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的文章
《完美與殘缺》 朋友搬進了新居,數位好友齊聚,賀其喬遷之喜。 主人不俗,懂得享受生活,雖不富裕,屋子卻布置得簡單而富有情趣。陽臺很寬敞,懸掛著幾盆花花草草,紅綠相間,疏密有致,令人賞心悅目。 我們在春日的艷陽下,散漫地坐著,隨意地吃著水果,喝著飲料,眺望遠處的高樓,近處的鮮花和草坪,談論著輕松的話題,時空好象靜止了,沒有人愿意打破這份難得的溫馨。 “嘿!你們看出來沒有,這幾盆花草有真有假?!币晃患毿牡呐空f。 “我怎么沒有看出來呢?”有人反問道。 “不用手摸,不用鼻子聞,誰能在五米以外準確的指出真假,我就送給誰一盆郁金香?!敝魅擞行┑靡獾卣f。 于是大家都開始仔細地觀察起來。我是植物盲,奇怪,不管我怎樣努力,也記不住各種花草樹木的名字,更辨別不清品種的好壞,喜歡觀賞植物,卻總是說不出所以然來。我只知道那些能夠令我心曠神怡的就一定是好植物,一文錢不值的野草,有時候比標價幾千元的奇花異草更令我動心。 眼前的幾個盆栽,都長得很茂盛,看起來個個碧綠如玉,青翠欲滴?;▋海查_得有聲有色,汪洋恣意。猛然看去,的確難辨真假。可是看著看著,感覺出來了。我發(fā)現有三盆花依稀能夠找到枯萎的殘葉,有的葉片上還有淡淡的焦黃,顯示出新陳代謝和風雨侵襲的痕跡。可是另外兩盆,綠得鮮艷,紅得燦爛,沒有一片多余的贅葉,沒有一絲雜草,更沒有一根枯藤。一切都是精心設計精心制造的結果,它們顯得完美無缺??粗鼈儯夷禽p快的心蕩起了一陣漣漪,似乎這完美的東西遠不如那些夾雜著殘枝敗葉的新綠更令我愉快。 我曾經去過的一個美國國家級沼澤森林公園。時值枯水季節(jié),我們很幸運,可以沿著小徑一直走進沼澤森林的深處,那時候,大自然的魅力深深地震憾了我。舉目望去,一株株筆直挺拔的參天大樹,偉偉煌煌地一直蔓延到天地的盡頭,間或有幾株不知何時被風吹倒的樹木歪在地上,有的漸漸風化了,長滿了綠苔,松鼠和一些小動物們用它做窩,嬉戲其間,別有一番情趣。我想,如果沒有這些倒掉的殘木,沒有參差不齊一蓬一蓬的灌木從,只有整齊劃一的棟梁之材,這原始森林就會遜色多了。 世界上萬事萬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太完美就失去了它的真實性。兒童的可愛,在于他們的天真和稚氣,盡管他們常常摔跤,需要人摻扶。(人生感悟 m.vpsboy.com)青年人的優(yōu)點,在于他們敢沖敢闖,在于他們的蓬勃和朝氣,哪怕他們常常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因為有了他們,世界才顯得生氣勃勃,一片生機。 其實,人生的意義,就孕育在這于艱難困苦搏斗之中。長城的雄偉壯麗,在于它不惜蜿蜒曲折,艱難跋涉于叢山峻嶺之中。長江的氣勢恢宏,在于它歷盡艱辛,繞過無數激流險灘,毫不動搖地奔騰呼嘯,滾滾向東而去。沒有荊棘叢生的雜木和小草,就沒有長滿參天大樹的原始森林。沒有艱難困苦,就不是完整的人生。一輩子沒有受過挫折的人,是一個活得蒼白乏味,活得最沒意思的人。 “那盆沒有枯葉的花是假的,雖然它看起來更鮮艷,更完美無缺,但是我還是喜歡真的。”有人打斷了我的思緒。 看來,我的悟性實在太差,我所想到的,只不過是一個人人都知道的事實,一個非常淺顯隨處可見的道理。 《痛苦地成長》 被逐出伊甸園,就是永遠地放逐,我們再也不能回頭,再也無法重返樂園。歸途已被天使和灼熱的利劍阻攔。 我們不能回頭,我們只能前進。 想回到伊甸園就像試圖回到母親的子*,回到嬰兒期一樣,根本無法實現。歸途已斷,我們不能回到母親的子*或嬰兒時期,所以我們必須長大。我們只能向前,穿越人生的沙漠,痛苦地走過灼熱而荒蕪的大地,漸進達至更深入的意識層面。 這是一個嚴重的事實,因為大量的人類精神問題,包括****等,均源自于返回伊甸園的企圖。在雞尾酒會上,我們會喝上一杯酒,借此削弱我們的自我意識,消除羞怯。難道不是這樣的嗎?