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中的名句82句
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二、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三、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四、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五、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七、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八、驟雨不終日,飄風不終朝。 九、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十、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十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十二、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 十三、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十四、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十五、后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 十六、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十七、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十八、天地之間,豈有橐龠乎,虛而不屈。 十九、美之為美斯惡矣,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二十、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二十一、無為則無心,無心則無欲,無欲則無求。 二十二、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二十三、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 二十四、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二十五、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二十六、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二十七、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二十八、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二十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三十、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三十一、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三十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三十三、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三十四、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惶幤鋵?,不居其華。 三十五、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三十六、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三十七、執(zhí)古之道,以語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已。 三十八、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三十九、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四十、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四十一、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四十二、道出言,淡無味,視不足見,聽不足聞,用不可既。 四十三、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四十四、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四十五、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四十六、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四十七、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四十八、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四十九、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五十、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五十一、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五十二、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五十三、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五十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五十五、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五十六、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五十七、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五十八、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能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五十九、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六十、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六十一、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且久者,是因為不自生,故能長生,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六十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六十三、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六十四、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六十五、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六十六、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六十七、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六十八、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六十九、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七十、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 七十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七十二、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七十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七十四、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七十五、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七十六、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七十七、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七十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七十九、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強。物牡則老,謂之非道,非道早已。 八十、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八十一、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若樸,渾若濁,曠若谷。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八十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