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點燈歇后語
熟悉歇后語的朋友們肯定會注意到歇后語中無法忽視的存在,那就是有關(guān)弱勢群體入歇后語的示例。但小編認為這是一種文化可悲的現(xiàn)象,因為歇后語展現(xiàn)的內(nèi)容不是同情與憐憫,而是嘲諷與譏笑。不信,隨小編一起來看! 瞎子點燈——白費蠟(啦)/白搭(白費功夫) 【釋義】付出努力但是不會有效果,浪費時間。 一、瞎子點燈的故事: 一位老盲人夜晚拿著一盞燈走在馬路上。有個行人感到非常奇怪,便問道: “您既然什么都看不見,費那么大勁拿著燈干什么?” “正是因為眼瞎我才拿燈呀,免得別人撞到我!” 其實瞎子是睿智的,黑夜里,瞎子走路將會發(fā)生三種可能: 1、是被別人撞倒 2、是被障礙物絆倒 3、是走進死胡同。 如果瞎子在黑夜里“點燈走路”,則將會發(fā)生另外三種可能: 1、是照亮了別人,避免被撞倒; 2、是給別人提醒有障礙物,避免了絆倒; 3、是別人善意地為瞎子指明通路,從而沒有走進死胡同。 比起我們這些不盲的人,這位點燈的盲人是何等的睿智啊。 只要點上一盞燈,盡管是瞎子,心里就亮堂多了! 黑蝶和瞎子的心理是雷同的,在這條崎嶇的路上向前跋涉,長路漫漫,夜里孤獨行走的人在心里必須點一盞燈,照亮同樣在夜行的旅者,同時在點亮自己前行的心。這盞燈或許不夠亮堂,或許許多人不一定看得見,但在寒冷的暗夜里已經(jīng)足夠溫暖,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我擦亮手中的這盞燈,生活的希望便又回到身邊。有了這盞燈,夜行的人們不再孤寂,我的心也永遠不會迷失,讓我們在各自的心中永遠都葆有一份對光明不滅的憧憬。 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引申——從歇后語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歧視 中國的語言文字非常優(yōu)美,這無可置疑。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通過語言,我們看到什么本質(zhì)的思想內(nèi)涵呢? 這又是一個大的不能再大 的話題。 簡化之,我們今天先來看看中國的歇后語是如何對待弱勢群體的。它們是否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的仁義道德和佛家的眾生平等與慈悲包容呢? 且不說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聾子的耳朵——擺設(shè)”,這些大家常常掛在嘴邊的歇后語,我們只看看和視障人士有關(guān)的歇后語: 瞎子點燈——白費蠟; 瞎子做 竹籃——瞎編; 瞎子看電視——不明真相; 瞎子蓋被子——東拉西扯; 瞎子到家——摸(沒)門; 瞎子打燈籠——不沾光; 瞎 子撒網(wǎng)——胡扔; 瞎子擤鼻涕——一把攥; 瞎子背瘸子——互相利用; 瞎子踢毽子——一個不個; 瞎子戴變色鏡——窮講究; 瞎子看唱本——不知道是出什么戲; 瞎子耙地——苗草一起鏟; 瞎子趕集——湊熱鬧…… 千百年來,我們用美麗的漢語表達思想,可是我們有沒有反思:這是 什么樣的思想?難道風(fēng)趣俏皮就要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這一現(xiàn)象再次說明,圣人的仁義道德只是一紙空文,歧視才是我們文 化中隱秘的,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每一個人言行的劣根! 說“中國文化中沒有種族歧視的劣根。中國人既好客又知禮,既有孔 夫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好客精神,也有‘四海之內(nèi)皆弟兄’的胸懷”真有點滑稽了,連同宗同族的自己人都歧視,何況外族人?漢語中的“蠻”、 “夷”說的是誰呢?(m.vpsboy.com) 雖然時代變了,但是歧視現(xiàn)象仍然很普遍??纯础吧钍軓V大觀眾喜愛”的趙本山,他就是擅長拿殘疾人開涮,他臺上一個人裝瘸扮傻,臺下全中國人跟著哈哈大笑,這種拿殘疾人開涮,并扼**們同情心的表演,居然每年獲得最受觀眾喜愛的小品,這不值得我們深思嗎?趙本山個人的行為不算什么,電視前廣大觀眾的心理難道不反映了某種文化? 時代是變了,雖然“殘廢”、“瞎子”、“傻子”這樣的稱呼仍不絕于耳,但是現(xiàn)在中國社會已開始意識到尊重殘障人士的重要性,有的公共設(shè)施比如廁所也開始兼顧特殊人群的需求,可是這樣的改變是歸功于我們繼承發(fā)揚了傳統(tǒng)文化的仁義道德,還是西方的“文化滲透”? 如果你還不明白,要和我爭辯:這不過是文化差異,各種文化都有特點,取長補短就可以了,這又如何阻礙中國向現(xiàn)代化發(fā)展了? 那么請大家假設(shè)一下:假如Stephen Hawking生在中國會怎樣? 阿彌陀佛!還好他是英國人,人間才有了一位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