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只夸一厘米
文/沈星 從事主播是一份需要口才的職業(yè),但我一直覺得自己口拙。尤其剛工作時,與不熟的人閑聊,我就不知道如何接應(yīng)。直到后來,一次無意地隨口一言,讓我受益匪淺。 有次去餐廳,我和阮生在電梯里碰到,瞧見他西裝上衣口袋里露出手帕一角,在燈光下熠熠生輝。我脫口而出:“阮生,你的口袋巾怎么會發(fā)光?” 阮生掏出口袋巾,我細(xì)看才發(fā)現(xiàn),這條口袋巾猶如工藝品,不僅邊緣鑲了金箔,角上還包著水鉆,非常打眼。 原來阮太是個收藏口袋巾的高手,據(jù)說阮生每天出門前,阮太都會將與前日折法不同的口袋巾輕輕放進(jìn)他的西裝口袋。 不久,阮生六十壽誕,宴請同事。我?guī)サ亩Y物是一條Prada的純蠶絲口袋巾。奉上禮物時,我對阮太說自己班門弄斧,希望以后能跟她多學(xué)一點兒知識,再以后,我就成了鳳凰衛(wèi)視去阮生家做客最多的人。因為阮太有找到知音的感覺,經(jīng)常會請我去她家里欣賞。 隨著與阮生阮太的交情加深,我似乎找到了拉近同事關(guān)系的秘訣:一個人的體表面積大約兩平方米??淙思铱雌饋砭瘢涞氖侨?;夸人家臉色好,范圍就縮小到臉部了;夸唇膏顏色美,更集中;再縮小范圍到耳釘,更有力度——同樣分量的贊美之詞,是攤到兩平方米有力度,還是落到1厘米更有勁兒? 鳳凰衛(wèi)視當(dāng)家小生姜聲揚,他是個語言天才,可我連粵語都說得磕磕巴巴。以前我沒話找話,問他這么多語言怎么學(xué)的,他答慢慢學(xué)的。我非常尷尬。 后來趕上急性角膜炎流行,為防止被傳染,姜聲揚戴了一副平光眼鏡來上班,我覺得機會來了,以驚艷的表情說:“沒想到你這樣陽光型的帥哥戴上眼鏡竟有幾分儒雅的味道?!?/p> 他笑了,我又窮追不舍,從他的臉型適合什么鏡框,到他的膚色適合什么材質(zhì),再到什么顏色的鏡片最能展示他的特色……一通閑聊后,姜聲揚美滋滋地走了。據(jù)說他回臺灣探親時,隨身帶了4副不同的太陽鏡。再以后,我的粵語就過關(guān)了,當(dāng)然是在姜聲揚的悉心教導(dǎo)下。 不過,這種脫口而出便能妙手偶得的情況只是少數(shù)。夸人要想一箭中的,是需要提前做功課的,多觀察、多分析,才能發(fā)現(xiàn)對方需要怎樣的贊譽。 有的人可以直抒胸臆地夸,有的人必須拐彎抹角地贊。好比吳小莉,或許因為被太多陳詞濫調(diào)贊美過,她對順耳的好話產(chǎn)生了免疫力,清一色是模式化地回一聲:“謝謝?!?/p> 我不信她沒癢處。聽她閑聊,張口閉口就是“我家女兒如何”,我假裝無意跟她提起:“都說你的面相是福相,可我看你女兒更有福相。” 聽了我的話,吳小莉喜上眉梢:“真的嗎?唉,有人說我女兒臉大,不漂亮,漂亮有什么用,有福氣才最重要嘛?!眲e出心裁的先抑后揚,勾得小莉母性大發(fā),也對我好感倍增。 其實,夸人時,先摸底再觀察,再篩選,再集中,最后確定,找到攻克點后,還要在腦子里組織語言,琢磨該用怎樣的神情和語氣,就像做菜,花了心思做的菜人家吃得出來,花了心思的夸獎人家也能聽得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