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送方干歸鏡湖》注釋翻譯
九江送方干歸鏡湖原文: 一檣懸五兩,此日動歸風??吐窉佷钥?,家林入鏡中。譚馀云出嶠,詠苦月欹空。更若看鳷鵲,何人夜坐同。 九江送方干歸鏡湖注釋: 【刻木為吏】相傳上古時,畫地為牢,用木頭雕成獄吏,作為刑威的象征。《漢書·路溫舒?zhèn)鳌罚骸肮仕渍Z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顏師古注:“畫獄,木吏,尚不入對,況真實乎!”《武王伐紂平話》卷中:“畫地為牢,刻木為吏;洽政恤民,囹圄皆空?!?br /> 【死有余辜】足抵其罪。形容罪大惡極?!稘h書·路溫舒?zhèn)鳌罚骸吧w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余辜。”《舊唐書·唐臨傳》:“以齡之(蕭齡之)受委大藩,贓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余辜?!鼻辶謩t徐《頒發(fā)禁煙治罪新例告示》:“爾等更當觸目驚心,如再觀望遷延,以身試法,則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br /> 【存亡繼絕】亦作“存亡續(xù)絕”。原謂使亡國復存,絕嗣得續(xù)。亦泛指使瀕臨滅亡或已亡者得以繼續(xù)存在或延續(xù)?!豆攘簜鳌べ夜吣辍罚骸盎腹珖L有存亡繼絶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狈秾幖猓骸按嫱?,謂存邢衛(wèi);繼絶,謂立僖公?!薄稘h書·吳王濞傳》:“今諸王茍能存亡繼絶,振弱誅暴,以安劉氏,社稷所愿也?!碧茀蔷ぁ敦懹^政要·安邊》:“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絶,列圣通規(guī)?!彼翁K軾《宋襄公論》:“桓文之師,存亡繼絶,猶不齒於仲尼之門,況用人於夷鬼以求霸,而謂王者之師可乎?”明劉基《春秋明經·齊仲孫來齊高子來盟》:“而齊侯獲存亡繼絶之名於天下。”清龔自珍《古史鉤沉論二》:“天生孔子不后周,不先周也,存亡續(xù)絶,俾樞紐也?!?br /> 【大一統(tǒng)】《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毙鞆┦瑁骸巴跽呤苊?,制正月以統(tǒng)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tǒng)也。”《漢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tǒng)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大,重視、尊重;一統(tǒng),指天下諸侯皆統(tǒng)系于周天子。后世因稱封建王朝統(tǒng)治全國為大一統(tǒng)。明康?!斗鄣麅骸べR登科》套曲:“棟梁材自有非常用,好保護萬歲千年大一統(tǒng)?!惫簟肚?/a>》第二幕:“老百姓都希望中國結束分裂的局面,形成大一統(tǒng)的山河。” 【披肝膽】表示以真誠相見?!稘h書·路溫舒?zhèn)鳌罚骸芭文懀瑳Q大計。”《北史·王曦傳》:“今日得披肝膽,抑亦神明攸贊?!泵鲝埦诱墩摃r政疏》:“敢披肝膽,為陛下陳之?!鼻搴桶铑~《夜譚隨錄·崔秀才》:“平日披肝膽,談道德?!币嗍∽鳌芭巍?、“披膽”。唐上官儀《為房州刺史請朝覲表》:“披膽祈恩,特蒙鑒許。”《舊唐書·鄭畋傳》:“瀝懇事君,披肝翊圣?!鼻辶赫骡牎稓w田瑣記·水東園日記詩》:“如何袞袞披肝侶,都作紛紛把臂回?!?br /> 【天下太平】或世界局勢安定。亦形容社會秩序好,到處都很安定?!抖Y記·仲尼燕居》:“言而履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以天下太平也?!薄稘h書·王莽傳上》:“太皇太后圣明,安漢公至仁,天下太平,五谷成孰?!薄顿Y治通鑒·唐穆宗長慶元年》:“雍……謂軍士曰:‘今天下太平,汝曹能挽兩石弓,不若識一丁字!’”魯迅《墳·燈下漫筆》:“厘定規(guī)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圣。而且這規(guī)則是不象現(xiàn)在那樣朝三暮四的。于是便‘萬姓臚歡’了;用成語來說,就叫作‘天下太平’?!比纾荷鐣菑碗s的,不能靠發(fā)幾個指示、下幾道命令就做到天下太平。典 九江送方干歸鏡湖賞析: 漢昭帝逝世后,昌邑王劉賀剛繼位就被廢黜,宣帝開始登上皇位。路溫舒趁這個時機上書,主張崇尚德治緩解刑法。書中說: “我聽說齊國有了公孫無知殺死襄公的禍事,桓公才能夠興起;晉國發(fā)生了驪姬進讒那樣的災難,文公才能在諸侯中稱霸;近世趙王未能壽終而死,諸呂發(fā)動叛亂,而孝文帝被尊為太宗皇帝。