適量的酒精、**、可卡因或其化合物,能讓我們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內,暫時找回已失去的、與宇宙融為一體的感覺,再一次重溫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時的溫暖和亦真亦幻的感覺。 但是,這種重溫決不會持續(xù)太久,其代價通常也讓人難以承受。正如神話所說,許多人望而卻步,我們的確不能夠重返伊甸園了,我們必須徑直向前穿過沙漠。這是個艱難而痛苦的旅程,他們找到一個看似安全的地方,刨出一個沙坑,呆在那兒止步不前,根本不愿再去穿越那令人痛苦的、遍布仙人掌、荊棘和礫石的沙漠。 雖然多數人都聽說過富蘭克林的名言:“唯有痛苦才會帶來教益”,但真正能踐行的人卻很少,橫穿沙漠的痛苦讓他們難以忍受,于是都早早中斷了這一旅程。 疾病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失調,它也可以表現為心理上的拒絕成長。而這種心理失調完全可以通過心智的成長而加以調節(jié)。那些在生活中早早就停止了學習和成長,拒絕改變而故步自封的人們,經常會陷入那種被稱作“第二童年”的境況。他們變得牢騷滿腹、吹毛求疵并且以自我為中心。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二童年”期,而是他們“第一童年”的延續(xù),陳舊而脆弱的成年掩飾下,暴露出的是潛伏的情感上的孩子氣。 心理醫(yī)生都知道,很多外表已成年的人,實際上內心還是個情緒化的孩子,他們是情感上的孩子裹在成人的衣裝下徘徊。之所以有這樣的結論,并不是因為來找我們治療的人不及一般人成熟。正相反,那些渴望成長而來做心理治療的人,恰恰是想擺脫幼稚和孩子氣的人,他們只不過一時還沒有找到出路而已。說實話,這種人為數不多。至于其他的人,則拒絕去想如何成長,或許這就是他們特別討厭談論關于變老話題的原因。 記得1980年1月,在我寫完《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后不久,在華盛頓特區(qū),我包了一輛出租車去很多電臺和電視臺做節(jié)目。走了幾家后,出租車司機問我:“嗨,伙計,你是干啥的?” 我告訴他,我正在推廣一本書。他問:“說什么的?” 于是我對他談了一些關于心理學和信仰的大道理。大約半分鐘后他發(fā)表了看法:“啊哈,聽起來好像人生的許多屁事還真有可能兜得攏!” 雖然他是個粗人,但卻有洞察事物的天賦。于是在做下一個電視訪談節(jié)目時,我問編輯能不能說說這個事。 他們說不行。想必他們是忌諱那句臟話,我提出可以用“廢話”之類的詞代替它,可他們還是說不行。 人們就是不愿意談論真正的成熟,因為它太令人痛苦了。 一個成熟的人一定經歷過許許多多痛苦,沒承受過太多痛苦的人一定不會成熟。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逃避痛苦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因為人人都有逃避痛苦的傾向,我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一定的心理疾病。心理大師榮格說:“逃避人生的痛苦,你就會患上神經官能癥”。不少人為逃避痛苦正遭受著神經官能癥的折磨,值得慶幸的是,許多人也能坦然面對,及時尋求心理治療,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正常的痛苦。人生的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勇于承擔責任、敢于面對困難,你就能超越自我,讓自己的心靈變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