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經典句子83句
1、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5、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8、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9、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10、驟雨不終日,飄風不終朝。 11、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12、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13、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 14、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15、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16、后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 17、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18、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19、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20、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21、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2、天地之間,豈有橐龠乎,虛而不屈。 23、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24、知人者智,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25、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26、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 27、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2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0、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 31、有,是萬物之所始;無,是萬物之所母。 32、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 33、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34、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35、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3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3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38、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39、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40、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41、靜能制動。沉能制浮。寬能制褊。緩能制急。 42、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43、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4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45、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46、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47、道出言,淡無味,視不足見,聽不足聞,用不可既。 48、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49、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50、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脫于淵,國有利器,不可示人。 51、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52、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5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5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5、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56、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5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58、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59、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60、水至柔而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為百谷之王,善處其下也。上善若水。 6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62、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3、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且久者,是因為不自生,故能長生,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64、故從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6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6、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67、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68、勝利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殺戮的人。喜歡殺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6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70、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72、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3、至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74、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75、大道泛,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成功不名有。愛養(yǎng)萬物不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76、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7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78、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隱無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辯若訥,大美若臭,大善若惡,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賢若癡。 79、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80、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81、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為我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故貴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82、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若樸,渾若濁,曠若谷。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8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