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讀后感
《人間失格》讀后感:太宰治人生最孤獨,窮盡一生,去滿足他人的期望 她是一個能“看得見”色彩的人,能夠?qū)⒏鞣N明亮的色彩放在一起,以極致的反差,營造一種莫名的融合性。 她也酷愛拍金魚和花,在首部作品《櫻花亂》里面講過: “金魚是人工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物,把畸形魚和畸形魚交配,改良成尾巴、背鰭分叉,只是為了讓人類觀賞。雖然很好看,但它們的生命力卻越來越弱,也無法回歸大自然?!?/p> 人,為了滿足自己畸形的愛,創(chuàng)造出畸形的產(chǎn)物。 等到不喜歡了,又隨手丟棄。 這些美麗又短暫的生命,總能激發(fā)蜷川實花的創(chuàng)作欲望,進行了長達7年的準備(無獨有偶,在電影中的太宰治寫《人間失格》也準備了7年),蜷川實花推出了自己導演的第三部作品《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 提到《人間失格》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總讓人津津樂道,這是流連于萬花叢中的太宰治的半自傳體小說。葉藏窩囊一世,只能茍且活著。 而同樣飽受自我摧殘的作家,選擇拋下妻子和三個孩子,跟情人一起跳河自盡。 種種因素加注在小說上,總讓人想一窺究竟,到底是經(jīng)歷了什么,才會將太宰治如此徹底的擊垮。 書中的葉藏是一個軟弱的人,童年的各種曲折,造成了他一種逃避和討好型人格。 為了哄家人開心,葉藏選擇裝瘋賣傻洋相盡出;為了得到同學認可,葉藏用浮夸的表演吸引所有人注意力。當覺得有人真的能認同他時,予取予求,只為留下這唯一的朋友。 即使看穿世人假面目也沒有勇氣拆穿,妻子遭人玷污也逼著自己不在意,蒙上眼睛閉上耳朵,用酒精麻痹自己,讓自己不用再清醒的面對這一切。 太宰治將自己的一生,投射到葉藏身上,借著葉藏之口,表述自己內(nèi)心煎熬,遭受的折磨。 那既然已經(jīng)有過很多作品,對不同的葉藏進行了剖析,蜷川實花又將如何來塑造她眼中的《人間失格》? 眾所周知,蜷川實花是一個愛從女性視角拍攝的導演,并且她所拍攝的女主角,都是異樣的剛烈,有自己的追求,不愿被他人束縛。 如《櫻花亂》中清葉明明可以利用將軍對她的愛,離開吉原,過上其他風塵女子所不敢奢望的將軍夫人生活,但清葉不受束縛,她只想跟著心愛的人私奔。 如《狼狽》中莉莉子經(jīng)歷一連串自我懷疑、毀壞、崩潰、重組后,她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永久的美麗和權(quán)利。自我毀滅后迎來新生,統(tǒng)治著地下的王國。 在這部電影中也是一樣,妻子美知子、情人靜子和殉情者富榮,在太宰治生命最后兩年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美知子除了按照慣例扮演妻子的角色,同樣對于太宰宰來說,美知子身上還有一種母親影子。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有一句非常戳心的話: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p> 太宰治的童年也不幸福,母愛缺失,使得他在后續(xù)的生活中不斷追尋這種無私包容的愛,即使這種愛很多時候意味著傷害。 因為知道會得到包容,所以肆無忌憚,老婆懷著第三胎,太宰治也要到伊豆去找情人,美其名曰獲取寫作素材。 也會半夜回家看到妻子準備的飯菜,要一邊吃一邊大聲夸贊,希望妻子能注意到自己。實在逼急了,還要假裝有蟲子,讓即將臨盆的妻子起床幫他驅(qū)趕。 那美知子不知道太宰治在利用自己的弱點嗎? 這么說吧,如果說太宰治在美知子身上找母愛,那美知子其實是在太宰治身上找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美知子理想中的家庭是妻子可以為了丈夫的事業(yè)放棄一切,可以默默忍受生活的折磨,但只要丈夫能夠?qū)懗鲆槐尽敖茏鳌?,那這一切都值得。太宰治的功成名就,就是對美知子最大的安慰。 所以其他的都不重要,不過是必經(jīng)道路上的過客。 也正是這樣,當所有人都覺得《維庸之妻》寫的是美知子時,只有美知子本人和太宰治自己表示不認同,“維庸之妻”這種無欲無求的人可能存在,但絕對不是美知子。 