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楊士奇?zhèn)鳌烽喿x練習題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永樂二年選宮僚,以(楊)士奇為左中允。五年進左諭德。士奇奉職甚謹,私居不言公事,雖至親厚不得聞。在帝前,舉止恭慎,善應對,言事輒中。 時藩司守令來朝,尚書李慶建議發(fā)軍伍余馬給有司,歲課其駒。士奇曰:朝廷選賢授官,乃使牧馬,是貴畜而賤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帝許中旨罷之,已而寂然。士奇復力言。又不報。有頃,帝御思善門,召士奇謂曰:朕向者豈真忘之?聞呂震、李慶輩皆不喜卿,朕念卿孤立,恐為所傷,不欲因卿言罷耳,今有辭矣。手出陜西按察使陳智言養(yǎng)馬不便疏,使草敕行之。士奇頓首謝。群臣習朝正旦儀,呂震請用樂。士奇與黃淮疏止,未報。士奇復奏,待庭中至夜漏十刻。報可。越日,帝召謂曰:震每事誤朕,非卿等言,悔無及。命兼兵部尚書,并食三祿。士奇辭尚書祿。或有言大理卿虞謙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奇為白其罔,得復秩。又大理少卿弋謙以言事得罪。士奇曰:謙應詔陳言。若加之罪,則群臣自此結舌矣。帝立進謙副都御史,而下敕引過。 帝以四方屢水旱,召士奇議下詔寬恤,免災傷租稅及官馬虧額者。士奇因請并蠲逋賦薪芻錢,減官田額,理冤滯,汰工役,以廣德意。民大悅。逾二年,帝謂士奇曰:恤民詔下已久,今更有可恤者乎?士奇曰:前詔減官田租,戶部征如故。帝怫然曰:今首行之,廢格者論如法。士奇復請撫逃民,察墨吏,舉文學武勇之士,令極刑家子孫皆得仕進。又請廷臣三品以上及二司官,各舉所知,備方面郡守選。皆報可。當時是,帝勵精圖治,士奇等同心輔佐,海內號為治平。 (節(jié)選自《明史·楊士奇?zhèn)鳌?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時有上書頌太平者/帝以示,諸大臣皆以為然/士奇獨曰/陛下雖澤被天下/然流徙尚未歸/瘡痍尚未復民/尚艱食/更休息數(shù)年,庶幾太平可期 B.時有上書頌太平者/帝以示諸大臣/皆以為然/士奇獨曰/陛下雖澤被天下/然流徙尚未歸/痍尚未復/民尚艱食/更休息數(shù)年/庶幾太平可期/ C.時有上書頌太平者/帝以示諸大臣/皆以為然/士奇獨曰/陛下雖澤被天下然/流徙尚未歸/瘡痍尚未復/民尚艱食/更休息數(shù)年/庶幾太平可期/ D.時有上書頌太平者/帝以示/諸大臣皆以為然/士奇獨曰/陛下雖澤被天下然,流徙尚未歸/瘡痍尚未復民/尚艱食/更休息數(shù)年庶幾太平可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一般對平輩或尊輩要稱字。 B.嶺南,指中國南方的五嶺之南的地區(qū),相當予現(xiàn)在廣東、廣西及海南全境。 C,禮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禮、科舉、學校等,禮部侍郎是禮部的最高長官。 D.崩,也稱做駕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種委婉說法。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楊士奇器度寬宏,不計較小事。廣東布政使徐奇拿嶺南土特產贈送給朝臣,名單中沒有楊士奇,皇帝詢問此事,楊士奇予以解釋,沒把此事放在心上。 B.楊士奇忠言直諫,不從眾歌功頌德。對有人稱頌天下太平一事,楊士奇獨抒已見,皇帝同意他的看法,并拿其他大臣與其進行對比,眾臣為此感到慚愧。 C.楊士奇歷任閣臣,深受朝廷信任。楊士奇在宣宗、英宗兩朝與楊榮、楊溥同任閣臣,三人一直非常和睦,英宗年幼,三人同心協(xié)力處理朝政。 D.楊士奇因兒子犯罪,深感憂慮。他的兒子曾經犯下**的罪行,朝廷沒有治罪,后來又有人揭發(fā)其子許多不法之事,楊士奇為此非常憂慮。