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李園
夏天的李園美不勝收。芙蓉李那長卵形的葉片,不擁擠,不渙散,疏密有致,光滑的表面,泛著淺淺的綠、淡淡的光,不像柑橘葉那樣夸張,也不像青棗葉那樣寒酸,淡雅而不造作,可人而不妖媚。若是豐年,整株李樹所有的枝條都綴滿李子,像一種叫巨峰的葡萄串,又不像葡萄串。因為,它更長,更密集,更豐碩,十顆、百顆、千顆、萬顆……并列著,簇?fù)碇瑪?shù)也數(shù)不清。起初,像翡翠圓珠,一身光溜溜的,也不怕羞。漸漸長大,蒙上一層粉霜,有如愛美的姑娘,或涂脂,或抹粉,淡淡的,如煙,如霧,幾多朦朧,幾多嫵媚。梭羅《野果》描寫茅莓葉片粉霜的那一段,引用于此,也是恰當(dāng)?shù)模骸白蠲畹木褪悄菍由衿婷婕?,那是大自?/a>杰作的收筆,妙不可言,令人驚嘆。只有挑開那層面紗,方可窺得真面目……” 是的,李子的成熟是從心開始的。即將成熟時,幾近濃妝艷抹,更有黃斑點綴。果頂微凹,雙肩平而微垂,頗具流線型,從梗溝至果尾有一條弧形縫合線,兩邊微微凸起——整個給人以流水肩、水蛇腰、百合臀的美感。熟透時,細(xì)看李子,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尾部有些小紅點,像小小青春痘,輕輕拭去粉霜,即刻閃出隱隱約約的色澤。那色澤是從淺綠色的極細(xì)嫩的肌膚里漾出來的,又仿佛從燈籠里透出來的那種紅,隱約、含羞,像一個村姑遇著你的注視,在那低眉的瞬間,她的面頰泛起的紅暈,惹人回眸。忍不住了,伸手摘下一顆,咬一口,伴隨一聲脆響,留在你嘴里的,是一種紅,玫瑰般的紅,紅紅的肉,紅紅的汁,紅紅的甜,如夢,如幻。若想洞察它的內(nèi)心世界,那就斯文一些,先輕輕地咬一口,再用雙手,輕輕一掰,它便敞開心扉,把核給你,利索地給你,干凈地給你,不黏筋,不黏肉。那是它的心,一顆與眾不同的芳心。 “四月八李子才變色,五月八李子正好塞(吃),六月八李子紅似血。”若用永泰方言來念,那就更有韻味了。這是描述李子最通俗最直接的語言,只要記著,就不會錯過任何一個與李子相約的佳期。 夏季李園的美,不僅在樹上,還在樹下。 結(jié)果多的李樹,最好用木棍支撐起來,好比攙扶臨盆的孕婦。一位老農(nóng)說,1957年5月,他給1株李樹拄了57根木棍。那年這株李樹摘了800多斤李子,破了歷史紀(jì)錄,被寫入縣志。許多木棍拄著被壓彎的李枝,李園像一片又一片筆直的密林,更像一座連一座別致的涼亭。那些木棍,約略小杯口粗,或長,或短,呈“丫”字形。密密匝匝的木棍,給李園增添了迷離的神韻。 摘李子前一個月,雜草已清除,地面已整平,除了通道,幾乎找不到一個腳印。這一株李樹與那一株李樹,這一片李園與那一片李園,枝葉交錯,只有強勁的陽光,才能穿透一些枝葉,扎在地上,彌漫著,仿佛片片碎銀,不時跳動著。偶爾下一陣雨,經(jīng)過厚密的枝葉,篩下來的雨滴,在地面繡出許多花紋,猶如湖面的漣漪。 李菇,從地面,從樹頭,從塍壁悄然冒出。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尚未開傘的,猶如釘在地上的短棒;開傘的,菇傘如羅經(jīng),菇腿如手腕,渾身墨綠,近乎古銅色,泛著淡淡的油光——令人兩眼發(fā)光,滿懷喜悅。李菇可食,適合清炒,雖有土腥味,但柔軟而清脆,口感不錯。與李菇一同“冒出”的還有看護李子的帳篷。帳篷定做于福州,規(guī)格一致,形同船篷,由南港船運來。帳篷搭在李樹下,東一座,西一頂,猶如競相生長的李菇。白天,遠(yuǎn)遠(yuǎn)望去,那些帳篷儼然碩大的馬蜂窩,有企圖的人是不敢接近的。夜晚,帳篷里點起燈。那燈像流螢。李園仿佛變成流螢的世界。那帳篷像燈籠。李園仿佛成為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庭院。居住帳篷是愜意的——有滿眼的豐收景象,有李子的芳香,有李樹的體香,有艾草燃放的馨香,有輕拂而過的清風(fēng)……擁有浪漫情懷的人,一定能在這里找到詩意棲居的感覺。 善于抓住商機的女人來了。她們提著竹籃,有香噴噴的油豬,有香噴噴的蠣餅。竹籃表面那一片薄薄的紗布,怎能蓋得住拱動的誘惑? 油豬尚未走遠(yuǎn),蠣餅剛剛離去,又有一陣悅耳的聲音,從李叢那邊鉆過來,瓢羹敲擊瓷碗的聲音,由遠(yuǎn)而近,漸漸響亮。誰都知道,鼎邊糊來了。 這響聲剛剛被這片李園吸收進去,那一片李園又釋放出更加激越的“鏗鏗鏗”。哦,貨郎擔(dān)也來了。光餅,米糕,香酥酥的花生糖,還有軟綿綿的麥芽糖…… 大人多數(shù)能克制自己,忍一忍,也就過去了,用不著摘李子去換。其實也用不了多少李子,摘下三五顆,即可換兩三塊蠣餅,或兩三只油豬,足以堵住泛濫的饞涎。再說,那些女人也樂意,她們自己愛吃李子,她們的小孩也愛吃。 小孩擋不住誘惑,老實的,就到自家或別人的李園,找些自然掉落的李子,去換他們愛吃的零食;調(diào)皮的,則趁人不備,摘一些李子,揣入胸口,蹭蹭而去,偷偷換些零食,躲于角落,悄悄地吃。 整理:zhl201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