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耳朵的常用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shí)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漢文明源遠(yuǎn)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漢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dú)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 鞭子抽耳朵——打聽打聽;打聽 長一只耳朵的人——偏聽偏信 扯著耳朵洗鼻涕——不對路數(shù) 吃得耳朵都動彈——味道好爽 大槌敲鼓——聲聲人耳 大拇指掏耳朵——難進(jìn) 大拇指挖耳朵——進(jìn)不去 戴耳環(huán)畫眉毛——耳目一新 電信局里的話務(wù)員——耳聽八方 掉了耳朵的瓦罐——提不起來;沒法提;提不得 釘掌的敲耳朵——離題(蹄)太遠(yuǎn);不貼題(蹄) 東西耳朵南北聽——橫豎聽不進(jìn) 對牛彈琴——不入耳,難入耳;充耳不聞;白費(fèi)勁;枉費(fèi)工 對牛吟詩——不入耳;難入耳 對著聾子打鼓——充耳不聞 耳朵長在膝蓋上——懶得聽 耳朵里抹石灰——白聽 耳朵里塞棉花——裝樣(羊) 耳朵漏風(fēng)——聽不進(jìn) 耳朵塞驢毛——說不通;聽不見;裝聾 耳朵塞棉花——裝聾作啞 耳朵塞套子——裝聾 耳朵上掛板子——打聽打聽;打聽 耳朵眼里灌稀飯——混淆視聽 耳朵眼里下棋——擺不開陣勢 耳后的疙瘩——無人理會 耳聾鼻塞嘴啞——一竅不通 方鏟挖耳朵——不入門 紡車耳朵——隨人轉(zhuǎn) 風(fēng)車耳朵搖車心——轉(zhuǎn)得快 黃鼠狼鉆磨坊——充大耳朵驢 哈巴狗見主人——搖尾乞憐;俯首貼耳 猴吃辣椒——抓耳撓腮 揪著耳朵過江——操心過度(渡) 拉著耳朵擤(xinq)鼻涕——胡扯;勁用得不是地方 老母豬的耳朵——軟骨頭 老母豬戴金耳環(huán)——冒富 臨上轎穿耳朵——來不及 聾子放炮——充耳不聞;聽而不聞 馬勺掏耳朵——不深人;深不下去 聾子的耳朵——擺設(shè);愛打岔;沒用處 驢子削了耳朵——假罵(馬) 盲人捂耳朵——閉目塞聽 兩只耳朵——生死不見面 聾子看戲——飽耳福 聾子戴耳機(jī)——充耳不聞 毛驢笑人耳朵長——不知自丑 棉花耳朵——根子軟;經(jīng)不起吹 木耳燒豆腐——黑白分明 木頭耳朵——說不通 母豬耳朵——耳朵軟;軟骨頭 破鑼嗓子唱山歌——不入調(diào);不入耳 劁(qi——o 閹割牲畜)豬割耳朵 千斤重的種豬——肥頭大耳 殺豬割耳朵——不是要害 上轎才扎耳朵眼——臨時忙;臨時突擊 屎殼郎戴耳環(huán)——擺臭闊氣 挖耳勺打酒——不是正經(jīng)東西 挖耳勺里炒黃豆——一個個來 挖耳勺刨地——小摳 挖耳勺舀海水——不顯眼 挖耳勺舀米湯——無濟(jì)于事 樹頭烏鴉叫——不入耳;難入耳 死人臉上挨耳光——死不要臉 躺在懷里的貓兒——俯首貼耳 掏耳朵用馬勺——小題大做 剃頭掏耳朵——收拾得干干凈凈 吐著耳朵擤(xlng)鼻涕——不對路數(shù) 兔子戴夾板——充大耳朵驢 兔子的耳朵——靈得很 兔子進(jìn)磨道——充什么大耳朵驢 烏鴉唱山歌——不堪入耳 捂著耳朵放炮——怕聽偏見 捂著耳朵偷鈴鐺——自己騙自己 小毛驢戴耳環(huán)——累贅 閹豬的割耳朵——外行 閹豬割耳朵——兩頭受罪 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自己哄自己 眼睛長在耳朵邊上——有偏見 眼瞎耳聾鼻塞嘴啞——一竅不通 驗(yàn)血的扎耳朵——一針見血 夜叉(相貌丑陋、兇惡的人)罵街——不堪入耳 夜貓子唱歌——難人耳(m.vpsboy.com) 淫婦唱淫曲——不堪入耳 止著耳朵腮也動——互相牽連 豬八戒戴耳環(huán)——自以為美 左耳朵進(jìn),右耳朵出——耳旁風(fē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