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賣炭翁》
白居易《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題解 這首詩是白居易《新樂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題下自注:“苦宮市也”,說明了詩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宮市的巧取豪奪;二是指宦官的惡行,敗壞了宮市之名,毀了皇家的聲譽(yù)。既為民生叫屈,又為皇上擔(dān)憂?!皩m”指皇宮,“市”是買的意思。自唐德宗貞元(785—805)末年起,宮中日用所需,不再經(jīng)官府承辦,由太監(jiān)直接向民間“采購”,謂之“宮市”,又稱“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監(jiān)常率爪牙在長安東市、西市和熱鬧街坊,以低價強(qiáng)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還勒索進(jìn)奉的“門戶錢”及“腳價錢”,百姓深受其害。韓愈《順宗實(shí)錄》一語道破:“名為宮市,其實(shí)奪之?!?br /> 句解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一個賣炭的老翁,在終南山里一年到頭地砍柴,燒炭。開篇直接交代人物,介紹賣炭翁在終南山里一年到頭的伐薪燒炭的生活,將復(fù)雜的工序和漫長的勞動過程一筆概括?!澳仙健?,即終南山,秦嶺山脈的主峰之一,在今陜西西安南五十里處。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他滿臉灰塵,完全是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花白,十個指頭就如烏炭一樣黑。詩人用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人物外貌,抓住三個部位(臉、鬢、手)、三種顏色(臉是焦黃色,鬢發(fā)是灰白,十指是烏黑),形象地描繪出賣炭翁的生存狀態(tài):一是勞動的艱辛,一是年歲已老。后一句中,“蒼蒼”與“黑”形成鮮明對照。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賣了炭得到一點(diǎn)錢,拿來做什么用呢?只不過是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飯食。賣炭翁年老體衰,卻仍不得不在深山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究竟是為什么?這兩句作了回答。這一問一答,讓文章不顯呆板,文勢跌宕起伏。其貧困悲慘的境遇已經(jīng)說明了生活的不幸,然而不幸還不止這些。因此,這又為下文作了鋪墊。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可憐他身上的衣服破舊又單薄,但他卻擔(dān)心炭價太低,只盼望天氣更加寒冷?!耙抡龁巍?,本該希望天暖,然而卻“愿天寒”,只因?yàn)樗呀鉀Q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賣炭得錢”上。這兩句寫出了主人公艱難的處境和復(fù)雜矛盾的內(nèi)心活動。“可憐”二字,傾注著詩人深深的同情,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昨天夜里,長安城外下了一尺多深的雪。一大清早,他就裝好木炭,套上牛車,輾著冰雪,趕往京師集市。作者沒有交代老翁路上的情況,但可以想象,行進(jìn)在冰天雪地中該是何等艱難。人雖然凍餒疲累,好歹總還滿懷希望,因?yàn)楫吘固焖烊嗽?,那些炭?yīng)該能賣個好價錢。這里文字雖簡略,但比一一鋪敘更富有感染力。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牛已十分疲倦,人也很餓了,日頭已出來很高。這時他才到達(dá)市場南門外,在泥濘中歇下腳來?!芭@损嚒被ノ模号@?,人何嘗不困?人饑,牛自然也饑。作者不寫雪地趕車行走的整個過程,只用七個字,就把路遠(yuǎn)、車重、雪厚、人苦全部托出。至此,作者筆墨暫時收住,木炭能不能賣出,是老翁懸心的事,也是讀者迫切想知道的結(jié)果?!笆小?,指長安的買賣集市,即東、西市。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有兩人騎馬揚(yáng)鞭,翩翩而來,那是誰呀?是皇宮里派出來的采辦,穿黃綢衣裳的是頭兒,著白綢衫的是隨從。