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朝花夕拾》有感900字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的一本回憶性散文集,大約九歲時,我買了一本青少年版的,也許是年幼,并未有過什么太多想法,如今再次重溫,倒是多了幾分感慨。 回憶性的東西,總是要等到記憶模糊時才好動筆的,夾雜著對過去的感慨,卻總是忍不住帶幾分現(xiàn)在的影子,多了幾分“上帝視角”,之前迷茫的,酸楚的,歡樂的,到了現(xiàn)在,才又發(fā)現(xiàn)了許多之前未曾注意的東西,明明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再回憶時卻分外的分明,像魯迅先生的回憶,恐怕也是多了那么幾分的記憶渲染的色彩吧。就我自己而言,幼年時未曾留意過的風景不知何時開始變得明晰,之后我又回家鄉(xiāng)一趟,又有些覺得記憶的不靠譜,到底是物是人非,還是記憶太過好心,把我那本尋常的童年美化得格外絢爛,我是實在不清楚,也許與這兩者都有些關(guān)系吧。 我尤其喜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段關(guān)于百草園的精彩描寫,使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她就住在鄉(xiāng)下,我家也有一個小菜園,可惜沒有桑椹,也沒有皂夾。那時我的父母忙于工作,便把我送到鄉(xiāng)下奶奶家,希望奶奶照顧我。于是,奶奶去干活的時候總帶著我,那種菜園清新的泥土氣息,我總格外懷念,再回到那個地方,又總覺得少了幾分味道,多少有點魯迅先生小引的蠱惑,童年如此看來,便更顯出它的美好了。 魯迅先生后來家道中落,《父親的病》便又顯出幾分凄楚來了,那個時代的大夫即使是用戲謔式的語言描寫,我仍是有些氣悶,大概,魯迅先生也是如此,才在之后選擇學醫(yī)的吧。 再后來的棄醫(yī)從文,起因著實讓我有些震撼,原來,這是當時的中國,這是這樣的人民,哪怕已經(jīng)過去了,到底還是存在著那幾分讓人為之動容的力量,不是在沉默中爆發(fā),就是在沉默中毀滅呀!我這才發(fā)現(xiàn)魯迅先生的偉大之處,以筆為武器,用文章為人們揭示當時的社會之殘酷,人性之冷漠,這才為麻木不仁的國民敲響了警鐘,發(fā)出吶喊。只是想想,我便格外佩服魯迅先生的勇氣。 “朝花夕拾”這名字取得真好,無論是幼年時的童真童趣,還是后來的各種革命經(jīng)歷,都讓我不自覺的想到了往事隨風,無論怎樣,一切都過去了,卻又感覺它永遠存在,也許多年之后,我會再次捧起這本書,想起現(xiàn)在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