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坊建筑的活化石的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題及答案
城市里坊建筑的活化石 ①里坊制度曾經(jīng)是中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中千百年不變的穩(wěn)定格局。它像巨大軀體中的一個個細胞組織,運轉著城市的生命律動。歷史的滄桑巨變,不少城市的里坊建筑蕩然無存,人們只有在塵封的古籍中想象其風貌。然而,在喧囂的現(xiàn)代都市群落中卻有這樣的“獨一處”——福州三坊七巷保留了下來。 ②三坊七巷始于唐末五代,歷經(jīng)千年,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坊巷格局;但三坊七巷并非一朝而就,而是逐漸完善的。南宋梁克家的《三山志》已提到了三坊七巷中的三坊六巷。清中葉林楓的《榕城考古略》謂,俗有三坊七巷之名。民國初年,郭白陽《竹間續(xù)話》亦云:會城內(nèi)有'三坊七巷'之稱,皆緒紳第宅所在也。 ?、廴黄呦锏男沃?,有人將其比喻為魚骨與魚刺,有人則形容為菩提樹葉,或直呼為非字形。其實,它倒更像一片優(yōu)美的棕櫚樹枝葉,南后街似葉片的主脈、向西生出的三條支脈為三坊,向東生出的七條細脈是七巷。由北向南的三坊依次為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的順序依次為楊橋巷、郎官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面積雖不大,卻被世人 稱為明清古建筑博物館,其間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九處,分別是沈葆楨故居、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小黃樓、水榭戲臺、二梅書屋、林聰彝故居、陳承裘故居、歐陽氏花廳。 ④如果以單體建筑而言,三坊七巷中的建筑也許并不起眼。論規(guī)模,它不如執(zhí)商界牛耳之徽商徽派建筑;論體量,它不如山西晉商大院,更無法與江南世家大族的府邸相較;但它有它的優(yōu)勢、它的神韻和它的品位。它是特定地域文化的產(chǎn)物,也是福州歷史文脈傳承不絕的標志性的象征物。 ?、輳慕ㄖ钠矫娌季謥砜?,坊巷內(nèi)的數(shù)百座明清古建筑多是數(shù)座毗鄰,每座又是多進院落。其基本形態(tài)是以天井為中心的三合院形制。由于居于城市的中心,為了與周邊窄長坊巷格局相對應,三坊七巷古建筑大多以高聳前沖的馬頭墻來分隔圍護而形成高墻深院、重門達落的形制。主座庭院、廳堂、居室與側座的花廳、書房、假山園林相互輝映;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橋梁、古榕樹,形成古樸典雅、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街區(qū)。 ⑥從室內(nèi)空間看,三坊七巷中的許多大厝布局嚴謹,院落相連,中軸對稱,有精雕細刻的石木構件和舒展的大紅斗門。廳堂一般是開敞式的,與天井融為一體。為了使廳堂顯得高大、寬 敞、開放,一般在廊軒的處理上著力,承檐的檁木,或再加一根協(xié)助承檐的檁木,都特意采用粗大而長的優(yōu)質(zhì)堅硬木材。并用減柱的辦法,使得廳堂前無任何障礙,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極為少見。 ⑦三坊七巷古建筑的外部特征也有獨到之處。江南古建筑中,絕大多數(shù)是呈90度角的直線構成的階梯形山墻,唯獨三坊七巷民居的馬鞍墻是曲線形的,墻頭和翹角皆泥塑彩繪花鳥魚蟲及人物風景,具有濃郁的`閩地特色。 (選自《三坊七巷的千年回眸》,有改動) 14.以文解文是閱讀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第③段加點的形制與第②段中的 一詞意思相同;第④段加點的府邸與第②段中的 一詞意思相同。(2分) 15.本文第2段主要介紹三坊七巷□□□□的特點;③——⑦主要介紹三坊七巷□□□□的特點。(4分) 16.本文第④段運用 的說明方法,強調(diào)三坊七巷的優(yōu)勢在于它的 和 。(5分) 17.本文用魚骨與魚刺等形容三坊七巷的形制,大體相似,但不完全相同。請簡要說說它們總體上與三坊七巷形制的異同。(4分) 相似點: 不同點: 參考答案: 14.格局;第宅(每空1分,共2分) 歷史悠久;形制獨特。(每處2分,共4分) 16.作比較;文化品位(地域文化);歷史底蘊(歷史神韻、歷史文脈)。(第1空占1分,第2、3空各占2分,共5分。2、3兩空如果照抄原文語句,各給1分) 17.相似點:一個中軸,兩邊旁出(中間一縱,兩邊多橫)不同點:“魚骨與魚刺”等事物橫向的數(shù)量基本相等(相近)?;颍簝蛇吇緦ΨQ;“三坊七巷”橫向的數(shù)量不同。或:兩邊不對稱。(意思對即可。每點2分,共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