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场视频在线观看88,欧美日韩在线亚洲综,午夜福利国产小视频在线,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bt天堂频

    說說網(wǎng)

    首頁 > 說說美文 > 優(yōu)美詩歌 >

    優(yōu)美詩歌

    孟浩然的詩全集小學

    優(yōu)美詩歌2022-02-09108舉報/反饋

    孟浩然雖然傳世之詩不多,但是不少很經(jīng)典,我們在小學已經(jīng)學過!以下是孟浩然的詩全集小學1、《宿建德江》2、《過故人莊》3、《春曉》4、《留別王維》……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閑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的詩全集小學

    1、《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yīng)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孟浩然詩全集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隱居家鄉(xiāng)襄陽附近的鹿門山,閉門讀書,以詩自娛。曾游歷長江南北各地,巴蜀、吳越、湘贛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四十歲時游長安,應(yīng)進士不第。張九齡鎮(zhèn)荊州時,署其為荊州從事,不久,患疽而卒,終年五十二歲。

    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閑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卷159_1 從張丞相游南紀城獵,戲贈裴迪張參軍

    從禽非吾樂,不好云夢田。

    歲暮登城望,偏令鄉(xiāng)思懸。

    公卿有幾幾,車騎何翩翩。

    世祿金張貴,官曹幕府賢。

    順時行殺氣,飛刃爭割鮮。

    十里屆賓館,征聲匝妓筵。

    高標回落日,平楚散芳煙。

    何意狂歌客,從公亦在旃。

    卷159_2 登江中孤嶼,贈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嶼出。

    回潭石下深,綠筱岸傍密。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

    憶與君別時,泛舟如昨日。

    夕陽開返照,中坐興非一。

    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

    卷159_3 晚春臥病寄張八

    南陌春將晚,北窗猶臥病。

    林園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狹逕花障迷,閑庭竹掃凈。

    翠羽戲蘭苕,赪鱗動荷柄。

    念我平生好,江鄉(xiāng)遠從政。

    云山阻夢思,衾枕勞歌詠。

    歌詠復何為,同心恨別離。

    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賈誼才空逸,安仁鬢欲絲。

    遙情每東注,奔晷復西馳。

    ??痔顪羡?,無由振羽儀。

    窮通若有命,欲向論中推。

    【注釋】晷(guǐ):日影;〔日~〕按照日影測定時刻的儀器,亦稱“日規(guī)”;時間:日無暇~。

    卷159_4 秋登萬山寄張五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賞析】這是一首懷人之作。張五名子容,隱居于襄陽峴山南約兩里的白鶴山。孟浩然園廬在峴山附近,因登峴山對面的萬山以望張五,并寫詩寄意。全詩情隨景生,而景又烘托情,兩者緊密聯(lián)系,真做到了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情飄逸而真摯,景清淡而優(yōu)美,為孟詩代表作之一。

    晉代陶弘景《答詔問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泵虾迫贿@首詩開頭兩句就從陶詩脫化而來。

    三四兩句起,進入題意?!跋嗤北砻髁藢埼宓乃寄?。由思念而“登萬山”遠望,望而不見友人,但見北雁南飛。詩人的心啊,似乎也隨鴻雁飛去,消逝在遙遠的天際。這是寫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見了,而又近黃昏時分,心頭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卻使人逸興勃發(fā)。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是寫從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勞動一日,三三兩兩逐漸歸來。他們有的行走于沙灘,有的坐歇于渡頭。顯示出人們的行動從容不迫,帶有幾分悠閑。再放眼向遠處望去,一直看到“天邊”,那天邊的樹看去細如薺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黃昏的朦朧中卻清晰可見,似乎蒙上了一層月色。

    這四句詩是全篇精華所在。在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著力刻畫人物的動作,也未著力描寫景物的色彩。用樸素的語言,如實地寫來,是那樣平淡,那樣自然。既能顯示出農(nóng)村的靜謐氣氛,又能表現(xiàn)出自然界的優(yōu)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謂:“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挥性葡鲋d,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鄙虻聺撛u孟詩為“語淡而味終不薄”,這實為孟詩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這四句詩里,作者創(chuàng)造出一個高遠清幽的境界,這同“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詩的意境,是頗為近似的。正所謂“每誦之,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這代表了孟詩風格的一個重要方面。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照應(yīng)開端數(shù)句。既明點出“秋”字,更表明了對張五的思念,從而顯示出友情的真摯。(李景白)

