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傳承那縷漸濃的鄉(xiāng)愁
“代代孝,輩輩傳,孝當先?!敝苣┝?,我剛乘上回家的公車,就聽到車載電視播放的公益廣告。鄰座的小孩嗲嗲地對她媽媽說:“媽媽,明天學校組織大家到四川警察學院開展掃墓獻花活動,老師說家長要送我們到校門口,不能遲到喲。”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幼兒園孩子也會背的詩句,又是一年清明相思時,難怪前幾天爸媽就打電話問我什么時候回家,原來該是一家人回鄉(xiāng)啦。腦海中浮現(xiàn)曾經(jīng)的種種,我匆匆下車,在路邊小攤隨意買了些菜回家,準備做好飯等爸媽回來吃。 飯菜好了,已近9點,我靠在沙發(fā)上,望著墻上的時鐘,指針一下一下地往下移動,正是別家晚飯后走街散步跳壩壩舞的時刻,電話催了兩次都說快回來了,可這會還不見爸媽的身影。時常夜幕下,穿身有破洞補丁的衣褲,戴塊沾滿灰塵印跡的圍帕,背個早已嚴重掉色變形的挎包,推個咣當咣當響的小車,一雙消瘦矮小略帶佝僂的身影在靜逸的街上那么耀眼。 其實,我早已習慣了爸媽很晚才回家吃飯,只是偶爾會覺得肚子餓得發(fā)慌心也等得發(fā)毛,可一想爸媽的容顏,又有何理由抱怨呢?我一手拿著循環(huán)播放筷子兄弟《父親》的手機,一手搭在窗臺上,眼巴巴地看著樓下的路。如果有爸媽的身影,一聲喊準應,我便快步到廚房炒菜熱湯,讓爸媽洗好臉手就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爸媽回來了,布滿黑色繭疤的手里還各拿著一個米口袋,打開一看盡是五花八門的雜物,看著因干活弄成大花臉的爸媽,頓覺憂慮涌上心頭。又是幾天不見,爸媽邊吃邊問:“周末有什么安排呢……”一時,覺得許久未見,我連忙說:“不急,爸媽,這次回鄉(xiāng)時間充足,可以好好把該辦的事辦好,別擔心?!?/p> 我知道,每年的這個時候,只要有時間,爸媽都要回家,看看長眠地下的外公外婆、公婆和已垮塌僅剩殘垣的老屋。于爸媽,回鄉(xiāng)才是心中永遠的鄉(xiāng)愁、永遠的歸宿,忘不掉抹不去淡不了。于我,爸媽就是心中永遠的鄉(xiāng)愁、永遠的歸宿,舍不去離不得放不開。 記得公婆在世時,總說:“一個人要永遠講忠孝禮義廉恥?!绷鶄€字深深地印在了爸媽心里,他們用幾十年如一日的汗水鮮活了這六個字,也影響了我和弟,引導著我們的一言一行。我沒見過外公外婆,高二時與我同床18年的婆去世了,大二時伴我成長21年的公去世了,他們的經(jīng)歷也是爸媽親口告訴我的,我也用心記著。 我想,等哪一天,爸媽不再那么累了,再講講上一輩的故事給他們聽,讓他們重新感受那份久違的愛。外公外婆、公婆、爸媽都無字識,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土農(nóng)民,能種點莊稼干點力氣活,所以爸媽為了我和弟的學業(yè),背井離鄉(xiāng)到如今,想回卻未回,只盼我和弟更好。 日前,微信公眾號《攝影交流平臺》刊發(fā)了一篇文章:“一名肖像畫師,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邀請了幾位志愿者,并根據(jù)他們的描述,繪制一副他們媽媽年輕時候的畫像。當畫結(jié)束的時候,那不是有趣,也不是說不像,而是來自心靈最底層的感動,每個母親把最好的年齡段都給了孩子……” 有朋友同事曾問我:“好些時候,一看文章,就知道是你寫的,因為你總寫爸媽,怎么不寫點別的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爸患有肺氣腫,媽又得甲減(目前已轉(zhuǎn)淋巴結(jié),常年吃藥),我渴望通過專業(yè)攝影師的鏡頭,定格爸媽永恒美好的瞬間,多番聯(lián)系,可惜不湊巧,未能如愿。 寫爸媽,我想留下他們的身影,我想記錄他們的點滴,我想保存他們的記憶,我想凝聚他們的心血,我想守護他們的容顏,我不想留下遺憾……在我心中,有爸媽在吃什么做什么住哪里都覺挺好,他們就是我的脊梁我的支撐我的力量我的港灣。 他們正在老去,陪伴是最樸實的愛。平日里,有事爸媽會告訴我,走親戚爸媽會告訴我,活多不多爸媽會告訴我,家里來人了爸媽會告訴我,買了好東西爸媽也會告訴我。而我呢,也一樣,有事會告訴爸媽,天氣變化會告訴爸媽,外出學習會告訴爸媽,表揚批評會告訴爸媽。我不是媽寶,粘爸媽,只因不在他們身邊,我想聽聽他們的聲音,想知道他們是否安好。扎根荔鄉(xiāng),與爸媽聯(lián)系多為電話,那是我們的情緣線,似乎我們又坐在一起嘮嗑。 閑暇之際,我愛聽《時間都去哪兒了》、《父親》、《酒干倘賣無》、《當你老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我想有個家》,怎么也聽不夠,開心會聽不開心也會聽,至今手機里還保存著這些歌、視頻以及爸媽的照片、全家福,連手機鈴聲也不舍得換,我想以此寄托不在爸媽身邊的那份女兒的單純相思。有時,我會聽著歌看著視頻流淚,想起夜幕下那雙佝僂的身影,想起路燈下那對推著手推車的老人,想起樓梯間那聲聲沉重的腳步聲。 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因為忠孝禮義廉恥,本該退休的年紀,爸媽選擇背井離鄉(xiāng),走街串巷為子女灑下汗水播下希望。因為忠孝禮義廉恥,正該奮斗的年紀,我和弟選擇漂泊打拼,腳踏實地為爸媽爭口氣送去一絲慰藉,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純愛。爸媽留給我和弟珍貴的“家產(chǎn)”,不是房產(chǎn)不是存款,卻是我和弟行在路上那一縷最濃郁的鄉(xiāng)愁。 (責任編輯:副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