由此看來,產生禍亂,將會為圣人出現(xiàn)開創(chuàng)機會。所以齊桓公,晉文公扶植、振興衰敗了的國家,尊崇周文王、周武王建立的功業(yè),給百姓帶來恩澤,功勞施及諸侯,雖然趕不上夏禹、商湯和周文王,可是天下人民都歸附于他們的仁政。孝文帝常常想到如何具備最高的德行,來承受天意,他崇尚仁義,減輕刑罰,打通關隘、架起橋梁,遠近如一,敬重賢人如同對待貴賓一樣,愛護百姓如同愛護小孩,他用啟己的心推想別人的心,把內心覺得安適的事情推行到全國,因此監(jiān)獄空無一人,天下太平。緊接社會變化以后即位的君主,一定會給人們帶來不同往日的恩惠,這是賢明的圣人用來顯示天意的行為?!?br /> “從前昭帝去世時沒有兒子,大臣們憂愁得很,懷著焦急的心情共同商量,都認為昌邑王是尊貴的皇室親屬,推舉他,把他立為皇帝,但是上天不肯授命,而是把他的心弄亂,于是便自己丟失了帝位。很深刻地考慮禍患事變發(fā)生的原因,這是偉大的上天用來開導最圣明的君主的手法。所以大將軍霍光接受武帝的遺命,成為漢朝君主最得力的輔臣,他披肝瀝膽,決定大計,黜退不講仁義的人,立有德行的人為帝,輔助上天行事,這樣祖廟才得安定,天下才都太平無事。” “我聽說《春秋》很重視君王登基的事,這是為了統(tǒng)一天下,為了慎重地對待開創(chuàng)事業(yè)。陛下剛登上帝位,與天意符合,應該糾正前代的過錯,在承受天命繼承帝業(yè)時慎重對待開始做的每一件事,去掉煩苛的法令,解除老百姓的疾苦,保存、繼承將要消亡、斷絕的好傳統(tǒng),用這些行動來應合天意。” “我聽說秦朝有很多失誤的地方,其中一條現(xiàn)在還存在,就是負責審案的官吏違法判案的問題。秦朝時候,看不起文學,崇尚武勇精神,輕視奉行仁義的人,重視負責判案的官吏,正直的言論被認為是誹謗,阻攔犯錯誤的話被說成是妖言,所以那些衣冠整齊的儒生在那時不被重用,忠良懇切的言辭都郁積在胸中,稱贊阿諛聲天天響在他們耳邊,虛偽的贊美迷住了心竅,而實際上存在的禍患被遮蔽、掩蓋住了,這就是秦朝失去天下的原因。如今天下靠著陛下恩厚,沒有戰(zhàn)爭的危險和饑餓寒冷的憂患,父子、夫妻合力安家,但是天下太平還未完全實現(xiàn),原因就是判案的人把事情搞亂了。判案,這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被處死的人不能復活,人被砍斷了肢體不能再給他接起來。《書經》上說:“與其殺死無罪的人,寧愿犯不遵守成規(guī)舊法酌錯誤。”現(xiàn)在負責判案的官吏便不是這樣,上下相互驅使,把苛刻當作嚴明,判案嚴厲的獲得公道的名聲,判案公平的后來多有禍患。所以負責判案的官吏,都想把人置于死地,并不是他們恨別人,而是他們求得自身安全的辦法就在于置人于死地。因此死人的血在街上漂流,受刑的人并肩站著,處死刑的人計算起來每年數(shù)以萬計。這是奉行仁義的圣人感到悲傷的原因。太平未能完全實現(xiàn),都是因為這引起的。人們的常情是安適的時候就會顯得快樂,痛苦的時候就想要死掉,在木棍荊杖鞭打的時候,從被打人身上有什么要求不能實現(xiàn)呢?所以罪犯忍受不了痛苦,就用些假話招供,審案的官吏就利用這種情況,指出某種罪名,點明罪犯應該招認的罪狀,審案的官吏擔心案子報上去后會被駁倒退回來,于是便違法羅織罪狀,套上罪名,到了報告上級判罪結果的時候,即使是咎繇聽了囚犯的罪狀,也認為處死也抵償不了他的罪過。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審案的官吏違法陷入于罪、廣列罪名,玩弄法律條文把罪狀寫得十分明顯的緣故。因此審案的官吏專門苛刻嚴峻地對待犯人,殘害人沒有止境,辦一切事情都馬馬虎虎,不顧國家遭到禍患,這是世上的大害。所以俗話說道:“在地上畫一座監(jiān)獄,也不進去;面對著木刻的獄吏,也不與他對話。”這反映出社會上痛恨獄吏的風氣,是很悲痛的語言。所以天下的禍害,沒有什么比得上法官判案這件事。敗壞法紀,擾亂正道,使親人分離,道義不明,沒有誰比負責判案的官吏更厲害的。這就是我所說的秦朝的過錯有一條至今還存在的原因?!?br /> “我聽說鷂鷹下的蛋不會遭到毀壞,然后鳳凰才會停留在樹上;犯了誹謗罪的人不會受到懲罰,然后才有人向朝廷說出有益的話。所以古人有種說法:“山林水澤隱藏著毒害人的東西,河流湖泊容納污穢的東西,美玉隱藏著瑕斑,國君能容忍辱罵。”愿陛下除去誹謗人的罪名,用來招致懇切的忠言,讓天下人開口說話,擴大人們規(guī)勸、進諫的渠道,掃除造成秦朝滅亡的過錯,尊崇周文王、周武王的德行,減省法制條文,寬緩刑罰,用這些來清除治獄的積弊,那么天下就可以出現(xiàn)太平的氣象,長期和平安樂,和天地一樣沒有窮盡,那樣,人民就太幸運了?!?br /> 整理:zhl201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