    卷159_5 入峽寄弟

    吾昔與爾輩,讀書常閉門。

    未嘗冒湍險,豈顧垂堂言。

    自此歷江湖,辛勤難具論。

    往來行旅弊,開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萬壑奔。

    我來凡幾宿,無夕不聞猿。

    浦上搖歸戀,舟中失夢魂。

    淚沾明月峽,心斷鶺鴒原。

    離闊星難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書此示鄉(xiāng)園。

    【注釋】潈(cóng):水流會合的地方;急流,“龍?zhí)断卤肌?。”水聲:“有聲~然。”。zōng 同“潨”,亦作“ 潀”,崖岸;水邊高地。

    卷159_6 湖中旅泊,寄閻九司戶防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曉發(fā)。

    荊云蔽三巴,夕望不見家。

    襄王夢行雨,才子謫長沙。

    長沙饒瘴癘,胡為苦留滯。

    久別思款顏,承歡懷接袂。

    接袂杳無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聽,沿月下湘流。

    卷159_7 大堤行寄萬七

    大堤行樂處,車馬相馳突。

    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孫挾珠彈,游女矜羅襪。

    攜手今莫同,江花為誰發(fā)。

    卷159_8 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

    嘗讀高士傳,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

    予復何為者,棲棲徒問津。

    中年廢丘壑,上國旅風塵。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親。

    歸來當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澗濱。

    因聲謝同列,吾慕潁陽真。

    卷159_9 題云門山,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

    我行適諸越,夢寐懷所歡。

    久負獨往愿,今來恣游盤。

    臺嶺踐磴石,耶溪溯林湍。

    舍舟入香界,登閣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鏡湖寬。

    遠懷佇應(yīng)接,卑位徒勞安。

    白云日夕滯,滄海去來觀。

    故國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遲爾同攜手,何時方掛冠。

    【注釋】旃(zhān):古代一種赤色曲柄的旗;同“氈”;文言助詞,相當于“之”或“之焉”。眇(miǎo):瞎了一只眼,后亦指兩眼俱瞎:~視(a用一只眼看;b輕視);細小,微?。骸??!?a微小,如“~~之身”;b邊遠,高遠,如“路~~之默默”;c遠看,如“目~~兮愁予”)。~身(微小之身,古代帝王自稱);古同“渺”,遠,高。

    卷159_10 宿揚子津,寄潤州長山劉隱士

    所思在建業(yè),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煙波愁我心。

    心馳茅山洞,目極楓樹林。

    不見少微星,星霜勞夜吟。

    卷159_11 書懷貽京邑同好

    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

    詩禮襲遺訓,趨庭沾末躬。

    晝夜常自強,詞翰頗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親向羸老,喜懼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簞瓢夕屢空。

    執(zhí)鞭慕夫子,捧檄懷毛公。

    感激遂彈冠,安能守固窮。

    當途訴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離異,翻飛何日同。

    卷159_12 還山貽湛法師

    幼聞無生理,常欲觀此身。

    心跡罕兼遂,崎嶇多在塵。

    晚途歸舊壑,偶與支公鄰。

    導以微妙法,結(jié)為清凈因。

    煩惱業(yè)頓舍,山林情轉(zhuǎn)殷。

    朝來問疑義,夕話得清真。

    墨妙稱古絕,詞華驚世人。

    禪房閉虛靜,花藥連冬春。

    平石藉琴硯,落泉灑衣巾。

    欲知冥滅意,朝夕海鷗馴。

    卷159_13 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賞析】浩然詩的特色是“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皮日休),雖只就閑情逸致作清描淡寫,往往能引人漸入佳境?!断娜漳贤研链蟆肥怯写硇缘拿?/p>

    詩的內(nèi)容可分兩部分,即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同時又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開篇就是遇景入詠,細味卻不止是簡單寫景,同時寫出詩人的主觀感受?!昂觥薄ⅰ皾u”二字運用之妙,在于它們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給人實際的感覺(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只表現(xiàn)出一種心理的快感?!俺亍弊直砻鳌澳贤ぁ卑喾翘撛O(shè)。

