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明白了無常,你就不會張揚
人生有兩大哀嘆:一嘆知己難求,二嘆世事無常。 我們明白,這一生會接觸許多人,會經(jīng)歷了許多事,唯獨有一樣?xùn)|西不想觸碰,那便是——無常。 作家田維在《花田半畝》中曾這樣寫道: 遺憾是常常的,孤獨是常常的,生來是品嘗苦味,生來便是看盡無常變幻。 生活中,那些人那些事,上一秒始終如一,下一秒變化無常。 《紅樓夢》中有著名的《恨無?!芬磺?,“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p> 人這輩子也是如此,一生即便榮華富貴,也敵不過旦夕福禍、生死無常。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立志為父報仇,打敗強國楚國。但他后來貪圖享樂,最終敗于自己手下敗將越王勾踐,羞愧難當,亡國而后自盡。 人生就是無常,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世事無常,莫欺人,莫負己,莫張揚。 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家喻戶曉。那時韓信窮困,吃飯都要漂母接濟。 那時有個屠夫?qū)n信說:韓信你雖然長得高大,還喜歡配劍,但你的膽子小得很。你敢用你的配劍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胯下鉆過去。 韓信果真從屠夫胯下鉆過。然而世事無常,若干年后,韓信成了王侯,但那個屠夫還是個屠夫。 無常乃人生之常,生活的魅力就在于: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但要相信不會永遠壞下去也不會永遠好下去,正是無常,生活才過的五彩斑斕。 風(fēng)光得意總有時,跌宕起伏才是人生,隨遇而安才是面對無常最正確的心態(tài)。 政場上,蘇軾與王安石交惡,被迫離京流放在外。 在放逐期間,絲毫不受影響,建超然臺,與友人采擷果蔬、取池魚,釀黍酒。 被貶黃州時,他寫下: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在這座人煙稀少、偏僻落后的小城,他豁達對待,以耕田為業(yè),打著牛角,和鄉(xiāng)民一起唱改編的《歸去來兮辭》。 后來再被貶至惠州,蘇軾又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他告慰自己,生活再差,也有美食相待。 無論人生多坎坷,他都能做到寵辱不驚,順應(yīng)環(huán)境,適應(yīng)環(huán)境,無論到哪里,都能隨遇而安。 山有峰頂,海有彼岸。 漫漫長途,終有回轉(zhuǎn)。 余味苦澀,終有回甘。 我們這一生,無常總相伴,生活所遭遇的困境和不解,在當下或許是難以接受的。但在過后某一時刻會突然覺得,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沒有誰的生活一成不變,沒有誰的人生年年如一。 一年四季更迭,季季不同,一生悲歡離合,樣樣嘗盡。 無??偸窃诓唤?jīng)意間到來,也許是如日中天的事業(yè)突然夭折,也許是許諾長相廝守的兩人無奈而分離,也許是一起走過余生的老伴忽然離去…… 面對無常,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對事對物、對名對利,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一切順其自然,才可以在這無常的世界,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與安寧。 不執(zhí)著于圓滿,月圓則缺,日中則移,花絢則糜,水滿則溢。 正如李密庵在《半半歌》中言:“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p> 無常,是生命的常態(tài),無法避免,也無處躲藏。 酒至微醺,花開半朵,才是對待無常最好的狀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