人類,本應為革命和戀愛而生。 就像這句話所說的,靜子就是為了愛情和革命而存在。熱情洋溢的靜子,即使在樹木凋零的時候,也依然充滿活力。 本是以交換日記為前提的交往,日記讀著讀著,太宰治便發(fā)現(xiàn)事情沒那么簡單。只是普通的有才那就算了,靜子日記中的所迸發(fā)出的強大生命力和精神力,是太宰治從未感受過的。 從開始的住一天,變成小住,變成離不開。 靜子就像太陽,照耀著太宰治,讓他從自己身上汲取養(yǎng)分,野蠻生長開。 對于靜子自己,“比起不受寵的妻子,我寧愿當個被疼愛的情婦”,靜子的目的是為了要一個孩子,不用再一個人孤苦伶仃的生活,如果能有太宰治的愛那是很好,沒有的話也沒關(guān)系,她足夠勇敢堅強。 幾乎是照著靜子日記而寫出的《斜陽》,一經(jīng)發(fā)表就大賣,每個人讀完,都覺得自己就像書里的主人公和子。但只有太宰治和靜子知道,你們都不是,只有靜子才是那個唯一的和子。 你是一具空殼,是個隨處可見的女人。 一開始富榮的出現(xiàn)甚至沒有引起太宰治的注意,以至于太宰治撩完后發(fā)現(xiàn),自己連這個姑娘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富榮是一個典型的悲劇性角色,當太宰治說不喜歡她戴眼鏡的樣子,從那以后就再也不帶眼鏡。無所謂能否看清真相,她活在自己朦朧的幻境中。 就像其他看《斜陽》的女生,富榮以為自己是太宰治生命中的和子,換上了跟和子一樣艷麗的衣裳,自以為擁有超前的道德和愛情觀,實際上卻是拙劣的模仿。 她也是一個有著極強占有欲的人,當發(fā)現(xiàn)勁敵出現(xiàn),就要以死相逼??吹届o子有孩子,她也索求一個孩子。 不論別人有什么,她都想要。 富榮在雪夜救下太宰治,又在最后與他一起赴死,她病態(tài)的覺得太宰治是她的,連死也要在一起。 這樣的悲劇在一開就表現(xiàn)的很明確,富榮和靜子第一次見面,就發(fā)現(xiàn)靜子是個有強大自我意識的女性,富榮的眼里全是不安與自卑。她知道要成為太宰治喜歡的女人,就要變成這樣,這是富榮心甘情愿。 那太宰治呢? 跟葉藏一樣,都是一個可憐懦弱的人,不斷偽裝自己真實的想法,只為了能夠融入這個集體。 太宰治的一生,都在滿足別人對他的幻想,妻子希望他能成為一名著名作家,情人希望他留下一個孩子,出版商希望他能夠再盡快出版一部暢銷小說,看客們希望看他會以何種方式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他肩負起了所有人的希望,唯獨忘了自己想要什么。 看到影片的最后,我甚至覺得,太宰治是真的愛他的妻子,他為了滿足妻子的希望,即使是痛苦,消磨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用了一生來獲取妻子的肯定。 花在電影中占據(jù)了很重要的位置,人物的內(nèi)心變化,場景和劇情發(fā)生變化,旁邊的花也在不斷變換。 只有在太宰治因為自己的緣故,離死亡最近的時候,他看到了滿天的白色茶花,心中渴望著寬恕和救贖,而富榮將他從天堂拉回了痛苦的地獄。 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點? 1、故事一開始是在1946年春天,日本經(jīng)濟崩潰,餓殍遍野,惡性通貨膨脹,糧食短缺,人們對生活不抱任何希望。而與此同時還有人在盡情享樂,假裝這一切與自己無關(guān),粉飾太平; 2、靜子家中有兩張照片值得注意,猜測一張是父母的合影,另一張孩子的照片,可能是靜子以前失去的,所以靜子后來執(zhí)著于要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孩子; 3、靜子信奉天主教,在房間墻上掛著《西斯廷圣母像》,從一開始靜子就將自己的角色設定成“新生和希望”; 4、富榮和靜子第一次見面,富榮就知道這個女人會奪走太宰治,靜子跟太宰治太相像,只是一個陽光一個陰郁,也才會在后來對靜子處處提防; 5、富榮陷入太宰治的感情后回到家,家中墻壁上辯駁的光影形成了一個十字架,但是十字架是斷開的,暗示富榮也將拋棄世俗禁忌; 6、三島由紀夫一出場就對太宰治破口大罵,對太宰治的無賴派一頓貶低。實際原因是,三島由紀夫打從心里認同太宰治,但是無法做到身口統(tǒng)一,只能用指責來掩飾心虛。 無法接受自己,也無法與自己和解,在無盡的痛苦中忍受折磨。 |