行文至此,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將畫面切換,由遠(yuǎn)及近,通過一問一答,勾勒出另一組人物形象?!棒骠妗?,輕快的樣子,筆調(diào)有些黑色幽默?!包S衣”、“白衫兒”,都是太監(jiān)的服裝。唐代宦官品級較低的穿黃衣,無品級的著白衫。所謂“使者”,這里指皇宮中派出來的采辦。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他們走到賣炭翁前,手持文書憑證,裝模做樣,自稱是奉旨辦貨。說著,就讓車子掉轉(zhuǎn)方向,吆喝著牛,往北邊皇宮方向趕去?!鞍选?、“稱”、“叱”、“牽”,幾個簡潔而有力的動詞,出色地描繪出宮使如狼似虎般的蠻橫?!拔臅保切姓C(jī)構(gòu)間互相往來的平行公文。按理,小太監(jiān)手里是不會有這種公文的,更不用說是“敕”,也就是皇帝的文書了。這里有諷刺之意,將宮使狐假虎威、巧取豪奪的情形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了出來。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 那一車木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就這樣眼睜睜地被宮使拉走。老翁雖然捶胸頓足,萬般不舍,卻也無可奈何。燒成這一車千余斤的木炭,不知要砍多少木柴,翻越多少山頭,忍受多少個日夜的煙熏火燎。老翁全要靠它賣錢度日活命,卻這樣被宮使攔搶而去。受壓榨欺凌者難言的悲憤、辛酸,盡在點(diǎn)晴之筆的“惜不得”三字中。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結(jié)果他們只給了半匹紅紗和一丈白綾,把它搭在牛角上邊,說是用來充抵炭錢。“充”,抵償。“炭直”,炭價。古代一匹有四丈或五丈長。系上牛頭的紗和綾,合在一起最多不過三丈余。這樣的價值反差,對滿懷希望、賴以活命的賣炭翁來說,是最大的嘲弄、最殘酷的傷害。宮使強(qiáng)奪去的不僅僅是千余斤木炭,更是他生活的希望和權(quán)利。 和《新樂府》的其他詩作不同,《賣炭翁》的結(jié)句沒有“卒章顯其志”,沒有直接發(fā)表議論,而是在矛盾沖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賣炭翁以后的日子怎么過,社會上又有多少和他有著類似遭遇的人?這樣的結(jié)尾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了一大堆問題,讓人們?nèi)ニ伎肌?br /> 評解 這是一首諷諭詩。作者以個別表現(xiàn)一般,目的是要揭露宮市的弊端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同時也表現(xiàn)了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這也是一首敘事詩,作者僅用二十句一百三十五字,便完整地記述了一位賣炭老人燒炭、運(yùn)炭和賣炭未成、被宮使掠奪的全部經(jīng)過,層次清楚,脈絡(luò)分明。在內(nèi)容上,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由開頭至“心憂”句,交代賣炭翁生活的艱辛和愿望。第二段,自“夜來”句至“市南”句,描述他進(jìn)城賣炭。第三段,自“翩翩”句至結(jié)尾,寫炭被掠奪。全詩有敘述,有描寫,有細(xì)節(jié),有對比。筆法簡潔,語言精練,在概括、剪裁和渲染等方面,處處顯出詩人的匠心。尤其是結(jié)尾處,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正如《唐宋詩醇》卷二十所說:“直書其事,而其意自見,更不用著一斷語?!?br /> |
相關(guān)文章
- 飲湖上初晴后雨古詩_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 又到了這一天
- 這個夏天 - 草的原上,染綠了我的血和目光
- 描寫風(fēng)景優(yōu)美的詩句
- 天書
- 趁一段故事還沒發(fā)生(外三首)
- 農(nóng) 民 工|把一念執(zhí)著寄托在遙遠(yuǎn)的地方 /那聳入
- 關(guān)于愛的詩句收集
- 《題圖詩.藍(lán)精靈》美麗的雙翅 /扇動永不停息的
- 落雪了/ 一片 兩片 三片 /像隨風(fēng)搖曳的粉蝶
- 有關(guān)夏日荷花的優(yōu)美古詩詞
- 月虧 - 天狗/ 沒有出現(xiàn)
- 秋雨紛紛,不請自來 /讓我們進(jìn)入另一個世界
- 和端午節(jié)有關(guān)的手抄報(bào)古詩詞小學(xué)三十條
- 五月的舞會
- 我想 掬一縷初升的陽光/ 敲開你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