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孩子》有感400字
孩子們現在大都擔當各自家庭的“主人翁”,可這種現象是正確的嗎? 《孩子》這篇文章引人深思,它以獨特的語言風格講訴了作者詢問一個孩子,父母分別是干什么的?孩子回答說媽媽是給他縫衣服的,爸爸是給他掙錢的。可想如今的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有多高。以前的“孝子”是孝順父母的孩子;而現在的“孝子”是孝順孩子之父母。教育孩子時,頂多皺起眉頭,只要孩子不高興,三四秒鐘便立馬恢復了剛剛那一大堆的滿臉笑容的表情。 現在的孩子是家庭的“主人翁”,父母每天哪怕只吃蔬菜,也要給孩子買來魚肝油,蛋白粉精,否則父母心里總像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一般。這些在現實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場景就是,如今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稍有得罪,便會把家里鬧翻天。 有一次,我親眼從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一名剛剛考上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因為不會疊被子等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而被校方開除。這讓我很震驚,父母的溺愛一點一點急劇加重,甚至孩子到了大學都不會自理,最終導致了被開除的結局。 父母的溺愛會葬送孩子的一輩子前途,請不要再讓孩子成為家庭里的“主人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