    近水亭臺,不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涼的。詩人沐浴之后,洞開亭戶,“散發(fā)”不梳,靠窗而臥,使人想起陶潛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與子儼等疏》)三四句不但寫出一種閑情,同時也寫出一種適意——來自身心兩方面的快感。

    進而,詩人從嗅覺、聽覺兩方面繼續(xù)寫這種快感:“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焙苫ǖ南銡馇宓毼?,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所以是“清響”。滴水可聞,細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詩句表達的境界宜乎“一時嘆為清絕”(沈德潛《唐詩別裁》)。寫荷以“氣”,寫竹以“響”,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響”,那樣悅耳清心。這天籟似對詩人有所觸動,使他想到音樂,“欲取鳴琴彈”了。琴,這古雅平和的樂器,只宜在恬淡閑適的心境中彈奏。據(jù)說古人彈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雜念。而南亭納涼的詩人此刻,已自然進入這種心境,正宜操琴?!坝 倍慈?,舒適而不擬動彈,但想想也自有一番樂趣。不料卻由“鳴琴”之想牽惹起一層淡淡的悵惘。象平靜的井水起了一陣微瀾。相傳楚人鐘子期通曉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湯湯乎若流水?!弊悠谒蓝澜^弦,不復演奏。(見《呂氏春秋。本味》)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絕俗而想到彈琴,由彈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無知音賞”的缺憾,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納涼過渡到懷人上來。

    此時,詩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邊,閑話清談,共度良宵。可人期不來,自然會生出惆悵?!皯压嗜恕钡那榫w一直帶到睡下以后,進入夢鄉(xiāng),居然會見了親愛的朋友。詩以有情的夢境結(jié)束,極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詩意感受。此詩不過寫一種閑適自得的情趣,兼帶點無知音的感慨,并無十分厚重的思想內(nèi)容;然而寫各種感覺細膩入微,詩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層遞自然,由境及意而達于渾然一體,極富于韻味。詩的寫法上又吸收了近體的音律、形式的長處,中六句似對非對,具有素樸的形式美;而誦讀起來諧于唇吻,又“有金石宮商之聲”(嚴羽《滄浪詩話》)。(周嘯天)

    卷159_14 秋宵月下有懷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卷159_15 將適天臺,留別臨安李主簿

