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海灘上的小房子》有感600字
我讀過的文章很多,就如草原上的草一樣數(shù)不清,今天,就讓我摘下一株與你分享——《海灘上的小房子》,這是在讀本中看到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描寫了:作者在雨后一個黃昏,來到廈門大學的海灘,看見一個小女孩在用沙子壘起一座小房子,這個小女孩叫瑤瑤。當看到她做的小房子極為巧妙時,作者問她是誰教她的?她說是自己想的。作者說,兒童的創(chuàng)作,是看見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可這樣,卻受到了大人們的反對。于是,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便納入成人世界那條既定軌跡,他們創(chuàng)作,不再是眼中看到的,而更符合規(guī)范的東西。 看完這篇文章,我突然感到這不就是當今兒童的狀況嗎?我們?nèi)缃袷苤笕藗兊氖`,我們的所感所想,不再是自己的,而是大人們要求的、限制的。我們中國孩子如同關(guān)在籠中的小鳥,失去了自身的自由,本來可以放學回家,在小區(qū)里跑著、跳著,解一天學習的苦惱,與朋友們歡聚一堂,一起訴說著喜、怒、哀、樂,周末,可以去公園、游樂場嬉戲,去博物館長見識??墒乾F(xiàn)在,放學回家,要面對如山的作業(yè),還要聽父母的嘮叨,在小區(qū)中,學生們的足跡也消失,星期六與周末,還要在家長的再三催促下去上課外班。在游樂場、公園,學生們的笑聲已經(jīng)流走;在博物館,學生們只可以一笑而過,卻不踏入。 中國孩子的生活是這樣的:我想搭帳篷,大人說:“不行,太危險了!”;我想出去玩,大人說: “不行,現(xiàn)在不好好學習,長大很苦的!”。不行!不行!不行……甚至有的家長連閑書也不給孩子看,甚至還說:“一天到晚看書,又沒用,多做點作業(yè),多上點課,也別出去玩了”。在做題時,我們有自己的方法做,可大人卻說:“不行,這個方法不好,要怎么怎么做!” 在這里,我想對家長們說:“請你們不要給我們太多壓力,太多煩惱,太多束縛,給我們一點思想的空間,給我們一點幻想的時間,給我們一點自由的空隙,給我們一點創(chuàng)造的間隙!撒手吧,別有太多束縛,別有太多壓力,別有太多煩惱,彼此謙讓,彼此照應(yīng),牽著手,一起走完余下的歲月與時光?!?/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