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 - 觀后感范文
《我的1919》,不是顧維鈞的1919,也不是肖克儉的1919,而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1919。 ——題記 《我的1919》看了這部一愛一國電一影,感觸挺深的, 不僅僅是因為顧維鈞,也不僅僅是因為肖克儉,而是因為我是二十一世界的新青年,是祖國未來的一份子,我是一個有血有淚,有一愛一有恨的中國人。而我也相信,肯定會有很多有志青年和我有同樣的感受。 有血有恨。 弱國無外一交一,這是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一戰(zhàn)結束后,作為做出重要貢獻國,出席巴黎和會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反而由五個席位減少到兩個席位,顧維鈞等人為此據理力爭,卻終究沒能爭取到另外該屬于我們的位置,更可氣的是由中國代表一團一提出關于歸還 中國山東**的問題時,受到了日本的反對與阻撓。 有一愛一有淚。 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顧維鈞在承受著巨大的下,憑借自己出色的才華,過人的膽識,提出了: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博得了全場的掌聲。中國政一府的妥協(xié),顧維鈞拒絕簽字,轉身離開,留一下一句:“中國人民永遠記住這一天”。 中國外一交一在巴黎和會上失敗了,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什么呢?是時時刻刻要記住自己是骨子里流的是中國血?時時刻刻記住自己是一位中國人?還 是? 肖克儉為了祖國而不惜拋棄深一愛一自己的妻子,而選擇自一焚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吹侥且荒晃疑钌畹谋徽鸷沉?。他們是生活在那樣的背景下,處在小我與大我的環(huán)境,他們無從選擇,或者他們必須那樣選擇,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保護著國家,民族的利益,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來詮釋自己對中國這片土地一愛一得深沉。 顧維鈞,是冷靜的,他從政捍衛(wèi)了國家的尊嚴,他努力了。 肖克儉,是熱血的,他自一焚告誡了中國要一團一結,他盡力了。 他們都是年輕的,他們都是充滿熱血的,但是他們又都是無奈的。 而我,落淚了,因為他們的勇敢,因為他們的偉岸,更為多多少少個在政場上,戰(zhàn)場上,為我們這個國家而努力的拼搏的人們,犧牲的亦或是留下的。而我,落淚了,因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顧維鈞,我是肖克儉,我又是怎么樣的呢?退縮?還 是前進?我又能為國家勇敢一次,犧牲一次嗎?說真的,我不知道。 雖然,我被肖克儉的行我所感動,我也知道當時的他無從選擇,但是,他死了又能怎么樣呢?又能挽回些什么呢?難道中國那些年來為了國家死去的還 少嗎?他們?yōu)楹尾徊扇∑渌姆绞饺フ冗@個受傷的中國呢?他們的事跡,也讓我想到當今社會的一些負面新聞。尤其是富士康的新聞,從十跳到十六跳,在這個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中國,新一時代的青年就業(yè)越來越艱難,他們在家庭與社會的壓力的縫隙中求生存,在壓力面前,有的人選擇了堅強,有的人選擇了懦弱;有的人選擇了努力,有的人選擇了退縮;他們同樣有過理想,然而少數一部分卻因為承受不了壓力,而選擇了跳樓自一殺。然而,他們有勇氣自一殺,為什么就沒有勇氣活下來,改變一切呢?他們是無奈的,但是他們和他們又是一樣的一性一質?他們跳樓自一殺,他們解脫了,可是這給他們的親人是一種多大的傷害呢?跟顧,肖比起來,他們太微不足道了,他們太脆弱了。現(xiàn)在的在校大學生,也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最后都選擇了逃避。如果他們在舊中國,人人都選擇退縮,那國家的威嚴何在?國家的尊嚴何在?中國是有著艱苦奮斗,勇往直前一精一神的國家,在敵人面前,我們能選擇退縮嗎?而正在接受各種壓力著的人們能選擇退縮嗎? 有人可能會說,他們不可能是顧維鈞,也不可能是肖克儉,更不是在1919年,也更加不可能處在關乎國家的大事中。但是,我可以很認真的告訴你,你錯了,你真的錯了。因為你可以成為他們,最主要的是你愿不愿意成為他們。 姚明,籃球明星,豐田找他做形象代言人,酬勞是2000萬美元,相當于1億6000萬多人民幣,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姚明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直接兩字:不行。就像顧維鈞在國際一交一際場上,如果接受日本代表一團一的賄賂,就可以享受很大一筆財富,但是顧維鈞沒有,姚明也沒有。因為他們沒有忘記國恥,他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他們堅強,他們有勇氣,他們骨子流著同樣的一股熱血中國血。 相反的,現(xiàn)在依然也有很多人和富士康一樣讓人失望的。我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一復旦20多歲的女大學生和一70多歲的外國佬談戀一愛一,而且還 把一些親密的照片發(fā)到網絡上,雖然現(xiàn)在是婚姻自一由的年代,但是她們又沒有想過這會有什么樣的影響?這是一個物欲橫流的年代,更多人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她們沒有骨氣,她們見利忘利,她們忘記了中國曾經的傷痛,中國曾經的恥辱。 還 有當今非主流盛行,而他們都是一些90后,他們經常做些極端的事情,比如用刀在手臂上或者其他身一體的部位,劃上一道口子,鮮血直流,然后拍照片,在經過電腦處理寫一些很傷感的文字:如果一愛一,請深一愛一。亦或是沒有你的日子我真的很孤單,之類的話語。他們經常泡網吧,經常逃課,對歷史沒有概念,甚至覺得他們是老古董,覺得雷鋒很虛偽,覺得董存瑞很傻,覺得如果自己身在一毛一澤一東的時代自己也可以帶領群眾們反抗?,F(xiàn)在的年輕人怎么了?怎么了?他們頹廢,他們沒有骨氣,他們享受著先輩們給他們創(chuàng)造的條件當作理所當然,他們,她們到底怎么了?我不否認也有部分沒有童話的有志青年存在, 看了《我的1919》我心情很沉重,顧維鈞,肖克儉的1919一直停留著我的腦海了,我想了很多,很多,他們的1919?中國的1919?中國現(xiàn)代青年的1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