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250字
【第1篇】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 這個寒假,我讀了這本書。講述了作者小時候的真實生活經(jīng)歷,讓我深感體會。 1945年8月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廣島爆炸,就因為這顆原子彈,作者的爸爸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在作者爸爸去世后,媽媽在廣島開了一個小酒館,租了一間小房子撫養(yǎng)著作者和作者的哥哥。作者因為總想著媽媽而哭、經(jīng)常跑到媽媽的店里,這令媽媽很是擔心。后來因無力撫養(yǎng)他,將只有八歲的他寄養(yǎng)在外婆家。在外孫和外婆相依為命的八年里,他得到了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樂觀、堅強、勇敢、愛心。這樣為他以后的事業(yè)定下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不是也要這樣嗎?這種明朗豁達的人生觀是當今社會中非常難能可貴的。為什么相比與一些富貴的人,似乎那些過點有些困難的窮人活得更快樂。秘密就在于他們擁有著快樂的心態(tài)。就能有神奇的方法是他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快樂的活下去。 快樂的生活不正是我們如今所渴望的嗎?幸福不是金錢能左右的。而是取決于人與人的心態(tài)。 【第2篇】 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我感受到“阿嬤”特別聰明,能利用小河來得到當天的食物,能利用磁鐵來吸走地上鐵屑和鐵釘來換錢。我從“阿嬤”的語言里知道了很多道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名話是“只有可撿來的東西,沒有可扔掉的東西”。這讓我深刻地感觸到“阿嬤”生活是多么的清苦。 讀了這本書,我還感覺到“阿嬤”很開朗很堅強,例如一次小偷偷了他們家雞,“阿嬤”不但不生氣,還笑著說:“這小偷可真笨,偷了一只最老的母雞。”“阿嬤”的堅強體現(xiàn)在年輕時獨自養(yǎng)活七個兒女。到了晚年本應該好好休息,她卻還要一邊工作一邊撫養(yǎng)著孫子,要是一般人早就垮了。 我覺得這是一本很有趣、又感人的書,我喜歡這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