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讀后感_讀書筆記2000字 - 讀書筆記
十一月的清晨,和著些許的寒風,窗外的曙光,雖略失意,案頭上散放著的書,卻讓我不禁贊嘆,容金珍那精妙絕倫甚至驚為天人的邏輯思維能力,真叫人拍手稱快。 或許是因為平日的繁忙,或許是因為生活的匆匆,或許是我之前未能夠靜下心來,也或許是別的一些原因,這本我在許久前就已經(jīng)入手的書直到現(xiàn)在才拿起,翻讀完畢,也才真正認識到書中的每個人物,理解到他們所代表的,所擁有的時代特征,那是我們所體會不到的,也遠遠不能夠觸及的,而我,也只能在書中,去試著緬懷書中的那些為建設新中國而犧牲的先烈們所留存下來的情感和精神。去感悟麥家先生所帶來的精神沖擊,而后再慢慢的慢慢的消化,慢慢的慢慢的深入其境。 故事從容自來的離開開始,也正是因為容自來的為了老奶奶外出求學,才引出了后來所發(fā)生的一切的一切,這與我們所面臨倒有異曲同工之處,什么事情都是有了開始才有后來的過程,或許為奶奶外出求學是最開始的目的,之后完全是因為一點點的偏差而導致,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點的偏差,才有容幼英的數(shù)學天賦被發(fā)現(xiàn),才有容金珍其母的出現(xiàn),才有容金珍的誕生,才有洋先生對容金珍的啟蒙,如若不是這些,這書中便不可能有一個完整的脈絡,就更不必說清晰與否了,我們應感謝麥家先生,麥家先生的不懈追尋才讓我們看到了完整的故事,是他創(chuàng)造出了這個精彩的角色,給了容金珍以鮮活。 許多時候,我們面對事情時,缺失的正是容金珍所具有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奉獻精神,他的生活中飽滿平和,他的工作中驚險刺激,他的情感上有著革命伴侶與愛意,這些,既是對容金珍的襯托,也是麥家先生將一種尋求埋于人物的主線中,也是我們所缺失的精神追求,是我們生活中需要找到的,需要去尋求的目標所在,不正是如此乎,書中紫密不僅僅是推動故事達到高潮,更多的是通過紫密來暗示我們所面臨的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曲折路程,當我想到這些時,我才算真正的開始讀懂了這本書。 《解密》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暢銷四十多個國家,或許在旁人看來,麥家先生名利雙收,奠定了文壇上的根基,但創(chuàng)作的艱難又有幾人知曉,為此書寫作十一年,退稿十七次,如若是換作別的作家,應早已經(jīng)放棄,麥家先生卻不以為然,堅持下來,我們閱讀一本好書,不應只關注那些精彩的情節(jié),情節(jié)下作者創(chuàng)作的艱辛,我們更應該知曉,作者的艱辛,更能夠激勵我們,干一行愛一行,熱愛自己的工作,創(chuàng)作的困難歷時之久,是別的所不能比擬的,作者是在孕育出鮮活的生命,書中的人物,更像是他們的孩子一般,既然如此,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如拼搏。 故事的結束以容金珍的瘋去為末,或許這樣一個卓越的人才,就這樣痛失,會讓人感到惋惜,但也正是容金珍的瘋去,才讓我更深有體會,一個人終究是人,而不是神明,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麥家先生讓容金珍就這樣結束,倒真有這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覺,這其中的道理,更是驚醒夢中人,如下棋一般,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陷的太深,越想要尋找到答案,離答案反而越來越遠,越尋求不到,我不能夠說當我面臨容金珍那樣的處境時能夠做出更好的結果,一個人終究邏輯思維能力再強,也不過是一個人,若是麥家先生將容金珍描繪的無敵,那反而是最大的敗筆了,就讓這個人去這般結束,或許是最好不過的。 愛情于容金珍,工作于容金珍,生活于容金珍,我也不過是有著我自己的感受,通讀全書,更讓我明悟了許多,讓我意識到,生活就是這樣,工作就是這樣,愛情也是這樣,不可過多的追尋,須銘記,水滿則溢,這也是我所銘記在心底,永不敢忘記的。 誰知道前路有多遠,誰知道未來多少難,誰知道風聲多凌亂,誰知道窗外忽而又雨綿綿,江南的梅雨為容金珍的生來喜悅,為容金珍的過往嘆息,麥家先生所描繪的,不只是容金珍,更有那些如容金珍和容金珍的愛人戰(zhàn)友一般為國奉獻出青春和熱血的人們,他們是偉大的,他們注定不平凡。 我更像是孩子般,用我的雙眼與思維來細細的品讀這本書,我不是一個合格的讀者,我所領悟到的或許也就是這么多了罷,讓我的心沉寧,一份安穩(wěn)于心,我該感到幸運與快樂,這是一片和平的天地,是容金珍所要建設的天地。 書中千重味,不如一事深,眼中書百味,忘卻一夢回,解我所知,尋其中密語,尋我所知,得百般感味,如此不亦樂乎! 感謝生活的匆匆,感謝抽出的空閑,一本書的時間,其中所帶來的遠不止一本書,一本書的厚度,讓我的靈魂得到了洗滌,書自然是好書,讀自該認真讀,讀后所得,才能更好的生活。 和著這一本書,和著飄散的云朵,讓我受益,讓我調整身心,讓我領悟書中的小世界,努力營造現(xiàn)實的大世界,感謝許許多多的人,感謝許許多多的事,讓我更為穩(wěn)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