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建文初,集諸儒修《太祖實錄》,士奇已用薦征授教授當行,王叔英復以史才薦。 (2)士奇曰:“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榮?!钡垡饽私?。榮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歡。 答案: 1、B 2、C(禮部最高長官為札部尚書) 3、C(“三人一直非常和睦”說法有誤) 4、(1)建文初年,朝廷集合眾儒生修撰《太祖實錄》,楊士奇已經因為(他人)舉薦被征召授予教授,應當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學才華推薦他。(“修”、“用”、“行”、被動句、補充主語(他人)各1分) (2)楊士奇說:“希望陛下像曲意包(寬)容我一樣來包(寬)容楊榮?!被实鄣男囊獠偶偨狻顦s因此覺得愧對楊士奇,以后兩人相處得很好。(“愿”、“曲”、“愧”、“相得”各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楊士奇,名寓,以字行世,江西泰和人。建文初年,朝廷集合儒生修撰《太祖實錄》,楊士奇已經因為舉薦被征召授予教授,應當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學才華推薦他。于是被召入翰林院,充任編纂官?!?/p> 楊士奇奉行職事非常謹慎,在家里從不說公事,即使是至親都不得聽聞。他在明成祖前,舉止恭敬謹慎,善于對答,議政總能合皇帝的心意。他人有過失,楊士奇都為之掩蓋。當時廣東布政使徐奇統(tǒng)領西南時,帶當?shù)赝撂禺a贈送給內廷官員,有人得到饋贈名單呈上皇帝。明成祖看后發(fā)現(xiàn)其中無楊士奇名字,于是召見楊士奇詢問。楊士奇回答道:“徐奇奔赴廣東時,群臣作詩文贈行,我恰逢得病未參與,所以唯獨沒有我的名字。現(xiàn)在各位大臣接受與否還不知道,況且贈禮都是小東西,應當沒有其他意思?!泵鞒勺嬗谑敲顨У袅四欠菝麊?。 明仁宗即位,提拔楊士奇做禮部侍郎兼任華蓋殿大學士。當時有大臣上書歌頌太平盛世,明仁宗拿它讓各位大臣看,群臣皆以為然。唯獨楊士奇稱;“陛下雖然澤被天下,但是靖難所牽連的流徙之人尚未歸鄉(xiāng),戰(zhàn)爭所導致的瘡痍尚未恢復,百姓仍然為溫飽擔憂。國家應當繼續(xù)休養(yǎng)生息數(shù)年,太平盛世才差不多可以期至?!泵魅首诒硎举澩谑菍﹀苛x等人說:“我對你們至誠,是希望你們匡正輔佐、糾正錯誤。但只有楊士奇曾經五次上書,你們等人均無一言。果真朝廷政事毫無缺漏,天下太平了么?”群臣聽后慚愧道歉。 明宜宗即位時,內閣中只有楊士奇、楊榮、楊淳三人。楊榮為人豁達,果斷勇毅,敢作敢為,但非常懂得饋遺,邊將每年都送良馬給楊榮。明宣宗非常清楚這件事,就問楊士奇(是怎么回事):楊士奇為楊榮極力申說:“楊榮通曉邊疆事務,我們比不上他,陛下不應該以此小錯而介意?!泵餍谛Φ溃骸皸顦s曾經說你和夏原吉的'壞話,你卻還要為他著想嗎?”楊士奇說:“希望陛下像曲意包(寬)容我一樣來包(寬)容楊榮?!被实鄣男囊獠偶偨?。楊榮因此覺得愧對楊士奇,以后兩人相處得很好。 明宣宗去世,明英宗即位,年方九歲。軍政均由太皇太后負責,太皇太后非常信任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有事情都派遣中使到內閣咨詢議論,然后才進行裁決。三人當時亦很自信,盡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楊士奇已經年老,他的兒子楊稷為人傲橫,曾經施暴**。御史相繼彈劾楊稷,朝廷商議不予當即懲處,把密封的狀子給楊士奇看。又有人再次告發(fā)楊稷橫虐的數(shù)十件事情,楊稷這才被關進監(jiān)獄審理。楊士奇以年老疾病告假,明英宗恐怕傷害楊士奇的心意,下詔安慰。楊士奇感恩哭泣,憂慮不起。正統(tǒng)九年三月去世,享年八十歲。被追贈為太師,謚號文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