    枳棘君尚棲,匏瓜吾豈系。

    念離當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墮游,田園失歸計。

    定山既早發(fā),漁浦亦宵濟。

    泛泛隨波瀾,行行任艫枻。

    故林日已遠,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從此逝。

    【注釋】枻(yì):船舷;短漿。

    卷159_16 送丁大鳳進士赴舉,呈張九齡

    吾觀鷦鷯賦,君負王佐才。

    惜無金張援,十上空歸來。

    棄置鄉(xiāng)園老,翻飛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岐路莫遲回。

    卷159_17 送吳悅游韶陽

    五色憐鳳雛,南飛適鷓鴣。

    楚人不相識,何處求椅梧。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安能與斥鷃,決起但槍榆。

    卷159_18 適越留別譙縣張主簿、申屠少府

    朝乘汴河流,夕次譙縣界。

    幸值西風吹,得與故人會。

    君學梅福隱,余從伯鸞邁。

    別后能相思,浮云在吳會。

    卷159_19 送陳七赴西軍

    吾觀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

    一聞邊烽動,萬里忽爭先。

    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

    卷159_20 送從弟邕下第后尋會稽

    疾風吹征帆,倏爾向空沒。

    千里在俄頃,三江坐超忽。

    向來共歡娛,日夕成楚越。

    落羽更分飛,誰能不驚骨。

    卷159_21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送君不相見,日暮獨愁緒。

    江上空裴回,天邊迷處所。

    郡邑經(jīng)樊鄧,山河入嵩汝。

    蒲輪去漸遙,石徑徒延佇。

    卷159_22 江上別流人

    以我越鄉(xiāng)客,逢君謫居者。

    分飛黃鶴樓,流落蒼梧野。

    驛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從此分,還袂何時把。

    卷159_23 宴包二融宅

    閑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門庭無雜賓,車轍多長者。

    是時方盛夏,風物自瀟灑。

    五日休沐歸,相攜竹林下。

    開襟成歡趣,對酒不能罷。

    煙暝棲鳥迷,余將歸白社。

    卷159_24 與王昌齡宴王道士房

    歸來臥青山,常夢游清都。

    漆園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書幌神仙箓,畫屏山海圖。

    酌霞復對此,宛似入蓬壺。

    卷159_25 襄陽公宅飲

    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

    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

    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

    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

    手撥金翠花,心迷玉紅草。

    談笑光六義,發(fā)論明三倒。

    座非陳子驚,門還魏公掃。

    榮辱應(yīng)無間,歡娛當共保。

    卷159_26 尋香山湛上人

    朝游訪名山,山遠在空翠。

    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

    杖策尋故人,解鞭暫停騎。

    石門殊豁險,篁徑轉(zhuǎn)森邃。

    法侶欣相逢,清談曉不寐。

    平生慕真隱,累日探奇異。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歸寺。

    松泉多逸響,苔壁饒古意。

    谷口聞鐘聲,林端識香氣。

    愿言投此山,身世兩相棄。

    卷159_27 云門寺西六七里,聞符公蘭若最幽,與薛八同往

    謂予獨迷方,逢子亦在野。

    結(jié)交指松柏,問法尋蘭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屢驚馬。

    所居最幽絕,所住皆靜者。

    云簇興座隅,天空落階下。

    上人亦何聞,塵念都已舍。

    四禪合真如,一切是虛假。

    愿承甘露潤,喜得惠風灑。

    依止托山門,誰能效丘也。

    卷159_28 宿天臺桐柏觀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云島。

    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

    愿言解纓紱,從此去煩惱。

    高步凌四明,玄蹤得三老。

    紛吾遠游意,學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卷159_29 峴潭作

    石潭傍隈隩,沙岸曉夤緣。

    試垂竹竿釣,果得槎頭鳊。

    美人騁金錯,纖手膾紅鮮。

    因謝陸內(nèi)史,莼羹何足傳。

    【注釋】隈隩(wēiyù):曲折幽深的山坳河岸。

    卷159_30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翠微終南里,雨后宜返照。

    閉關(guān)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靜者妙。

    儒道雖異門,云林頗同調(diào)。

    兩心相喜得,畢景共談笑。

    暝還高窗眠,時見遠山燒。

    緬懷赤城標,更憶臨海嶠。

    風泉有清音,何必蘇門嘯。

    卷159_31 初春漢中漾舟

    羊公峴山下,神女漢皋曲。

    雪罷冰復開,春潭千丈綠。

    輕舟恣來往,探玩無厭足。

    波影搖妓釵,沙光逐人目。

    傾杯魚鳥醉,聯(lián)句鶯花續(xù)。

    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卷159_32 宿業(yè)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卷159_33 耶溪泛舟

    落景馀清輝,輕橈弄溪渚。

    澄明愛水物,臨泛何容與。

    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

    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

    卷159_34 彭蠡湖中望廬山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

    掛席候明發(fā),眇漫平湖中。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

    黤黕容霽色,崢嶸當曉空。

    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

    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

    我來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將半,星霜歲欲窮。

    寄言巖棲者,畢趣當來同。

    【注釋】黤黕(yǎndǎn):昏暗貌。

    【賞析】這首詩是作者漫游東南各地、途經(jīng)鄱陽湖時的作品。

    孟浩然寫山水詩往往善于從大處落筆,描繪大自然的廣闊圖景。第一二兩句就寫得氣勢磅礴,格調(diào)雄渾。遼闊無邊的太空,懸掛著一輪暈月,景色微帶朦朧,預(yù)示著“天風”將要來臨?!霸聲灦L”,這一點,“舟子”是特別敏感的。這就為第三句“掛席候明發(fā)”開辟了道路。第四句開始進入題意。雖然沒有點明彭蠡湖,但“渺漫”這個雙聲詞,已顯示出煙波茫茫的湖面。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進一步扣題?!翱锔贰笔菑]山的別稱。作者“見匡阜”是在“中流”,表明船在行進中,“勢壓九江雄”的“壓”字,寫出了廬山的巍峨高峻?!皦骸弊种埃湟浴皠荨弊?,頗有雄鎮(zhèn)長江之濱,有意“壓”住滔滔江流的雄偉氣勢。這不僅把靜臥的廬山寫活了,而且顯得那樣虎虎有生氣。

