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夜詠懷》賞析
這是劉禹錫寫的一首懷念老朋友柳宗元的,當時劉禹錫老母病逝,在護送尋柩過衡陽時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詩人聞訊異常悲痛,寫下許多悼友之作。此后兩年在洛陽守喪,《歲夜詠懷》約寫于居喪時期?,F在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吧。 歲夜詠懷 劉禹錫 彌年不得意, 新歲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 而今有幾多? 以閑為自在, 將壽補蹉跎。 春色無新故, 幽居亦見過。 劉禹錫詩鑒賞 貞元二十一(805 )年正月,德宗死,太子李誦抱病繼位,是為順宗。他重用王叔文、王伾、劉禹錫、柳宗元等,實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措施,并給社會和人民帶來明顯利益,史稱“永貞革新”。但這一運動很快遭到宦官、藩鎮(zhèn)和大官僚們的聯(lián)合反撲,逼順宗退位,讓太子李純上臺,是為憲宗。革新人物王叔文先被貶官,后處死;陸質、王伾,相繼病死;劉禹錫、柳宗元等八人被貶為遠州司馬,史稱“八司馬”。此后一個個都長期過著貶謫生活。元和十四(819)年,劉禹錫老母病逝,在護送尋柩過衡陽時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詩人聞訊異常悲痛,寫下許多悼友之作。此后兩年在洛陽守喪,《歲夜詠懷》約寫于居喪時期。 一般說來,守歲之夜(即除夕)人們常常盼望來年的諸事如意,大運亨通。而此詩卻一反常情,首聯(lián)便說:“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彌年”即經年,多年來。意思是說多年來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過,新的一年又當如何呢?言外之意:還會有什么新的希望么? 頷聯(lián)說:“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幾多?”“同游者”,指志同道合,同游共處的人們,這里即是指柳宗元、王伾、王叔文、韓泰、陸質、呂溫、李景儉、韓曄、陳諫、凌準、程異、房啟等政治上的革新派。 他們有的被殺,有的病死,有的渺無音信。這里應特別提出新亡的好友柳宗元。元和十二年,朝廷派柳宗元到條件較好的柳州做刺史,而把劉禹錫派往條件極差的“惡處”(《因話錄》)播州(即今遵義地區(qū))。 柳宗元考慮劉禹錫的老母年近九旬,不宜去往荒遠之地,便主動要求與劉對調。而今比詩人年輕二十三歲的柳宗元卻在“惡處”困病而亡,這怎能不使詩人倍加傷懷呢?因此,這“有幾多”固然是傷悼眾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對摯友柳宗元的痛悼;表現的是“一人突逝,舉目寂空”的沉痛之情。 頸聯(lián)表面是寫自己的頹傷,表現的是無所作為之情,實際是牢騷之語,抒發(fā)的是憤激之情。詩人早年苦讀,不慕榮華,注重品格修養(yǎng);中年積極參加政治革新,極力革新政治,成為永貞革新中最核心的人物之一,時稱“二王劉柳”;革新失敗,流徒邊州,在極端的困境中,不但寫了大量的政治諷刺詩,痛斥宦官權臣和趨炎附勢之徒是一批渺小而又可惡蚊蟲(《聚蚊謠》),并寫下不少相當有份量的政治散文;遇赦放還,仍痛罵靠鎮(zhèn)壓永貞革新而上臺的人物為“桃李顏”之徒。他戰(zhàn)斗不息,何時以“安閑為自在”過? 這種以生死置之度外的不屈精神,怎能說是“將壽補蹉跎”?因而可以說,此聯(lián)抒發(fā)的是一種極端痛苦的憤慨和牢騷,是正意以反語出之。 尾聯(lián):“春色無新故,幽居亦見過?!北砻媸钦f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貶謫幽居時也是如此。而真正的含義卻是:自然界的春天是無所謂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臨人間,看不到國家興旺景象的來臨。 劉禹錫雖然才華橫溢,但他并不甘心當一名文士,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以利國計民生。他奮斗一生,壯志未酬,這是十分苦悶的。本詩表面似乎是表現詩人的平靜、閑適、甚至有些頹傷;但字里行間,卻隱透出詩人極端的苦悶。這種隱真意實情于字背的方法,是這首詩的主要特色之一。特點之二是“對仗”。本來,律詩只要求中間兩聯(lián)對偶,首尾兩聯(lián)是無所謂的。但本詩卻能用字字平易、句句明白如話的語言,寫得聯(lián)聯(lián)對仗,句句通俗,這是不易做到的。 整理:zhl201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