焦叛逆期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并加以糾正引導。有些家長不能正視叛逆現(xiàn)象,毫不掩飾地表達失望:“你以前很乖的,現(xiàn)在怎么變成了這個樣子?”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叛逆期不是洪水猛獸,而是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 孩子叛逆是因為他們想成為大人,想要證明自己,追求和大人一樣的平等、獨立和被重視。只有經(jīng)歷過迷茫、沖動、掙扎、反抗,才能成長。 再回首,我們甚至會討厭那個時期的自己,沒錢又沒腦,空有一腔熱血,但也正是曾經(jīng)的那個“我”,成全了今天的這個“我”。叛逆是繭,破繭才能成蝶。一個孩子跳過了叛逆的階段,就失去了真正成長成熟的機會,早熟的人最晚熟。 乖孩子的養(yǎng)成大概分兩類。第一類是被強行糾正的。當孩子想要一件在父母看來不應該得到的東西時,多少父母是用暴力解決問題的?不服氣,一巴掌抽過去。還不改?再來一巴掌。這是最傳統(tǒng)的中國式教育。棍棒底下出的不是孝子,是順子。恭喜你,成功培養(yǎng)出了“乖孩子”。 蒙臺梭利女士就曾經(jīng)專門寫過文章: 如果孩子們給你的回應是憤怒、反抗,結(jié)果反而更好一些,至少表示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自我保護的能力,今后的發(fā)展也許就會很正常??扇绻麄円愿淖冃愿窕蚍钦5姆绞絹砘貞?,就可能是受到了比較嚴重的創(chuàng)傷。 這類孩子長大后往往畏懼權(quán)威,膽小怕事,缺少反抗能力,習慣性取悅討好別人,心理承受能力很弱。 《芳華》里的何小萍就是典型,她在家被欺負,到了部隊被排擠,但是不敢發(fā)聲,不敢反抗。她順從了20多年,后來突然被樹立成了英雄,精神世界一下子崩塌了。 第二類是從小被忽視的。這樣的孩子天生安靜、遲緩、守紀律,喜歡默默待在角落,不擅長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他們是最容易與家長和老師建立良好互動關(guān)系的對象,但他們的感情需求最容易被忽視,使得其內(nèi)心的沖突得不到關(guān)注與解決,更容易導致心理問題。 可是偏偏對這些“省心”的孩子,老師和家長卻渾然不覺,甚至以此為傲。 上海“冰箱藏尸案”轟動一時,朱曉東將妻子楊麗萍殺死,殘忍地將其分尸并藏匿于冰箱中超過三個月。楊麗萍就是這樣一個乖乖女,安靜溫順,沒和誰大聲說過話,也沒和誰紅過臉,受了委屈就自己躲起來偷偷地哭。 朱曉東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渣,花心、冷漠、無情,沒有正式工作,但是長得帥,會玩音樂,養(yǎng)冷血動物。這樣的人設看上去是不是特別眼熟?沒錯,這不就是最受青春期女孩歡迎的男生類型嗎?十五六歲的少女,心中總有些壞男孩情結(jié)。 這類男性踏入社會后并不會太受歡迎,因為我們有了更成熟的擇偶觀,男人的責任感是比皮囊重要得多的東西。但是楊麗萍的愛情觀顯然仍停留在小女孩時期,因為她從來沒有真正長大過,她內(nèi)心對獨立和自由的向往被嚴重壓抑了,這樣的壞男人對她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特別難過,多漂亮的女孩啊,工作也出色,曾經(jīng)是學校里的優(yōu)秀老師,原本應該有大好的前程。她的父母大概就是對女兒太放心了,才沒能從女兒的神態(tài)里捕捉到她婚姻不幸的蛛絲馬跡,才會發(fā)生不見女兒三個月之久還沒有警覺的事。 不怕孩子調(diào)皮叛逆,就怕他太乖。教育決不能夠“會叫的孩子有奶吃”,越乖的孩子越不容忽視,要給他們充分表達的空間,鼓勵他們打開內(nèi)心世界,擁有獨立的人格。 我很乖,不代表我不需要被愛。每一個乖孩子的內(nèi)心,都有一個被困住的靈魂等待你去解救。 孩子,你不可以壞,但是千萬別太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