    以下四句,緊扣題目的“望”字。浩渺大水,一葉扁舟,遠望高山,卻是一片“黛色”。這一“黛”字用得好?!镑臁睘榍嗪谏?,這既點出蒼翠濃郁的山色,又暗示出凌晨的昏暗天色。隨著時間的推移,東方漸漸顯露出魚肚白。高聳的廬山,在“曙空”中,顯得分外嫵媚。

    天色漸曉,紅日東升,廬山又是一番景象。崔巍的香爐峰,抹上一層日光,讀者是不難想象其美麗的。而“瀑水噴成虹”的景象更使人贊嘆不已。以虹為喻,不僅表現(xiàn)廬山瀑布之高,而且顯示其色。飛流直下,旭日映照,煙水氤氳,色如雨后之虹,高懸天空,是多么絢麗多彩。

    這樣秀麗的景色,本該使人流連忘返,然而,卻勾起了作者的滿腹心事?!熬糜飞凶樱瑳r茲懷遠公”,表明了作者早有超脫隱逸的思想?!吧凶印敝干虚L,東漢隱士:“遠公”指慧遠,東晉高僧,他本來是要到羅浮山去建寺弘道的,然而“及屆潯陽,見廬峰清凈,足以息心”,便毅然棲息東林。“追”“懷”二字,包含了作者對這兩位擺脫世俗的隱士高僧是多么敬仰和愛戴;詩人望廬山,思伊人,多么想留在廬山歸隱呀,然而卻沒有,為什么呢?

    “我來限于役”以下四句,便回答了這個問題。作者之所以不能“息微躬”是因為“于役”,他還要繼續(xù)到長江下游江浙等省的廣大地區(qū)去漫游,現(xiàn)在整個行程還不到一半,而一年的時間卻將要完了。“淮?!薄ⅰ靶撬边@個對偶句,用時間與地域相對,極為工穩(wěn)而自然,這就更突出了時間與空間的矛盾,從而顯示出作者急迫漫游的心情。這對“久欲追尚子”兩句說來是一個轉(zhuǎn)折,表現(xiàn)了隱逸與漫游的心理矛盾。

    “寄言巖棲者,畢趣當來同”,對以上四句又是一個轉(zhuǎn)折?!皫r棲者”自然是指那些隱士高僧。“畢趣”的“畢”應(yīng)作“盡”講,“趣”指隱逸之趣。意思是盡管現(xiàn)在不留在廬山,但將來還是要與“巖棲者”共同歸隱的。表現(xiàn)出對廬山的神往之情。

    這雖是一首古詩,但對偶句相當多,工穩(wěn)、自然而且聲調(diào)優(yōu)美。譬如“黯黮凝黛色,崢嶸當曙空”中的“黯黮”與“崢嶸”,都是疊韻詞。形容顏色的兩字,都帶“黑”旁,形容山高的兩字都帶“山”旁。不僅意義、詞性、聲調(diào)相對,連字形也相對了。《全唐詩》稱孟詩“佇興而作,造意極苦”,于此可見一斑。

    此詩結(jié)構(gòu)極為緊密。由“月暈”而推測到“天風”,由“舟子”而寫到“掛席”,坐船當是在水上,到“中流”遂見廬山。這種聯(lián)系都是極為自然的。廬山給人第一個印象是氣勢雄偉;由黎明到日出,才看到它的嫵媚多姿、絢麗多彩。見廬山想到“尚子”和“遠公”,然后寫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順理成章,句句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過渡自然,毫無跳躍的感覺。作者巧妙地把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變化,思想的矛盾,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這正是它結(jié)構(gòu)之所以緊密的秘密所在。(李景白)

    卷159_35 登鹿門山

    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

    沙禽近方識,浦樹遙莫辨。

    漸至鹿門山,山明翠微淺。

    巖潭多屈曲,舟楫屢回轉(zhuǎn)。

    昔聞龐德公,采藥遂不返。

    金澗餌芝術(shù),石床臥苔蘚。

    紛吾感耆舊,結(jié)攬事攀踐。

    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

    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

    探討意未窮,回艇夕陽晚。

    卷159_36 游明禪師西山蘭若

    西山多奇狀,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陽照分明。

    吾師住其下,禪坐證無生。

    結(jié)廬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談空對樵叟,授法與山精。

    日暮方辭去,田園歸冶城。

    卷159_37 登望楚山最高頂

    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躋。

    石壁疑削成,眾山比全低。

    晴明試登陟,目極無端倪。

    云夢掌中小,武陵花處迷。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